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五连情

张永安

诗曰:白驹过隙数十冬,<div> 当年青葱变叟翁。<br> 常思五连战友意,</div><div> 更缅连长滕建亭。<br> 重庆炮校侦察营五连,是我一生抹不去的记忆。他是我军旅生涯的起点,是我走向人生事业的开端,五连的首长和战友们的身影始终会在我的脑海中呈现。<br>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金的岁月难忘的情。战友情!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现在虽然天各一方,但割不断的是彼此的关怀和牵挂。<br> 今将手头的有限资料,编此美篇,献给胡兴水排长和各位战友们,并缅怀我们敬爱的滕建亭连长、。</div> 1. 我,张永安,1968年2月入伍,为重庆炮校侦察营五连指挥班战士。(1968年) 2. 我在新兵连一班,后排有张玉坤(左1)、张效勤(左2)、张永安(左4)三位成为了五连战友。(1968年4月) 3. 五连是支作风过硬的连队,我到连队不久就参加了重庆的“支左”,连队进驻四川美术学院,这是全连合影。(1969年3月)<div>(后排)髙圣宝、郑治元、杨义良、瞿福传、徐汉华、李国君、王占忠、周泽长、卢震、孔令余、刘明扬、滕建亭<br>(四排)李长元、张大银、金志荣、田德波、王世尧、王克武、张贵岭、金石柱、鲍振国、吴国忠、何怀礼<br>(三排)王春、田德昌、刘光明、李太余、邓成荣、张学岭、张永安、张效勤、——、王瑞增、——、苏玉柱<br>(二排)胡兴水、范明凡、高丙彦、王志国、邵金考、杨国卫、张宏、——、朱纪稳、吴克祥、姚利、陈佰林、曹印香、才金和、<br>(前排)刘道武、高照元、——、——、夏登荣、张同刚、张玉坤、葛焕彩、朱世彬、张道银<br></div> 4. 连长滕建亭,参加过抗美援朝,器宇轩昂、带兵有方。(1969年) 5. 指导员刘道武(前左三)和蔼可亲,和滕连长(前左二)与河北战友合影。(1973年) 6. 副连长何怀礼(前右)和滕连长与河北战友合影。(1970年1月) 7. 一排长李国君(中排中)、二排长胡兴水(前左二)与部分安徽战友合影。(1969年10月) 8. 指挥班直属连队,班长徐汉华才华横溢,是我心中偶像,这是50年后我与班长(左)的合影。(2019年6月) 9. 炊事班于四川美术学院合影,后排右二为滕连长。(1969年) 10. 指挥班于四川美术学院合影,后排左3为滕连长,右蹲者为本人。(1969年) 11. 三班于四川美术学院合影,后排中为滕连长。(1969年) 12. 二班于四川美术学院合影,后排中为滕连长。(1969年) 13. 还是当年合影像中的那尊鲁迅像,50年后,我与夫人来到这个地方。(2018年12月) 14. 总字153部队是重庆炮校的部队番号,炮兵连应是我们五连,前排左5为我们的滕连长,第三排右3为排长胡兴水;第四排左4为排长李国君,其他战友均不认识,因为那时我还没有入伍。(1964年11月) 15. 这张照片应是战友们打靶归来的照片,第二排右4为滕连长。五连干部佩手枪,战士佩步枪,我们指挥班佩冲锋枪,看军衔这也应是1964年以前的照片。 16. 前排左2为滕连长,左1应为后任我连指导员的冀文明,你问他们拿的是什么,文革期间的毛主席语录牌呀。 17. 滕建亭连长(后中)、胡兴水排长(后左)与其他同志。(1966年11月) 18. 滕连长(左)与他的战友。 19. 滕连长(左)与我班班长徐汉华合影。 20. 五连三班的战友们与指导员(中)、排长(左5)合影。(1969年9月) 21. 五连部分战友与指导员(前右1)合影。 22. 战友分别留影,前排左起:卢震、钱发海、李国君排长、;中排左:戴敬之、瞿福传;后排左:马运林、张贵岭、高照元。(1969年10月) 23. 战友分别留念,前排左起:指导员刘道武、——、田德波、排长胡兴水;中排左:夏登荣、邵金考、陈绍辉、后排左:姚利、金石柱、张道银、高照元。(1969年10月) 24. 五连四战友,前左:吴国忠,右:吴克祥;后左:张宏,右:吴庆福。 25. 指挥班副班长吴克祥。 26. 当年战友送我照片,珍藏至今,上左起:吴克祥、吴国忠;下左起:田德波、高胜宝。(1968年) 27. 