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围曾氏宗族寻根

曾彩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言</b></h1><h1> 自1988年14岁时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虽时有回来探亲,但对故乡的人和事并不十分熟悉。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早晚和父亲在曾经熟悉的古村落散步,与父亲聊日常,聊亲情,聊人生百态,聊得最多的是曾氏宗族的发展。闲谈中父亲告诉我,我们的祖先是令我们曾氏后人引以为荣的宗圣公曾参曾子,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我们曾姓的字辈和孔姓、颜姓、孟姓共一个家谱,若要追根溯源的话其实我们的老家在山东武城。当时听了感到非常讶异,我们祖祖辈辈不是都生活在广东的吗?怎么会是山东呢?这使我不由对曾姓的起源、演变、迁徙等一系列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也读过智慧故事书之类,里有曾参杀猪的故事,还以为是屠夫曾参为了教育儿子要信守诺言真的去杀猪,以为此曾参非彼曾参。碎片化的信息使我根本不能和圣贤曾子联系起来,为了让大家对曾姓有更深的了解,我从父亲给我的《中华姓史话•曾姓》和《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这两本书,并结合网络进行系统性整理资料,从中华姓氏起源、曾氏起源、宗圣曾子、为什么说孔颜曾孟是一家、曾子杀猪、南武城、佛冈围曾氏宗族迁徙记等几方面,以曾姓宗族的命运发展为主线,一步步追溯,一段段道来,力求简洁明了,有兴趣的不妨一读。</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华姓氏起源</b></h1><p class="ql-block"> 姓氏出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起源于上万年前人们对风、云、雷等自然物的崇拜,所以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之后为雷姓,黄帝以云为官,其后即有云姓,女娲之后有直接以女为姓者。母系社会的姓都为女旁,如姜、姬、姒,姚等等。古时中国的“姓”具有促进人类进化作用,所以“姓”被推广到各个氏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进入父系社会,有改女旁为人旁的,如改姒为似、侣,妊为任,姬为偃,姺为伉、侁等等。再后来,父系的“氏”就取代了母系的“姓”,“姓”逐渐与“氏”混合,到了汉朝姓与氏合而为一。</p><p class="ql-block"> 姓氏的来源有以下一些:以国为氏,以邑、乡、亭、地为氏;以名、字、次、族为氏;以官、爵、谥为氏;以技、业、事、吉、凶为氏;以物、候为氏;还有改姓、避讳、避难、过继、入赘、抱养、冒姓、借姓及赐姓等。</p><p class="ql-block"> 随着姓氏的出现和发展,相应地出现姓氏族谱和姓氏著作,姓氏学、谱牒学也随之兴起。《世本》不仅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姓氏学专著。中国历朝历代以来都有官撰族谱,民间修谱之风更是广炽,每姓每族皆修谱,民众皆以修谱为荣,以入谱为尊,每隔三五十年即重修族谱,故族谱多如牛毛。</p><p class="ql-block"> 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族谱记述着一个家族的繁衍历史,它虽看似错综复杂,但却如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根系相连,可以追根溯源。</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自《中华姓史话•曾姓》一书整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曾氏起源</b></h1><p class="ql-block"> 曾姓素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就是说曾姓只有一个来源: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车前子)而生禹,故帝舜便赐禹姒姓,后世以薏苡为图腾。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生二子,长子帝杼继位,封其次子曲烈到山东省苍山县治理。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蹭;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闻名于世的缯。于是曲烈建立了鄫国。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去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惟独鄫人留居中原,原因是他们历来对商忠心耿耿,常常进贡的缘故。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传了近2000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禹之五十一世孙)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右耳朵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表示离开故城,于是便有了曾姓。由此可见,太子巫是曾姓的受姓始祖,曾姓的发源地在山东省临沂苍山县西北鄫城。</p><p class="ql-block"> --资料结合《中华姓史话•曾姓》和《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两书整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宗圣曾子</b></h1><p class="ql-block"> 曾姓源出于夏禹,在商周千年间一直处于被人统治甚至是被人凌辱的状态下,然而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个影响后世的曾晳(又名曾点)、曾参(读“森”音)父子为荣,因此,尽管太子巫是曾姓的受姓始祖,但是所有的曾姓族谱中都把被后世尊封为“宗圣”的曾参曾子作为自己的一世祖。</p><p class="ql-block"> 曾晳比孔子小6岁,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曾晳在思想上和孔子是一致的,正因为曾晳非常崇拜孔子的学说,所以不仅自己跟着学,而且还叫他的儿子曾参也拜孔子为师。曾参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进一步理解、发挥孔子思想,终得孔学真传,成为宗法孔圣之道的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p><p class="ql-block"> 在曾子的思想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他的孝道思想。对此,孔子不仅给以称赞,而且还因之作《孝经》。曾子的孝道思想符合后世当政者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越来越被朝廷重视,曾子的社会地位和谥号,也随之抬高。据《后汉书•明帝纪》载,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3年)东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从这以后,包括曾子在内的孔门弟子,就不断得到多朝皇帝的受封,并受到官府的祭祀。