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通知 <p class="ql-block">11月4日中班组教研通知</p><p class="ql-block">中班教研主题—区域分享二次观摩研讨</p><p class="ql-block">主持人:郑泽慧</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11月4日(周五) 下午5:20---6:30</p><p class="ql-block">地点:中五班</p><p class="ql-block">教研记录:高翠华</p><p class="ql-block">教研流程:</p><p class="ql-block">1. 会前热身“《指南》问答”或《指南》游戏精品案例分享。(赵婷)</p><p class="ql-block">2. 主持人开场,说明本次教研的主题以及方向。</p><p class="ql-block">3.(1)观看丁海慧老师和张芳老师区域分享视频案例,将好的经验记录在教研记录本中。说说案例中可以学习的经验有哪些?结合阅览室区域分享版面上其他教师对你的评价,你觉得自己实际工作中,你的分享活动是怎样的,有哪些优点和问题?(配班教师发言,班主任补充)</p><p class="ql-block"> (2)结合周四周五上午区域分享观摩你觉得目前我们区域游戏环节和分享环节的问题和亮点是什么?明确自己下步区域分享的重点以及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3)主持人提炼经验,达成共识,明确区域分享的下步重点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研讨成果展示:研讨结束后现场报名预约1位班主任,1位配班教师下周三和周四下午进行区域分享观摩展示。</p><p class="ql-block">4.形成区域的研讨经验,各个环节进行拍照、记录,撰写教研简报美篇,周六中午12:00前发年级群。打印纸质版下次教研前上交存档。(高翠华);</p><p class="ql-block">教研方向:通过二次观摩研讨将学习到的区域分享好的形式、和组织策略运用到以后自己的区域分享活动中。</p><p class="ql-block">教研准备:</p><p class="ql-block">1. 各班级提前观看张芳、丁海慧两位老师的区域分享视频,提前观摩各班区域分享。</p><p class="ql-block">2. 中五班提前准备热身活动。</p><p class="ql-block">3.请老师们自带教研记录本,及时记录并整理。</p><p class="ql-block">4.教研人人人是主角,第一次预操作是尝试也是探索,教研活动结束后请各班级总结经验,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请大家准时参加,带着可以碰撞的思想,智慧众筹。</p> 会前热身 <p class="ql-block">1.赵婷老师分享了山东教育书刊发表的《跷跷板探秘记》</p><p class="ql-block">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会前学习。</p> 区域分享二次观摩与研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看了丁海慧老师和张芳老师的分享可以学习的经验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潘老师:</span>丁老师分阶段介绍,有逻辑性,听完耳目一新1长城形态搭建,2对长城知识的认知,3针对攻克长城拐弯处的提升,4增加难度,迎接挑战。对于长城高低起伏进行孩子共同讨论,还需要哪些材料搭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朱老师:</span>丁老师有目的,分阶段的,在分享中发现问题思考下一步如何进行创新,在分享过程能捕捉孩子有价值的信息,归纳幼儿经验鼓励幼儿寻找问题答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老师:</span>观看了丁海慧老师区域分享,学习了很多。在分享搭建长城的第二阶段时,教师引导幼儿去了解长城城墙架的高的作用——防御敌人攻击。在第三阶段,肯定幼儿观察模型到位,鼓励幼儿大胆自由探索长城的弯曲和高低起伏,在总结的同时提升幼儿学习探索兴趣和经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赵老师:</span>丁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解决困难,鼓励幼儿下次搭建的更好。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何老师:</span>丁老师的分享分为四个阶段分层次提升,老师前准备充足,知识储备量充足,目标性强,对幼儿的能力与认知有清晰的把握,针对目标对幼儿进行引导,提升经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芳老师:</span>分享的受众面广了。孩子更加依从成人的评价。让孩子听到成人的比较专业的评价,孩子会更加自信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晓丽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教师教态:激情满满,师幼互动有效,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思考与总结。</p><p class="ql-block">幼儿:表述完整。同伴评价,让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分享方式:不局限于班内,让园长和家长也参与到分享当中。</p><p class="ql-block">田老师:张芳老师分享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同伴之间的评价,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相互借鉴提升经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结合阅览室区域分享版面上其他教师对你的评价,结合实际工作中得分享,你们班还存在哪些问题?</b></p><p class="ql-block">问题一:</p><p class="ql-block">不会进行音乐区区域分享,不知道如何提升幼儿。音乐区平时游戏也比较薄弱。老师对音乐区的观察相对也比较少。班级音乐区的游戏开展相对滞后,幼儿兴趣起伏不定。</p><p class="ql-block">1.创设愉悦的音乐氛围</p><p class="ql-block">音乐区需要有一个较大的空间,要方便孩子们又唱又跳,同时,背景的装饰最好能衬托音乐区的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音乐区粘贴七彩屏幕、卡通的音符,制作可移动、可操作的“小小节奏板”等材料,并提供多类动物图片的节奏卡、各种根据歌词内容画的图片、自制的乐器、播放器等。</p><p class="ql-block">丰富音乐区角材料,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p><p class="ql-block">2.