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王木荣(王慕荣)1940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十六)生于北京市一个平民家庭。自幼性格开朗,聪明能干,小学一直担任大队主席。品学兼优的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师大女附中(当时北京最好的女中,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女儿们就读此校,高中时她与叶剑英,陈云的女儿是同班同学,当然平民子弟的录取成绩很高)。1960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又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p> <p class="ql-block">父亲狄妙青,1941年7月12日(农历6月18)生于浙江省温岭县泽国镇光明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聪明懂事,据说年幼时一和尚说他应是佛门弟子,如若出家定会成为佛家高僧,于是为其起名。但奶奶不忍让他小小年纪去寺庙受苦,而是将他送到了学校。他求学之路很苦,常常光脚上学,而且为了省伙食费,最常吃的是自带白米饭,菜是醋泡虾皮。但他学习认真刻苦,并考取温岭一中(省重点中学),而且于1960年考入北师大外语系,主修俄语。</p> <p class="ql-block">其实爸爸不擅言词,他的理科成绩很好,那时高考前三个月才开始分科,他不知道将来学什么好?去问老师应该报什么专业?当时正值中苏友好,老师说你去学俄语吧!因为家境贫寒,他本可上北大的分,报志愿时考虑到师范大学可以"免费"吃饭,就填了北师大外语系。他说第一志愿是北京,第二志愿是上海,后面是杭州,然后宁波…总之,年轻人向往高飞,结果真的一辈子再无法回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大学五年时光,他除了刻苦学习,还担任组织委员,与同学友善和睦,一起参加各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北京求学五年间,因为路途遥远,为了节省路费,他只回过一次老家。</p> <p class="ql-block">妈妈嗓子好,会唱歌,从小在中央广播电台少年合唱队接受过专业训练,经常在电台录音。上了大学更是如鱼得水,是校广播室的播音员,合唱队队员,话剧社骨干团员,毕业时参演《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饰演了一个反面人物老太太,轰动一时。还曾参演过大型歌舞剧《东方红》。</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天安门作为校播音员报道国庆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每年国庆庆祝活动时担当鲜花队队员(只挑50名女生)</p> <p class="ql-block">丰富多彩的五年大学生活结束,1965年服从毕业分配的她被分到山西省平鲁县井坪中学(后来的李林中学)。</p><p class="ql-block"> 一个从未出过北京城的姑娘,听着《人说山西好风光》,怀着教书育人,教育报国的美好愿望,一路辗转坐火车从北京到大同,转火车到朔县,又坐当时每天唯一一趟去平鲁县城的汽车,然后又坐大马车赶到了井坪中学报到。一同从北师大分配来的还有包括父亲在内的另外三个男生。</p> <p class="ql-block">父亲也于1965年毕业分配到了井坪中学。因为当时彭真任北京市长,毕业前夕,他亲自去北师大动员学生,去建设他的老家,也是革命老区一一山西。于是,当年毕业的1599名北师大学子中有近一半分配到了山西。而平鲁是雁北十三县最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父亲作为一个南方人,从此每天吃着莜面,窝窝头,豆面,荞麦面等粗粝的饭食,终年没有什么蔬菜,连肉都很少见到,更没有什么鱼虾等海鲜…据说在"五七"干校时,每天要干沉重的体力活,又吃不饱。真是让这个文弱书生受苦了!</p> <p class="ql-block">由于姥爷的经历复杂,1966年文革刚开始,姥爷跳楼自杀,成了有历史问题的人,妈妈从此开始了被批斗的生活。造反的学生们给她写大字报,说她是中学的"王光美",穿过裙子(地处塞外的小县城女人们从不穿裙子);说我姥爷是资本家(其实他只是个出身平民家庭的普通人,自小在教会学校上学,懂英语,为了讨生活,先后给美国人当过翻译,在协和医院打过工,在解放前青岛警察局当过文书,解放后又回石油部北京石油设计院后勤处工作);还说妈妈是资产阶级臭小姐(因为热爱生活的她宿舍书桌上铺了块台布,去采了野花插在罐头瓶里,还摆了个吹气的塑料小鹿…这些对吃不饱肚子的老百姓是无法理解的…</p><p class="ql-block">总之,妈妈被大批小斗,同事疏远她,孤立她。只有善良的爸爸同情她,帮助她。于是,作为同时分配来的校友,两个外地人,经历了各种不易,走到了一起。1968年他们结婚了。</p> <p class="ql-block">妈妈婚后怀孕时已经28岁,当时姥姥因为姥爷自杀后领着舅舅投奔到青海西宁大姨家。人们说妈妈是高龄产妇不好生,于是她由爸爸陪着坐火车去了西宁,(大姨在省人民医院,好像也刚生完姨哥。