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清朗的深秋,一次难得的机会,一行同趣的师友,一番妥帖的张罗,我来到了拉来寨。</p><p class="ql-block"> 拉来寨,苗名 “哈拉”、“哈拉若诺”,意为“水井”,或许寨名源于寨子里被称为“姊妹井”的那眼清泉和双井,是一个原生态意味浓厚的少数民族村寨,全寨绝大部分是苗族同胞。这里有着“悬棺洞葬”和“夜乐舞”两大省级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存,地处有着“天然温室”、“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中国长寿之乡”、“贵州最佳避寒地”、“中国观赏石之乡”等诸多美誉的贵州省罗甸县北部边阳镇栗木乡新场村的崇山峻岭中。</p> <p class="ql-block">车行蜿蜒,一路群峰壁立、绿树参天、田园错落、一派风光。沿乡道缓缓下行间,眼尖的我远远便望见山谷中一个小村落,隐约人影挤挤。稍近,见一群衣着统一朴实素净民族服装的男女在寨头翘首而立,一袭黑衣红绸、青帕花裙,我不由一阵激动:“呦,有仪式!”。停车毕来到寨子的小广场,铜鼓牛角、皮鼓红绸都已安架停当,果然是盛情的拉来寨乡亲,就要用他们“独本”传承的文化遗存“哦莫支呃”的展示与表演,来表达对“贵州省散文学会、罗甸县各文艺家协会民族民间文化采风创作活动”一波客人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哦莫支呃”汉译叫“夜乐舞”,是从清代流传至今且仅在拉来寨传承,主要于祭祀仪式和年节欢庆的夜晚所表演的一种男女集体舞蹈,是拉来寨引以为傲的独家技艺。此刻虽正午时分,却是不温不燥、微风正好,满是深秋的适意,我们围广场站立,满怀着期待。</p> <p class="ql-block">一声清脆的钹响,表演的序幕已然拉开,随着铜鼓锵锵声起,皮鼓即咚咚相随,节奏由慢渐快,活力四射、欢快愉悦的“夜乐舞”开始了。分站在两个皮鼓旁的四个皮鼓手,时而擂击鼓面、时而敲击鼓沿、时而槌棒相击,或前或后、或上或下、或一下或两下,变化莫测、目不暇接;只见她们身子时左时右地扭转、手臂时高时低地挥舞、脚尖时踮时收地跳跃着,节律清晰、节奏明快的“咚哒、咚哒、咚哒哒”鼓声与行云流水的身形变化和谐相融,风流洒脱、矫健自豪的击鼓舞姿让人是眼花缭乱。突然,一群男男女女分列两旁用一种独特的舞步鱼贯而入广场,男子黑衣黑裤手持耙棒、女子黑衣彩裙挥舞红绸,踩着鼓点的节奏,一会甩手抬脚、一会叉腰蹬脚、一会拍手跪步、一会又遮面甩巾的在广场舞动着,灵巧轻盈、欢快飘逸又不失刚劲有力。拐脚、扭腰、摆胯、甩帕、舞棒、击鼓、跳跃……,这一系列的动作感觉奇特又依稀熟悉,广场边石凳上坐着观看的老者热心地给我“翻译”:这是“虫扭腰”、这是“鸡打架”、这是“牛擦背”……,嘿,还真形象,让我恍然大悟而又忍俊不禁。我疑惑地问询,没有音乐怎么步调能这么统一?“听铜鼓咋敲的喽”,老人看着我笑起来。原来铜鼓的鼓点就是指挥棒!由铜鼓定调,皮鼓敲节奏,二、三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集体舞者就能在鼓声中张弛协调、默契起舞、和谐统一,把乡村生活的寻常场景和劳动中的经典动作幻化为形象的舞蹈动作,惟妙惟肖而又空灵夸张地融入舞步中,以独具的舞蹈语汇抒发自己浓厚热烈的情感、释放自己欢乐愉快的情绪,诠释着民族民间文化的深邃和精妙。鼓声骤然激烈起来,铿锵的铜鼓声、咚哒的皮鼓声与粑棒的敲打声和舞者的呐喊声汇合交响,犹如一支雄浑宏大的交响曲在拉来寨广场上缭绕,热烈欢快的氛围达到了顶峰,随着众人拖着长调的“嗬…嗬”声停下来,舞蹈也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夜乐舞”的我意犹未尽,一回头却被小广场边上一群在体育健身器材上玩得正欢的少年儿童吸引住了。