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城关四小六年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霜林尽染,是一幅诗意的画。秋雨丝丝,秋岚朦胧,六年级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悄然开展。</p> 同课异构绽风采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在活动中,执教者尽显所能,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听课者,在聆听与记录中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p> <p class="ql-block"> 《伯牙鼓琴》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则,选自《吕氏春秋·本味》,4句话,83个字,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至深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文章用墨极简,但是画面感很强,富有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读通古文—理解古文—体会情感)下各自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根据班级学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整节课以生为主,将拓展与素养熏陶贯穿始终,语文味儿十足。导入环节播放《高山流水》乐曲,感受音乐艺术之美;读通文言文的环节,教会学生据意定音,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确定“为”和“少”的读音;理解“知音”文化内涵环节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布置作业环节让学生积累关于音乐方面的四字词语,搜集并阅读《管鲍之交》《割席断交》等故事,聆听《梅花三弄》等古典名曲,进一步感受中国的优秀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的氛围中熏陶、成长。</p> <p class="ql-block"> 余老师的《伯牙鼓琴》充分体现文言文教学特点,整节课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教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温度,自读自悟读通读顺,以点带面读懂文意,理清文序读出情感,对比阅读感悟知音,配乐诵读升华情感,拓展名言贯穿古今。课堂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范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走进文本,想象画面,感知语言,体会情感。通过适时补充资料,拓展诗句,引领学生品读知音文化,体会艺术之美。课堂上能听到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伯牙遇知音之喜及失知音之悲的情感变化;能看到学生被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故事所打动,在学生心中播下“知音”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柯老师的课,将指导学生梳理文意和理解知音文化作为两个目标去贯彻执行。前半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在现代汉语表达的基础上“添油加醋”去理解文言文,在读通句子—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三步朗读法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朗读和理解。后半节课重在让学生体会“知音”文化,从了解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开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知音”;拓展主人公身份地位的对比图,学生去深入思考他们成为知音的原因;最后,理解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行为,就水到渠成。学生在梯度学习和思考中逐步体会古代“士为知己者死”“贤者必尽忠”的文化精神,从而深刻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中独有的“知音”文化,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文人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位老师分别展现了《伯牙鼓琴》这一课不同处理方式,课堂上学生不同学习状态和效果,也为文言文应该怎样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借鉴。</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三位数学老师共同执教《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传承性。并为下面学习实际问题中的比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精彩。三位老师在深读教材、深研教师用书的基础上,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功底。</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在教学中,都能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较为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中,呈现了以下几个亮点:</p> <p class="ql-block"> 1.课堂教学中渗透了类推、转化的数学思想。以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复习引入比的基本性质;由最简分数到最简整数比,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中的类推和转化思想,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让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三位老师都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过程。无论冯老师设计的让学生合作验证还是李老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验证,亦是罗老师明确验证步骤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验证,都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p> <p class="ql-block"> 3.关注细节,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后问:“为什么不能乘或除以0?”、在化简比时问:“为什么除以5?”“为什么乘18?”为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总结出方法,学生的思维就在这样的思考中发展了。</p> <p class="ql-block"> 4.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从三位老师的课堂上能清楚地看到教学脉络: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探究概括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层层递进。</p><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三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与成长,才有这三堂风格迥异又同放光彩的数学课。</p> 评课交流引领成长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授课环节结束后,老师们认真评课,总结经验。授课老师们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意图及预期目标,两门学科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对执教的课程进行及时的反思和互相评价,让教研的种子落地开花。</p>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课后的评课交流中,三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肯定了各自课堂教学中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拓展扎实的生主课堂,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进入学习,又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结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余老师以读为线,逐层递进的情感推进,从“琴声”到“情深”,配乐中读伯牙写给子期的悼诗,体会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p><p class="ql-block"> 柯老师对知音这一文化内涵的理解,逐层深入,引导自然,从“志趣相投”起,到“士为知己者死”,从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到断琴绝弦谢知音,对于“为什么伯牙那么肯定世上再无知音?”这个问题,学生脱口而出“知音难寻”。</p> <p class="ql-block"> 同时,三位老师对各自设计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和柯老师都在文言文的理解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应学习余老师的处理方式:在小组合作理解后指名学生汇报,紧接着梳理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达到梳理文意的目的。既缩短了时间,又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p><p class="ql-block"> 余老师可以把导入改成柯老师那种激趣而又贴合课文学习的方式:播放一段二胡曲目《赛马》,让学生自由表达听后感受、想到的画面,从而引出伯牙与子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提升,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三位数学老师在共同反思和评价中发现了一些不足:</p><p class="ql-block"> 1.课堂容量大,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半部分时间比较充足,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时显得有些仓促。</p><p class="ql-block"> 2.课堂气氛沉闷,互动性不强。</p><p class="ql-block"> 3.由于时间原因,课堂练习不充分。</p><p class="ql-block"> 4.教学评价方式有待改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研讨是为了更好地教,三位老师通过课后交流,觉得本节课还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改进:</p><p class="ql-block"> 1.要精准把握学情。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p><p class="ql-block"> 2.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在化简比练习后,可增加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对比练习。</p><p class="ql-block"> 3.教师要善于使用评价语言。</p> <p class="ql-block"> “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道合者,不以跋涉为难。”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让老师清晰地看到了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步迈得更坚实。“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在这样扎实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的研讨方式,让我们的教学活动走向纵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