姥姥可以一块帮忙带孩子)。</p><p class="ql-block">1968年10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但是当时产假56天,为了不耽误教学,我爸爸早已回校,妈妈产假一到也回到了山西,把儿子留给了姥姥。不幸的是孩子本来体质单薄,又不适应高原气候,六个月大时因急性肺炎永远留在了高原…</p> <p class="ql-block">我是1970年出生的,成了家里的长女,也成了他们很宠爱的乖宝贝。</p> <p class="ql-block">1972年家里又添了个女儿一一丽丽</p> <p class="ql-block">1975年小妹姗姗来了,我们姐妹仨,像三只幼小的花朵一样幸福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妈妈教学工作非常出色:″我们的王老师,年轻时漂亮,干练,意气风发,雷厉风行,说话洋气,唱歌很美,讲起课来抑扬顿挫,京腔京韵的底子,加上播音员一样的普通话,漂亮的板书,渊博的知识,令我们听课的学生痴迷不已"每天享受着王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她用清脆的声音、精辟的讲授、耐心的辅导,滋养着我们渴望知识的心田。"一一这是她学生日后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县里面一有大型活动,妈妈都要去播音主持。文艺演出及春节的彩车巡游,妈妈唱的《白毛女》都是必有的压轴节目。</p><p class="ql-block">她常年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不仅教学出色,是远近闻名的好老师。而且她把家庭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小时候的棉袄棉裤,外套,裙子…她都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且她有着出色的审美水准,自己还裁剪,绣花,织毛衣,做衣服!好多图样被其他阿姨借去传习。</p><p class="ql-block">她做饭也很好吃,腐乳肉,米粉肉,红烧狮子头这是过年必上的,牛肉饼,春饼…也成了我们现在沿袭下来的拿手饭!</p><p class="ql-block">妈妈还会理发,总是为家属院里的男女老少免费服务。</p><p class="ql-block">每年过年前,她除了要安排给学生免费补课(而且油印的复习资料都是自己贴钱印)同时也会把家务活儿提前做计划,把从腊月二十到三十要做的活计都安排好,写上日期,贴在墙上,按顺序有条不紊地做,如:二十~二十三给谁做衣服,二十四扫房刷房,二十五压粉条,二十六蒸馒头(豆包),二十七钝锅肉,二十八炸麻花,炸丸子,炸大豆(还让我们坐在那儿切豆子)…</p> <p class="ql-block">爸爸也很能干,他每天挑水,生火,周末打炭,劈柴(都劈成整齐的一样长短的木条)他还和同事们一起打网基,盖窑洞。甚至刚刚改革开放初期他还和同事一起做过沙发,打过柜子。过年前和一个上海人丁叔叔一起灌香肠。爸爸是个认真的人,做每件事都是尽善尽美。他干的活儿,常常受到邻居们的羡慕与赞美。</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由于与苏联关系交恶,爸爸不能带俄语课了。学校安排他带过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几乎所有课程。而物理课他则一带八年。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恢复了英语课教学。爸爸由于在北师大学习第二外国语是英语,他又开始教授英语课。</p><p class="ql-block">爸爸的动手能力非常强。我们家所有的水、电维修与各种安装,组装等等,都是他来完成。</p><p class="ql-block">父母亲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一到礼拜天,全家人的衣服都要换洗,他们俩坐在门口用搓板搓洗,然后晾一绳子的衣服。我们三朵花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引得周围人多少羡慕的眼光!总之,他们都是心灵手巧的人,都很勤快,很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情趣:</p><p class="ql-block">记得家里春天抓了几只小鸡娃,我妈给它们起了名字一一大胡子,毛腿腿,小可怜…而且正好五只母鸡,于是一人认领一只,她做了一张表贴在墙上,哪只鸡下蛋了,就在后面画勾✔,我们每天都盯着哪只母鸡跑到鸡窝了。每只鸡蛋上都用铅笔写上日期并用1~5标上谁下的。而且一周统计后,谁的鸡下蛋多,可以多吃个鸡蛋🥚</p><p class="ql-block">房前的空地上开辟了菜园,花园,春天播种,夏天看绿,秋天收获。我们种过向日葵,豆角,葫芦,窝瓜,黄瓜,青椒,西红柿,步步高,地雷花,喇叭花,格桑花,凤仙花…</p><p class="ql-block">妈妈在做家务时常常吟唱,有陕北民歌,山西民歌,革命歌曲,最多的是苏联歌曲。像《喀秋莎》《小路》《红莓花儿开》《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她都能用俄语唱。