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鹏的美篇

Kun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羊达村的鼓藏节</b></div> 鼓藏节是苗族隆重的传统祭祀节日,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藏节一般30年过一次,一次要过三年,第一年引鼓,第二年祭鼓,第三年送鼓。引鼓,就是把鼓从藏鼓洞接到寨中负责主祭的人家,这家的男性主人就叫鼓藏头。第二年,村寨中同宗族的人全族祭鼓。第三年把祖鼓又送回藏鼓洞,鼓臧节大典才正式结束。鼓藏节一般以宗族为单位进行祭祀,所以“鼓”在苗族中也具有宗族单位的意义。一个鼓就是一个宗族。苗族支系繁多,月亮山是“加”支系聚居的区域,村寨名称多带“加”字。2022年10月28日,我们来到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羊达村。羊达村距离从江县城119公里,全村66户共265人,均为苗族。 走进羊达村,村口有一颗一百多年树龄的枫香树。苗族认为枫香树是祖先“蝴蝶妈妈”出生的地方,是圣树。 鼓藏节以单个苗寨为单位举办,周边苗寨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参加祭祀活动,主人在杀猪宰鸭招待客人。<br> 羊达村居住的苗族有王姓、梁姓,此次鼓藏节是王氏举办。中午时主持祭祀的来到鼓藏头家,准备祭祀活动。 今年72岁的主祭人王老华,与四位祭祀人商议祭祀活动细节。<br> 十二点,王老努披着祭衣,跳着祭祖舞,摇着祭铃带领祭祀队伍围着苗寨缓缓前行。 全族人排成长队,提着祭祀食品跟着缓慢行走。 祭祀队伍到达藏鼓堂,准备开启祭祀鼓。 羊达村阿哥吹起芦笙,阿妹跳起苗族舞蹈,欢迎大家的到来。 苗族小孩也在大人的带领下参加鼓藏节祭祀活动。 唱着祭祖歌,踏着节奏在彩堂环绕行走,将捧着的酒和熟鸭敬献给先祖。 倒上苗家自酿的糯米酒向先祖敬献,表达对先辈的怀念敬仰。 将煮熟的鸭子和糯米饭分给大家享用,苗族相信吃了糯米饭能驱病防灾,身体健康。<br> 开启鼓藏节的法器:楠木制成的鼓,祭鼓具有凝聚家族力量的意义。<br> 苗族认为祖先的灵魂会到鼓里,敲鼓可以与祖先交流信息。<br> 水牛代表已经去世的男人,把牛牵进苗寨参加对死者的祭祀。 逝者亲属悲伤的围着牛哭泣,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明年鼓藏节的时候,牛将被宰杀祭奠死去的亲人。 吹起苗家音乐,踏着步伐向祖先祈求苗寨平安,人们身体健康。 全寨人开始吹芦笙、踩歌堂欢迎客人。<br> 山川依旧,世代生生不息,牢记祖先们恩德,创造今天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