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的行程走遍了前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我想分别记录这六国的旅程,第一篇塞尔维亚掠影。</p><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国土总面积8.85万平方公里。与黑山、波黑、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首都为贝尔格莱德。 人口约687万。</p><p class="ql-block"> 9世纪起,移居巴尔干半岛的部分斯拉夫人开始建立塞尔维亚等国家。一战后,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前南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同年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积极实行经济改革、推进私有化、改善投资环境,经济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濛濛细雨中开始了贝尔格莱德一日游。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是原南斯拉夫的首都、最大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清晨首先来到铁托纪念中心(见上图)参观。来到塞尔维亚一定要去了解前南斯拉夫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铁托总统。</p><p class="ql-block">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是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1953年1月14日 - 1980年5月4日)、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 铁托早年被征入奥匈帝国军队,被俄军俘虏后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参加十月革命。1918年加入俄共(布)在南斯拉夫的支部。1920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1937年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1941年开始领导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反法西斯委员会(临时政府)主席。后被授予南斯拉夫元帅称号。1945年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任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当选为南共联盟总书记。1953年起任共和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连续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统近三十年。1969年当选南共联盟主席,1974年被确定为终身主席。1980年在卢布尔雅那逝世,享年88岁。 </p><p class="ql-block"> 铁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战后创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制定了“积极共处”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并发起召开了不结盟国家会议 ,反对苏联的干涉,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稳定。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 铁托纪念中心是原铁托总统的官邸,铁托去世后,被安葬在总统官邸的花房中。在总统官邸院子的草坪上,有几尊雕塑,其中之一是铁托戎装背手沉思的雕像。铁托纪念中心除铁托墓和展示他使用过的桌子、书橱、沙发等办公物品外,还展示了他的元帅服、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服饰以及国内民众、外国政要送给他的各种礼品。</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铁托总统和夫人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上图铁托总统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从1980年到1990年,在花房的入口处有礼仪兵日夜守卫。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花房瞻仰铁托墓,每逢铁托的生日或忌日,来瞻仰和献花的人更多。南斯拉夫解体后,对铁托的尊崇被民族分裂和政治分化撕碎。从1991年起,花房不再有礼仪兵守卫,铁托纪念中心也由“圣地”变为普通但又带有政治色彩的“景点”,民众可免费参观。由于前南地区的冲突和战争在各族民众心灵和肉体上造成重大创伤,及由南联邦分裂而来的国家国小力微、发展缓慢或在国际舞台上难有作为,于是,趋于理性的前南地区的民众开始怀念原本较为强大和富裕的南斯拉夫,因而也怀念起它的缔造者和维系者铁托,前来瞻仰的人又逐渐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铁托纪念中心的参观,我们去打卡圣萨瓦大教堂。圣萨瓦大教堂是贝尔格莱德的一座东正教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之一。教堂高82米,中央圆顶上的金色十字架高12米。教堂占地1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万人。</p><p class="ql-block"> 圣萨瓦大教堂设计完成于1894年,以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为蓝本,但由于一战、二战和南斯拉夫分裂等原因,一百多年来,教堂时建时停直到2003年12月,教堂的外部建筑才终于完工,但内部的装饰因经费而进展缓慢,离完工遥遥无期,也是个烂尾工程。</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前面的高大雕像是圣萨瓦大主教。圣萨瓦又被称为启蒙者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立者 ,第一位塞尔维亚大主教。东正教在塞尔维亚历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会成立数百年来,塞尔维亚相继陷入了匈牙利、奥斯曼等国的统治,但无论压迫多严苛,因为有东正教的影响塞族始终存在着强大的凝聚力,以不懈的斗争争取独立。因此,圣萨瓦也倍受人们尊重。1594年,奥斯曼帝国的宰相思南帕夏,为镇压塞尔维亚人民的起义,摧毁其意志,掘坟焚烧了圣萨瓦的遗骨。300年后,塞尔维亚人民为纪念圣萨瓦,决定在贝尔格莱德圣萨瓦遗体焚烧之地修建圣萨瓦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萨瓦大教堂新建成的半地下殿堂~“地宫”,为世界上最大的独间殿堂,殿堂恢宏简洁,富丽堂皇,壁画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萨瓦大教堂旁边的一座精致的教堂,路过时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参观了卡莱梅格丹城堡。城堡的主体始建于17世纪,内部也有一些中世纪的大门、伊斯兰风格的坟墓和土耳其浴室。整座城堡由巨大的石块建成,以白色为主,历史上曾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然保存着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卡莱梅格丹的意思是“战地城堡”,因为这里曾经是重要的军事要塞,遗留下来的大炮等古物现在仍可以看到,而且贝尔格莱德“白色之城”的名称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从城堡可以俯瞰到多瑙河和萨瓦河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 来到塞尔维亚的中国人大多会前往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遗址,缅怀烈士。1999年5月8日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轰炸中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位于贝尔格莱德樱桃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炸毁前的中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人民在此建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大使馆遗址正在建设“中国文化中心大厦”</p> <p class="ql-block"> 雨中拍摄的贝尔格莱德街景。下图毁坏的大楼是北约空袭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下图中有中国华为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 雨中的贝尔格莱德一日游结束了,我们没有去塞尔维亚的其它城市,第二天将前往下一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看到几张贝尔格莱德美丽城市风光的照片,添加进来以补遗憾。</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19年5月,整理于2022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