后来改革开放后的流行歌她一唱我们怎么听都觉着像是革命歌曲的味道(好像用美声唱出来怪怪的)。</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了录音机,我们家经常一起开音乐会,或者故事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印象深刻的是读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们把这都录上,一边听一边评价。…我们那可爱的家庭里总是充满欢歌笑语!</p> <p class="ql-block">妈妈由于工作出色,80年代初,有个记者把她的事迹写成报道,发表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上。妈妈当了教务主任,后来又当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p><p class="ql-block">1982年底,她又被任命为雁北幼师的校长。后来又被选举为山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爸爸1983年也调到雁北教育局教研室,我们一家五口从平鲁迁到了大同。</p> <p class="ql-block">当了校长后的妈妈工作更加繁忙,她心里装着的都是幼儿师范的校舍建设、图书器械、学生食堂、教育教学、学生实习、学生分配等等事情,同时还继续代着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她特别要强,哪项工作都唯恐落后,处处都要干得出色。学校里操心费神之事排满了工作日程,但她从未重视过自己的身体状况。</p><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去参加省人代会,在陪同屋代表去量血压时查出她已是非常高的血压了,大夫给她开了药,让她天天服用。可她仗着身体底子好,压根没当回事。但是6月份去浑源县日夜加班完成招生任务返回大同时,突然走路困难,话也说不清了,被同事背上了汽车,直奔地区医院,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不能查出病因,耽误了治疗,从此右边半身不遂。</p><p class="ql-block">但坚强的母亲绝不屈服,右手不能写字,就改用左手,照样写出刚直端庄的字体,说话不利索,就苦练绕口令。身体一旦好转就继续上班。</p> <p class="ql-block">妈妈非常重视仪式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照个全家福。每一个节日都要过,比如端午节爸爸要给我们包粽子;腊八节吃红粥;中秋节打月饼;在平鲁妈妈还要在寒食节给我们捏寒燕儿(各种水果,飞鸟,走兽,花朵之类的小面塑)别人家是涂着绿色和粉色的,我们是涂着红蓝墨水的;平鲁人还讲究七月十五捏面人(他们叫爬娃娃),妈妈也给捏,并且讲这是元朝后期反抗蒙古人时的故事"七月十五送面人(里面藏有举事暗号的纸条),八月十五杀鞑子(借着吃瓜拿刀杀蒙古统治者)…。</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孩子的生日也要给过,我记得由于我是四月的生日,没有任何蔬菜下来,于是吃的最多的就是罐头(水果的,午餐肉和鱼的)后来有了那种甜乎乎的奶油蛋糕,爸妈也给我们买。并且要送钢笔呀,圆规呀,笔记本等各种文具作为生日礼物!</p><p class="ql-block">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总是寓教于乐,不会讲大道理,却可以渗透各种各样的知识。她知识渊博,我们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增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p><p class="ql-block">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有问题,文科的可以请教妈妈,理科的可以问问爸爸!当然,他们也不会专门来辅导作业,只是有问必答。</p> <p class="ql-block">妈妈病了,爸爸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而且学了按摩,每晚收拾完碗筷,他还要给妈妈按摩一个小时。他事无巨细地关心女儿,包括变天了,给我们拿出毛衣,棉衣,每周日检查我们的自行车,及时打气,修理…而他的工作也没落下,常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我作为长女,虽然只有十四岁,也承担起许多妈妈的角色。我迅速学会了炒菜做饭,暑假在妈妈指导下还帮一家人缝了棉袄棉裤。学会了织毛衣,毛裤…两个妹妹也要做家务,比如洗碗,扫地,收拾家。我们三个还排了值日表,每人刷碗一天!</p><p class="ql-block">1985年寒假爸爸回老家为奶奶奔丧,那个寒假,我领着二妹推着二八大自行车,去粮店载着七大八小的粮食,艰难地走在冰天雪地的路上…还按妈妈开好的单子去大街上采购年货,给我们仨买过年的新衣。