五连战士张永安与田德波(1968年) 28. 1969年11月,重庆炮校侦察营改为地炮营,同武汉炮校调来的高炮营组成炮兵训练基地调防郑州,五连仍为五连。 29. 郑州期间我被评为五好战士。 30. 1970年初,郑州的五连与南京炮校勤务连对调,到南京参加炮兵技术学校的筹建工作。 30. 1970年4月1日,炮兵技术学校在南京成立,这是勤务连(原五连)的合影。 31. 南京炮兵技术学校勤务连(原五连),三班班长张效勤(后左1)、副班长张永安(后左4)率全班执行任务时路过北京合影。(1970年3月) 32. 不久,我从连队抽调到机关帮助工作,后任摄影绘图员。 33. 这是炮兵技术学校的教员手册 35. 炮兵技术学校第一期指挥仪专业学员毕业留念。(1970年10月) 36. 1970年11月,南京炮兵技术学校奉命整体搬迁郑州,这是我连第二次进驻郑州,图为当时的办公大楼。 37. 这是郑州“技校”时的炮场。这时我们的滕连长已晋升为营长,带领他的地炮营(后扩编成团)镇守在祖国的西北,但仍然是我们心目中的连长。 38. 1972年,在郑州的炮兵技术学校更名为高射炮校,后又经几次更名,才有了后来的防空兵学院。 39. 炮兵技术学校部队番号“总字165部队”,这是我在炮兵技术学校和后来高射炮校时的工作证。 40. 随着岁月的流失,我们的连长慢慢变老了。 41. 高瞻远瞩,风采不减当年。 42. 滕连长在酒席宴上。(2015年5月) 43. 张永安、张效勤看望滕连长。(2015年5月) 44. 张永安夫妇、张效勤夫妇与连长夫妇合影。(2015年5月) 45. 五连部分战友专程看望滕连长。(2019年6月) 46. 连长依旧宝刀未老。(2019年6月) 47. 胡兴水排长与滕连长。(2019年6月)。 48. 滕连长与夫人。 49. 慈眉善目,和蔼可亲。(2020年8月) 50. 生日快乐,笑口常开。(2020年11月) 51. 滕连长到养老院时的视频截图。 52. 鹤发童颜。(2021年5月) 53. 松柏之寿。(2022年1月) 54. 与女儿在一起。(2022年1月) 55. 尊敬的老连长滕建亭于2022年11月7日离世,享年96岁。 56. 连长走了,我们也老了,张永安与胡兴水排长(中)、支大坤战友(右)在北京合影。(2011年6月) 57. 郑州的五连战友与刘道武指导员(左4)合影。(2006年10月) 58. 河北的战友与指导员合影,左起:吴克祥、蔡金和、刘道武、张宝庆、王占忠、徐汉华。 59. 五连战士金石柱、张效勤、张永安与后任指导员冀文明(左3)合影。 60. 五连后任指导员冀文明的年轻照。 61. 左起:张永安、徐汉华、张宝庆在秦皇岛。(2014年5月) 62. 部分合肥战友与郑州战友相聚郑州。(2017年5月) 63. 五连的部分战友与胡兴水排长(左3)合影(2019年6月) 64. 当年的张永安、张效勤、张同刚三战友。(1968) 65. 50年后的张永安、张效勤、张同刚三战友。(2018年) 66. 居郑州的三位五连战友。(2019年) 67. 50年后,1968年入伍的部分五连战友相聚合影(2018年4月)。前排左起:张贵岭、刘光明、张道银、金志荣、金石柱、高照元;后排左起:朱世彬、张玉坤、葛焕彩、张效勤、田德昌、张同刚、张永安。<br> 68. 模样变化很大,为方便辨认,我按前张照片的顺序,将当年的模样组合,可对比回忆。 69. 2011年10月,我退休了,但对重庆炮校五连的情愫,却永远挥之不去。 70. 50年后,我又来到重庆炮校,这里却是一片荒凉,甚为伤感,只有房上的八一军徽诉说着当年的辉煌。(2018年12月) 71. 昔日的重庆炮校,今天成了不可移动的文物。 72. 在重庆“支左”时,五连进驻的四川美术学院这座楼,我曾在这里居住、站岗、执勤,现在被围挡起来,是维修?是拆除?不知。(2018年12月) 73. 这棵百余年树龄的黄桷树曾是重庆炮校的标志,50年后的今天,我来看你,你还记得我吗?(2018年12月) 74. 这是我保存至今的重庆炮校笔记本,下面清晰可见“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炮校训练部制”几个字,他记录了我的五连情、战友意。 75. 谢谢观赏,祝您健康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