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连环画家胡若佛,也叫胡也佛,胡也佛对传统的国画线描技法,几乎是样样精通。他的作品给人有仙气,柔媚之感。</p><p class="ql-block">单就描绘精细线条的技法来看,如蚕丝,飘散游移;如钢丝,弹力十足,精准而又充满艺术美感,被人称之为“神线游丝”,同时,他也有西方绘画的底子,因为中西贯通,所以在构图造型上都非常之强。作品很多,有《杨家将》系列,《西游记》等,包括其他很多传统题材的连环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自胡若佛连环画西游记系列之《盘丝洞》,常用的几个视角和景别,方便理解,从内容出发,来确定视角和景别是创作基本的顺序,即内容决定形式。</p><p class="ql-block">一般讲,多人构图只要分2—3组就可以了,太多组会影响视觉中心的处理。分组的方法很简单,几何形或不规则形,以及数量对比。以图一为例。</p> <p class="ql-block">图一:传统连环画开篇一般都有绣像,相当于人设,让读者了解和记住主要人物,方便识别。取经四人,唐僧和三个徒弟分开两组很合理,之前其他连环画大多是单个画,这个处理就比较活泼,有新意。构图比较简洁,体现出人物特征,迅速抓住读者眼球和兴趣点,吸引往下翻阅。</p> <p class="ql-block">图二,贺友直先生讲过,创作中要时刻想到对比的关系,动静,进退,正奇,强弱等等,对比是视觉强化的关键,所以要先寻找对比,再统一和谐。比如唐僧的静,妖精的动,怎么表现动,除了动态变化之外,就要用曲线引导,安排位置。如图,俯视,妖精是322配置错落,安排在上方,给唐僧形成压迫感。无场景,目的是突出多人组合。</p> <p class="ql-block">图三:方框文字在连环画中叫作泡泡框,表示说话内容,也是脚本的补充,增加即时对话状态。平视是正常视角,也利于餐桌道具能更好的呈现。唐僧置于中线,利用各人物动态线和餐桌直线对比,打破平衡,稳中求动。有意思的是腥气可以这样画,太神了。</p> <p class="ql-block">图四:开放式对角线构图,平视。猪八戒在右下角,视觉重量下沉。精彩的几根丝线上下两组人物串联起来,视觉上获得平衡。中间的石头是稳住平衡的节点。两个橙色圈重量对等,同时也是对角线之间力的拉扯。</p> <p class="ql-block">图五:少见的特写,布局惊艳无比。下方人物是1,1,2配置,主要人物居中,表现强大。小妖是焦点透视法,各元素的精心设计,把整个气氛都带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图六:近景,平视。2/3面积的老道士。由于夸张了道士,所以在视觉上是向外扩张的。</p> <p class="ql-block">图七:这幅有音律感,下方排列整齐,上方高低错落,左下到左上,绕一圈,画面太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