</p><p class="ql-block">总之,这些家务活锻炼了我们的生活能力,也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我们先后都考入了重点高中,日后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有时候苦难真是逼人成长啊!我们婚后个个都是单位的好员工,家里的好主妇!真的要感谢生活!</p> <p class="ql-block">父母相濡以沫,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他们的积极向上,他们的顽强意志,也鼓励我们学会去克服困难,好好学习!</p> <p class="ql-block">1988年我不负众望,考入了北师大经济系。被分到了中北楼337宿舍,居然是妈妈28年前住过的宿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常说我这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怎么还不如六十年代的人多才多艺?他们会游泳滑冰,会跳交谊舞,会识谱…而我不会。</span></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妈妈出色,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子,但继承了爸爸的善良,温和,继承了妈妈的热情,直爽,也赢得了老师同学的喜爱。</p><p class="ql-block">这是妈妈1990年去北京开全国幼师校长会时的照片。那一次她去学校看了我,参观了校园,又讲了她大学的故事。还领着我去前门吃了肯德基,买了好几件漂亮衣服…同学们都很羡慕我,有这样的好妈妈!</p> <p class="ql-block">我毕业后回到二中母校任教,妈妈常常指导我应该如何备好课?应如何当好班主任,管理学生?她说任何时候都要真诚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于是我的班里最早有了全班前后左右大换座位的制度。我看学生的英语成绩差,作为政治老师的我给他们讲语法,检查单词…节假日还带学生出去骑车爬山,野炊!(我们班的学生至今都和我保持着良好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我的业务能力很快提升,多次获得学校赛讲第一名,全市教学能手等荣誉!也成为师生评价很高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此后,我的两个妹妹也考上了大学…我们毕业后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父母十分欣慰!</p> <p class="ql-block">然而,1996年爸爸去张家界旅游后,小腿不知道让什么东西咬了,黑紫色的一个大鼓包,他也不去看病。后来他吃饭越来越少,干活越来越力不从心,脸色不好,又常常疲惫,让他休息,他也总说干完这活就休息…我们都不知道他已经病了!</p> <p class="ql-block">1998年,爸爸被查出肝硬化,这是我儿子周岁时,他正在住院治疗。</p><p class="ql-block">后来他一直吃中药调理,好像身体也没有太坏!(也可能我们太年轻,对他关心太少)</p> <p class="ql-block">这是1999年他和我们照的最后一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2000年3月,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曲张,他吐血了,然后住进三医院,五月出院后,又吐了一次血,又住院。7月在五医院请了北京专家来做了肝脏改道手术,好像是切了脾?但是,8月3日,最终因肝昏迷,他的生命定格在59岁!</p><p class="ql-block">我那个世界上最善良最温和,为家庭付出最多但得到最少的爸爸,任劳任怨,埋头实干,像老黄牛一样的一个大好人就这么走了!他一生仁心厚德,最符合儒家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好品质!</p><p class="ql-block">我突然觉得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一座山突然坍塌了!当时我儿子刚3岁,小妹的儿子1岁,二妹正在怀孕!还有半身不遂的妈妈啊!</p> <p class="ql-block">亲戚们都说爸爸去世,一直靠他照顾的妈妈可能很快会顶不住。但她那么坚强,居然很快就适应了。</p><p class="ql-block">2000年妈妈60岁也退休了,她从此再也不染头发了,就这么白白的,但她仍然气质优雅。</p><p class="ql-block">我们为她找了保姆,一生要样,精益求精的妈妈总是不满意笨手笨脚的小保姆,她 脾气暴躁,性子急躁,常常与保姆因一点儿小事儿发生冲突,动不动就把保姆辞退了。没有保姆的日子只有我去照顾,所以一到寒暑假不是我住在她家,就她来我家住。 甚至逢年过节,我都要带着妈妈一起回婆婆家去过。我们至少一起过了十三个春节!</p><p class="ql-block">爸爸去世后,因为少了一半的收入,妈妈的生活也变得拮据起来。一向不太重视金钱,花钱潇洒的妈妈开始报怨钱不够花,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于是我倡导下姐妹们一起每月给妈妈一些孝顺钱。