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与要求,探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与策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学科2022年11月4日举办了“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 —“数学文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坊前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观摩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此次会议安排</p> <p class="ql-block">会上省教育科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主任带领大家回顾了近年来我省在数学文化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并结合2022版新课标的新理念,对数学文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提出了新要求。</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是由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小学都丽丽老师执教的《扇形统计图》,整节课以拓展数学文化,增强数学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为目标。以核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以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课后,烟台市芝罘区珠玑小学孙玉红老师针对本节课做了主题为《注重数学文化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简析。</p> <p class="ql-block">接着,姜玉美老师带来五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姜老师以运算的一致性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本质,同时充分利用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利用史料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拓宽了思维,引领学生走向了采用通分法说明算理的通分之路。</p> <p class="ql-block">李玉波老师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好少年”数学团队的老师就两方面做出简评:以“剪纸文化”为载体,突出概念本质,培养学生推理意识;以“数形结合”为支撑,抓住核心内涵,发展学生几何直观。</p> <p class="ql-block">第四节课是由烟台市芝罘区祥发小学张靖老师执教的《数的认识》,张老师通过三颗珠子可以表示哪些数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反思,发现了整数,小数,分数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数进行了再次的认识与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秘,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课后,烟台市芝罘区“好少年”数学团队的四位老师对张靖老师《数的认识》一课进行点评,将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出彩点娓娓道来,不仅打通了数的隔断墙,加深了我们对数的理解,更让我们体悟到如何设计一堂精彩的数学课。</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收获满满!接下来就是我们慢慢消化吸收,学以致用。数学文化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落地生根?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当数学文化真正的渗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热爱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p><p class="ql-block">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精准把握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不仅引导学生探究所学知识,还要挖掘其背后的数学文化,发挥数学文化的功能价值,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丰富而有深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