<p class="ql-block">《回忆彔三》</p><p class="ql-block"> 大转折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从巴仓农场调防到青海湖刚察农场时油菜已开始抽苔苔,正值给油菜掺水时节,让我们看到第一眼是二分场油菜地正在掺水,引的是刚察河里的水,顺便把河里的大小黄鱼引进了油菜地的水沟里,待水一渗干这些鱼都趟在沟里一堆一堆的,劳改丶就业人员拿来水桶顺水沟一会就捡一大挑拿回去改善生活,这种额外的收获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排安排在刚察农场二分场,这里只离连部不到一公里的,整个二营离团部也都不到二公里,比在海南州时要方便了许多。这里因青海湖水后退形成的湖滩地,土地肥沃地势平缓,将监狱设在这里就是为了开垦这片宝地。劳改l们刑满畄场就业不仅增加了开发这片土地的劳力,同时还避免了这批人员回归社会后,可能重操旧业危害社会的风险。农场南临青海湖,四团防卫的重点在东西北三面。我们五连驻东北面,以距二排约二公里处的刚察河为界,北距刚察县城约二十公里。这里野外执勤与巴仓不同,沿三方边界设有固定的岗楼,实行的是大包围警戒模式。岗楼间距离约五百米左右,视线无盲区,相互只要盯住中间地带不出问题基夲就能确保安全, 出外勤大都分上午,下午各一班岗,每到中午十二点换岗,一般不在野外就歺。劳改在大圈内常与 留场就业人员交叉重叠,具体管理由管教干部负责,进出监时由管教干部清点人数并带队,哨兵只负责对监獄内的劳改监视,只要不越狱不闹事就行了。到刚察后皇甫全胜任排长,全排很快适应了新的执勤行形式,所不能馬上适应是吃饭。换防规定各部队财产都原地不动,到二分场时这里却没有畄下什么财产,从此便开始了“青石板”上过日子时代。生活方面是首个转折,肉油粮只能依靠国家定量供应,搭配的百分之三十粗粮再沒猪吃的份,油不够得死缠硬磨地向农场求援,这时青海湖禁渔被废,农场有专门的捕鱼队,部队要吃鱼得埸部批,想多买一条都不行。每天早饭是铁定的青稞面馒头,稀饭搭咸菜,或者是玉米发糕搭咸菜。有时中午饭还得搭一半粗粮,否则就接济不上。青稞面馒头还能将就,玉米面全是几年的陈粮,饮事员想尽办法也改变不了苦味和难消化的特点。坚持吃粗粮特别是玉米面,是我们在刚察期间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学习继承门合精神,开展忆苦思‘甜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吃不吃玉米面上升到阶级立場丶党性原则丶在无产专政条件下是否继续革命的大是大非来来认识,反复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反修防修教育。我在2020年五连群组织的春节联欢七律诗中写的“雪当被子冰作床,青稞糊糊搭咸菜,门合精神是干粮”,是对那个时期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连部意识到来刚察军政军民关系得从零起步,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增强军政军民关系。连领导多次安排我和钟德惠到周边藏民居地丶帐篷里为他们看病丶理发,宣传门合事迹,深受藏民喜欢。在给藏民理发时让我感到难为情的是他们不爱洗澡,头上一层黑皮,头发油腻成圪塔连推子都走不动,却不好意说明原因。小孩怕扎针,见到背红“十”药箱丶穿自大挂的钟德惠就往一边躲。一次有个中年藏民男人牵着约十来岁的小女儿看病,小孩却坚决不让他靠近,躲在阿爸身后,一双惊恐的眼情死死盯着他手里的银针,一脸的茫然。还是被施针的老奶奶笑容可鞠的表情让她最终消除恐惧,主动伸出小手让他把脉,这一幕我至今未忘。</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在这年国庆之后,四团接到移交劳改的命令,.五连按计划一次性将所看押的劳改,送押往海西德令哈三团。五十多辆大卡连,一路逶迤西行绵延五六公里,尘土飞揚遮云蔽日的,每隔四辆车有我们一个班,中途只有两三次停车大小便,中途午歺是在车上吃自备的馒头广式加冰开水,当天下午赶到德令哈交接完毕,已是太阳落山时,第二天就返回驻地,从此就完成了任务彻底脱变,成了战备执班部队,全天训练开始了。这一冬我们去祁连山拉过练,去金银滩练过战术,心里所念念的是随时准备上前线,第二年春节刚过就接倒周防命令,拉练调防到l海北卅青石咀。</p><p class="ql-block"> 作者:姚同山 </p><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4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