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响应山东教科院号召,第十小学于11月4日进行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数学文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专题研讨会的集体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学习内容如下:</p> 开幕式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老师围绕“深化、数学文化、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做了《深化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高屋建瓴的指出数学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要求。</p> 校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小学通过多维度的方式展示了数学文化在学校的教学实施情况。</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小学都丽丽老师的《扇形统计图》用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这一文化,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文化,通过数据做调查,从而促进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思维发展。</p> <p class="ql-block"> 姜玉美老师的《分数除法》将“经分术”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智慧的同时优化计算过程。</p> <p class="ql-block"> 鲁峰小学的李玉波老师,通过剪纸作品和校园刊物抽象到长方形纸片,逐渐引申到格子图,让《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有了不一样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祥发小学张靖老师的《数的再认识》一节,融入了计数的数学史,引导学生感悟古人计数中的“计数单位”亘古亘今中了解到“数是有核心的,抓住核心问题才能纲举目张”。</p> <p class="ql-block"> 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思想。将优秀的数学文化与数学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是重塑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举。</p> 数学文化主题活动 <p class="ql-block"> 烟台市芝罘区国翠小学、南通路小学、文化路小学将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数学戏剧(《数说袁隆平》、《童心向党话长寿》)、数学萌娃小讲堂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文化内容以儿童化的形式整合于课程、融合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的魅力,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祖国的富强,增强民族自信,同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数学文化报告 <p class="ql-block"> 芝罘区于玲老师以“为什么要研究这个知识(或问题),唤醒对数学史的追根溯源;以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唤醒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思考;以这个知识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唤醒这个知识的知识价值、应用价值、美学价值、思维训练价值的思考”做了简单论述。于玲老师、杨勇老师、李玉波老师分别以《理性与感性有机融合 感受数学的至真至美》《提升文化品位 彰显数学魅力》《以纸为媒 构建跨界大课堂》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p> 会议总结 <p class="ql-block"> 刘云霞老师以《加强数学文化教学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为题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p> 求知若渴 <p class="ql-block"> 第十小学高度重视并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观看学习,并借此契机进行课堂改革,将数学文化浸润数学课堂,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砥砺前行。时虽短,路且长,在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领下,站在数学文化的更高点,用更广阔的视野,重新定位数学课堂,实现有文化、有深度、有广度的数学课堂,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