既安慰她,也表表孝心!</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岁的妈妈仍是风度翩翩,她常常出去锻炼身体了,也常常和邻居们聊天,但她从不和女人们一起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婆婆妈妈的事。反倒爱和男人们聊新闻,时事,体育,文艺…、这就是我这个与众不同,知识分子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但是2006年9月的某一天,她在幼师校园凹凸不平的操场边上走路锻炼,突然脚被拌了一下,她本能地想去抓住身边走路的学生,而未得学生理会,却因太过用力、身子又不协调,重重地撞在了操场边的铁垒木上,一只眼睛血肉模糊,同事说赶快给孩子打电话送医急诊吧,她还说女儿有课,不要打扰。后来去医院,大夫一看眼球都撞碎了,手术进行了三小时缝合了三百八十多针,她一边缝还一边跟大夫说:庆幸撞坏的是一只视力不好的眼,另外一只保留就挺好了。医生都为她的坚强佩服不已!</p> <p class="ql-block">后来妈妈仍用一只好一点的眼睛看书读报,还很乐观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周都去看妈妈,每隔两年,初二聚餐后都去照相馆照张全家福。妈妈逐渐过上了儿孙绕膝幸福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2016年4月底,她突然打电话说眼前影像不完整,怎么是半个?我赶快领她去住院检查,做完核磁说又脑梗了,不知道是否有预感,她说如果要开颅或插管之类的,坚决不可,那样我受罪,你们花钱,也跟着受罪!还不如安乐死。</p><p class="ql-block">结果她真的昏迷了,大夫让她住进ICU,进行切管治疗。学医的二妹坚决不肯,她说我认为没必要,我来守着她。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并让我准备后事。我第二天赶快去准备寿衣。但是她居然奇迹般的苏醒了,却落下了全身瘫痪。</p><p class="ql-block">保姆已伺候不了了,我经过一番考察,最后把她送到了家怡养老院!</p> <p class="ql-block">在养老院她得到了较为细致周到的照顾,也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甚至电视台采访时,参加党小组活动时,院长还经常让她发言,说她说话水平高。在这里她生活得也很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常常去养老院看她,并且有时候带上她去饭店吃饭,给她过生日!每次她都特别兴高采烈,还跟其他老人炫耀。</p> <p class="ql-block">妈妈十分豁达大度,也十分开明,潇洒!她早在2013年身体尚好时写了遗嘱,将财产的分配,房子的处置等写的明明白白。又在入住养老院两年后,2018委托我把空置两年多的房子卖了,让我们把钱平分了。</p> <p class="ql-block">2019年,79周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2020年,80周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2021年81周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82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但是时光流转,她渐渐衰老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以来,她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几乎每个月都要输液。已经没有咀嚼功能,只能靠流食维系生命。身体还长了四个褥疮,甚至有一个最大的深可见骨。每次去探视她,她不是在昏睡,就是对我们不理不睬。</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18日,大同市新冠疫情肆虐的静默期,她又因心梗及肺积水被120送到了三医院,后又转入康复医院。尽管小妹精心陪护,尽管医院奋力抢救,她终究还是在11月2日上午9点15闭上了双眼!</p><p class="ql-block">妈妈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也是饱经苦难的一生,更是奋力抗争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正如姨哥的评价"她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也是那个时代悲剧的出演者。一身才华的两位老人,埋没在时代的尘埃中。我们这个家族中的上一代人,都有着坎坷磨难的经历,历史的狂潮推动着他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而最终却也未能回归故里。而他们像一株株野草,在风凛雪掩的塞北,在荒烟蔓草的羌地,展示了他们倔强的生命力。一个时代就映射在他们的人生中,那是一本丰厚的,具象的历史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