嘉靖十八年,明世宗肃皇帝敕封曾参为“郕国宗圣公”,曾子的谥号更是达到了“圣”的高度,后世尊曾参为曾氏开派之祖。</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自《中华姓史话•曾姓》一书整理。</p> <p class="ql-block">族谱里的郕国宗圣公曾参曾子像</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为什么说孔颜曾孟是一家?</b></h1><p class="ql-block"> 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仅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这四姓是共一个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颜,曾,孟。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首圣),颜回(复圣),曾参(宗圣),孟轲(亚圣)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为何?首先我们先认识这四位圣贤是何许人也。</p><p class="ql-block">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亦称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儿子名孔鲤,孙子名孔伋。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者72人。著名的有颜回,子路,冉求,曾参,公西赤,公冶长等。</p><p class="ql-block"> 颜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p><p class="ql-block">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p><p class="ql-block">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车、子居。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p><p class="ql-block">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入此家谱,在古代可以免税;如不按此字序起名而随意取名的,则不许入家谱。另外,此四姓为贵姓,答别人问时,不用免贵。</p><p class="ql-block">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5个字。孔、颜、曾、孟后裔行辈五十五字:</p><p class="ql-block">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纪广</p><p class="ql-block">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p><p class="ql-block"> 钦绍念显扬 鼎新开国运</p><p class="ql-block"> 克复振家声 建道敦安定</p><p class="ql-block">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锦瑞</p><p class="ql-block"> 永锡世绪昌</p><p class="ql-block"> 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颜府、曾府、孟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此五十五个字起名(曾氏从六十三代开始(宏字辈),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p><p class="ql-block"> 孔、颜、曾、孟在儒家道统上有师承或同窗关系,中国传统上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有了孔颜曾孟是一家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自网络并结合《中华姓史话•曾姓》一书整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曾子杀猪</b></h1><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你别当真。”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心灵上留下待人不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自网络整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南武城</b></h1><p class="ql-block"> 南武城遗址在今山东嘉祥县城南22.5公里满洞乡阿城村北500米处。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70米,面积为14.8万平方米。遗址西有耘瓜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淤压碱、改种水稻时台址被铲平。遗址有一石坊,上书“曾子故里”。遗址旁有言子祠,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遭洪灾,石碑淤没,祠基尚存。明成化丁未年(1487年),嘉祥县知县武英在山巅建言子祠。</p><p class="ql-block"> 南武城遗址西北1.5公里的南武山麓有曾子庙、曾子书院。曾子庙又称宗圣庙,始建年代不详,历朝历代的当地官员都有奉命修缮、扩建。曾子庙是一座规模庞大、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四周红色墙垣,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分左中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正殿三间,寝殿三间,东西庑和戟门各三间。</p><p class="ql-block"> 曾子庙南侧约5公里处有曾参墓。相传曾参于公元前436年后去世,家人把他厚葬于此。现墓高3米余,有墓碑、祭桌等已坛,周围松柏掩映。</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自《中华姓史话•曾姓》一书整理。</p>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佛冈村曾氏宗族迁徙记</b></h1><p class="ql-block"> 现今位于广东省佛冈县石角镇佛冈围曾氏古村落的形成共分为四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大陆迁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参家住山东济宁嘉祥县南武城,曾参之后,多代未出山东。他的长子曾元、长孙曾西皆以经术著称于鲁。第5代曾得,官居平海候,第8派曾炜,官居汉尚书,都未出山东境地。第9代曾乐虽出关任山阴(属浙江绍兴)县令,因有功加封都乡候,但后又归山东。汉代以后,曾氏开始外迁。第11代曾光于西汉时家于湖南长沙,是为长沙房;曾顼家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后曾玉、曾泪分别迁居于冀州(今河北冀县)、青州(今山东淄博东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参曾子为曾氏一世祖。曾氏第1--14代长居山东,山东武城为曾氏发祥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二)定居江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氏大举南迁在东汉,其关键人物是15代曾据。