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聆听了四位专家关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内涵的解读与教学建议,同时,在她们最新的课例展示中,也让我们学到了专家们是如何用任务群的思维整合学习目标,创设任务情景,开展实践活动的。</p> <p class="ql-block">史老师说,“语言积累与梳理”这个任务群是唯一的基础型任务群,是要基于儿童,链接生活,面向未来的。史老师讲座中以二年级《识字4中国美食》大单元背景下的识字教学为例,建议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时应做到:1.联系儿童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2.融通汉字思维,引导积累与梳理,传承传统文化。3. 关注在积累基础上的理性梳理一体化设计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孙庆博老师带来的《朱德的扁担》一课,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个任务群下,语文课堂的转型。孙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对词句的认识、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在积累与梳理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下午杨静老师带来的展示课《做一周“语林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杨老师的这节课可分为三个环节:</p><p class="ql-block">一、晒晒我的问题清单</p><p class="ql-block">二、做一个典型问题排行榜</p><p class="ql-block">三、评选最佳纠错对策</p> <p class="ql-block">首先,杨老师选取了几个整理详尽的问题清单,并请整理者阐述了问题的发现过程及整理过程中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接着,杨老师引导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享清单,讨论归类并记录,整理出组内出现问题最多的推荐榜单。小组代表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相继进行补充。在杨老师巡视指导的过程中,一句简单的提示“提笔即是练字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杨老师对于孩子们“写规范字”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说说解决对策环节让我看到了具体情境教学下学生们的潜力逐渐被挖掘。他们可以自己编口诀,想出根据语境和偏旁意思辨别形近字的好办法。这种自主的、积极的、灵动的、鲜活的学习方式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吗?</p> <p class="ql-block">在杨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化身啄木鸟的真实情境中去咬文嚼字,愉快地完成了语言知识的自我建构,思维的提升,审美的提高和文化理解。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对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