充满清纯童真、稚气可爱的小朋友们刚看完热闹,在各自选择的喜欢器材上娴熟地操练,只见他们身轻如燕、动作灵敏、满脸欢喜,恰似在表演又一个打动人心的舞蹈。我忍不住走上前去,拉住一个年龄稍大些的小女孩攀谈起来。在漫步机上滑步舞动得满脸通红、笑脸盈盈的小女孩叫林心雨,是边阳二小四年级学生,文静秀气的她不但在漫步机上轻松舒缓、舞动优美,还活泼开朗、热情洋溢,当我环顾四周,意欲搞清楚这广场上都有些什么健身器材时,小女孩欢舞着环跑一圈后一一报来:“乒乓球台、跑步机、漫步机、吊环、单杠、大转盘”,开怀得如数家珍。见我和小女孩有说有笑,还在跑步机上如风飞舞的精瘦小男孩好奇心驱使,跳下跑步机就向着我们跑了过来。“你们在摆的哪样”?他一点不怯生。我逗他:“摆你们最喜欢玩哪样、还想增加哪样?”,谁知他不假思索接口就是一串:“我最喜欢跑步机,还想要秋千,滑滑梯、跷跷板”,“哦,还有草坪”,稍停顿,这个精瘦机灵叫林伟诚的边阳一小三年级学生一脸童真:“把这里铺上草坪,我们就好踢足球啦”。“那你们以前都玩啥呢?”我问,“看电视、耍狗玩呗”,真是童言无忌,说完向广场中央欢跑而去。这个建成于2021年12月,使用“中央财政推进振兴补助资金”修建的“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基础设施农村休闲文化广场”,原来是陈光芬老人自家的一块田地,现在无疑已成为拉来寨老老少少乡亲的一个福祉了。</p> <p class="ql-block">我顺着林伟诚小朋友欢跑的方向抬眼望去,那里又是一个充满活力四射舞蹈感的场景。只见几个或红或黄衣着鲜艳的少年,各自推着一辆山地自行车比比划划,貌似在商量要进行一场比赛,其中两个还跨上自行车就地打了个旋,一副跃跃欲试、志得意满的情状,不等我上去一探究竟,他们已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去。我跟将上去,在进入寨子前面的一段陡坡乡道上,几个正开始比武的热身训练。个子最小的那个,后来知道叫梁闯,一看就是个小机灵鬼,好像知道自己身高和力量不占优势,所以练得特别卖力,一遍遍冲下来又一遍遍蹬上去。因为个小,往上蹬时身子不停地左右扭动,感觉就像是在自行车上表演“夜乐舞”。见我在关注,他们没有露怯反倒更有表现的欲望了,争先恐后地轮番上阵,一轮接着一轮快速蹬上坡顶,然后飞速冲下,展示着他们工多艺熟的车技,展示着他们初生牛犊的胆量,也展示着他们毫无雕琢的快乐,我甚至来不及拍下一张清晰的位置周正的动感照。有趣的是,在他们风驰电掣般往下冲时,那只一直跟着他们的大狗并不惊慌也不躲闪,似乎早已对他们的技艺胸有成竹,耐心地在一旁忠心陪伴,不时还抬起头眼睛跟着小主人的车移动,不知是在鼓励还是自作裁判。看这群追风的少年动如脱兔,洋溢着一股热爱、激情、高昂的劲头与冲力,这哪里是比武,分明是在“比舞”呀,是一场胆量与力量之舞、技艺与自信之舞、喜爱与快乐之舞……</p> <p class="ql-block"> 拉来寨之舞,有让人惊艳的百年传承,也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少年蓬勃,前辈与后生,在这一片古老神秘的土地上演绎着生生不息。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拉来寨门口那棵老杉树已不止百年,他见证了不知多少代拉来人的成长,必然也见证了拉来寨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代代传承。我们今天见到的舞者,是曾经的少年,我们今天见到的少年,会不会是明天的舞者,做那个拉来寨民族民间文化的守卫者、传承人和发扬光大者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