曾据生于汉元帝永兴元年(前43年),汉时封都乡候。因治事有功加封关内候。元始五年,王莽毒死平帝,自称假皇帝后,曾据对其所作所为极为不满,53岁时,“耻事新莽”,率宗族二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是居于豫章庐陵郡吉阳仁寿乡(今江西吉安市),后又迁至莺迁乡(今江西永丰县境)(据《江西永丰曾氏旧谱》),为曾姓南迁始祖。曾据后裔在庐陵迅速发展繁衍,并成为当地著姓望族,以后又以庐陵为中心,不断向四周发展繁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据生有二子,长子曾阐,次子曾场。曾阐居吉阳,曾场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西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据17代裔孙曾丞,任唐司空兼尚书令,由江西永丰徙居庐陵吉阳上黎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据第22代传至曾庆,为唐御史大夫。因“立朝鲠直,远近惮之”。生有二子,长子曾伟,唐末任吉州都押衙检校、御史大夫。他为政“端方正直”,有父风,世居吉水仁寿乡上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第39代曾辉生有四子,名下有四份祖业,分别是东宅永安乡,南宅和风里,西宅睦陂堡,北宅上罗源堡。按方位次序分给四个儿子继承,本房第三子崇德房为西宅睦陂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第44代曾载阳自睦陂堡徙莺乡之新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第51代曾宏组由新陂徙凤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至此,曾氏第15--52代长居江西,江西吉阳为曾氏第二发祥地。曾据也因此被称为江南曾氏之鼻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移居广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第53代曾锡徙广东南雄珠玑巷沙水村桥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第55代曾瑜一徙广东南海九江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第56代曾孟良由九江徙增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氏第53代至今在广东不断向四周繁衍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定居佛冈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明朝第57代曾理桢由增城徙佛冈潖江吉河放牛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第59代曾观清由放牛洞迁居新开山村落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观清公生三子。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观清公次子缘祖(第60代)徙居佛冈围大围,三子缘嬹徙居佛冈围下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缘祖次子松轩生有七子,其三子、四子、五子、六子皆外出徙居失联,余三子承欢膝下,分别为长伙曾大庄、二伙曾中庄、七伙曾淡庄,现今发展庞大的佛冈村曾氏宗族就是这三兄弟的后人。长伙的后人繁衍的村落有大禾塘、大围、民平、余庆里,统称大围村。二伙的后人繁衍的村落有联一、联二,统称中心围。七伙的后人繁衍的村落有陂头肚、楼仔、仓地、新一,统称上围村。缘嬹公的后人繁衍的村落有联三、松树墩,统称下围村。缘祖、缘嬹兄弟俩是佛冈围曾氏后人共同的祖先,为佛冈围曾氏的始祖。(此段由父亲口述,笔者整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曾氏第57代至今在佛冈县不断向四周繁衍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第60代至今在佛冈围定居发展,逐渐形成颇有规模的佛冈围曾氏古村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资料结合《中华姓史话•曾姓》和《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两书整理。</span></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民居</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一角</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一角</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后记</b></h1><p class="ql-block"> 在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的古代,从山东武城到江西吉阳将近两千公里的路程,难以想象那年二千多人的南方大迁徙是何等艰辛,如今还仿佛可见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崎岖的道路上扶老携幼,风餐露宿,长途跋涉,仿佛可见他们每前进一步可能会有人倒下,倒下,就互相鼓励,再倒下,则互相扶持,此画面是何等的悲壮!是他们耻事权贵,避开宫廷的刀光剑影追求自由的信念换来我们后世的安定发展。如今我们过的每一个日子有春醉,有夏香,有秋收的悦,有冬阳的暖,有九月舒适的风,有十月金秋的景,可尽情享受这繁华盛世的甜果,而他们当年为了我们的今天不顾路途艰辛毅然选择远方,想到这,我们有时经历的挫折相比他们的悲壮又算什么!</p><p class="ql-block"> 在楼仔村外离九曲松一丈之遥处建有缘祖曾公祠堂,现在发展为县城的福田路,佛冈围早年成立了曾氏理事会,在理事会成员的热心牵头下祠堂于2014年在原址重建,并聘有专人看护,每到清明节,佛冈围的曾氏子孙会来祠堂拜祭。虽然每一个平凡的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千万个一粟,就能汇聚成这个民族奔涌向前的洪流,看,这股洪流正以惊人的速度,以古村落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发展,一栋栋规划有序的现代高楼拔地而起,族人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生活越来越好,我想,这是平凡的我们向祖先交付的一份满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猎猎寒风起,我在他乡遥祝亲人们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后辈曾荣彩敬笔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2年11月3日</p> <p class="ql-block">上围老门楼</p> <p class="ql-block">下围门楼</p> <p class="ql-block">大围门楼</p> <p class="ql-block">余庆里门楼</p> <p class="ql-block">缘祖曾公祠</p> <p class="ql-block">祠堂侧门</p> <p class="ql-block">祖祠屏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