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里的老树

ldx

<p class="ql-block">  1951年,唐山市政府在凤凰山脚下将原开滦旧“马场圈”改造建成了文化宫,从此唐山人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之后陆续又建成了露天礼堂,展览馆。二十多年间,人们在此生活、聚会,各项政治活动和展览不断,赋予了这片老场所新的生命,给那个年代的记忆增添了独有的情怀,直至1976年大地震,所有设施损毁大半,昔日的精神家园满目疮痍,成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 建筑物毁了,却留下了满园的树木,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展馆的修复再利用,这些老树,已然成了文化宫年代最久远的遗存。它们散落在各个角落和展馆之间,有的成排伫立,有的形单影只,默默地注视着日变的世风和往来的众生。除了近年来挂牌标记,没有更多的人关注它们,甚至很少有人驻足多看几眼,任其自然老去,枯死,仿佛一群风烛残年的老者,倔强挺身,迎风不倒。</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晨光洒满了树林,人们在各个角落里健身练功,枯叶到处都是,尤其是老树下层层叠叠,踩上去没有白雪的咯吱作响,除了湿漉漉的明亮,竟软软的毫无声息。我穿行在它们之间,细看大多有六七十年的树龄,以白榆最多,推算为当年建马场圈时栽植。在那些嫩绿成排的景观树映衬下,显得那么扎眼无序。</p><p class="ql-block"> 偶尔停下,抚摸树身,粗糙坚硬无比,宛如老人历经沧桑的脸,仰头看,径直参天,树冠如伞,虽没了茂密树叶,但枝干纵横,又好像成熟男人般壮实、伟岸。</p><p class="ql-block"> 忽然间,我似乎读懂了它们,感知到它们俯视苍生般的存在,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万物以自身独有的方式不断接续传承,演绎了世间的林林总总。老树们的存在也向世人证明了这片土地,这段近百年的岁月,它们来过,无憾的成为了流年里不朽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感谢老树!成就了我们记忆中一段美好的片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