材料的摆放</p><p class="ql-block">应利于幼儿自主地拿取,自由表现。一方面可以投放和表演内容相匹配的表演材料,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小乐器。</p><p class="ql-block">3.预留自主探索的空间</p><p class="ql-block">为幼儿创设节奏板,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老师提供的的配乐形式,下面为幼儿留有自由创作节奏的空白条,在幼儿掌握节奏型的基础上可自由创编节奏型,让幼儿在音乐区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使幼儿从情感上喜欢音乐,愿意参加表演活动</p><p class="ql-block">4.注重观察,因势利导</p><p class="ql-block">在音乐区域开展活动时,教师应注重观察,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音乐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力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p><p class="ql-block">问题二:</p><p class="ql-block">很多幼儿分享的积极性很高,时间有限,不能让所有想分享的幼儿都上前分享,但是有举手想分享的幼儿不让其分享,又怕打击他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解决策略:</p><p class="ql-block">1.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请每个区的幼儿自己推选出本区域要分享的幼儿。</p><p class="ql-block">2.按照值日生分组轮流分享。</p><p class="ql-block">田老师:区域游戏材料不丰富,孩子玩时间长了容易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解决策略:及时填充和调整材料,添置购买新玩具新材料。</p><p class="ql-block">问题三:</p><p class="ql-block">目的不强、交流随意。教师在组织区域分享环节时有时候是在走马观花“忙碌”的观察基础上,无任何预设的、简单与幼儿交流,整个过程缺乏目的,组织随意,无任何实效性或实效性低。</p><p class="ql-block">策略: </p><p class="ql-block"> 1.在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选择交流的话题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有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话题引发幼儿参与,才能在师幼互动中较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想法,促进幼儿提升。</p><p class="ql-block"> 2.教师的专业观察非常必要,教师需在自身预设观察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游戏现场,敏锐捕捉有效资源 ,只有对幼儿的游戏状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在交流分享环节讲出亮点,让交流分享发挥其效力。</p><p class="ql-block"> 3.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非常的重要。不能仅仅是问一问,浅尝即止。而应有效发挥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事物、游戏和事件中所隐含的细节价值点,引发积极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起到引领、支持、整理、提升的作用。使分享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4..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从游戏中关注到的幼儿需要进行切入,引发全体幼儿参与,适时引导梳理和提升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p><p class="ql-block">问题四:</p><p class="ql-block">区域游戏材料不丰富,孩子玩时间长了容易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p><p class="ql-block">解决策略:及时填充和调整材料,添置购买新玩具新材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达成共识 <p class="ql-block">高质量的区域活动分享环节既是对幼儿经验和能力的认可,又是提升区域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分享环节的有效性,应该深入思考何时分享、为何分享、分享什么和怎样分享等关键性问题。</p><p class="ql-block">1.选择有意义的分享内容</p><p class="ql-block">分享内容源于观察。有效的观察是高质量的区域活动分享环节的基础,而有准备的教师是有效观察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缺乏对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就不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内容、方式与水平,不知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更不清楚幼儿的哪些经验有待丰富与深化,这将直接导致区域活动的分享环节没有目标,只能草草了事。</p><p class="ql-block">2.运用多样化的分享形式</p><p class="ql-block">一是分享方式应多样。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问题适合集体分享的方式,比如新出现的创意和玩法、有价值的设想与行为、共性问题和未知问题等;个别分享的方式更多指向的是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教师只需在区域活动的过程请幼儿分享,帮助幼儿梳理问题,并支持我们解决方案;适宜采用小组分享方式的情况是,当幼儿有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时,相同区域的幼儿可以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与讨论。</p><p class="ql-block">二是分享手段要丰富。美工区、阅读区和操作区可以运用作品展示的手段,音乐区可以选择情境再现的手段,建构区可以采用实地参观的手段,感觉区、科学区和数学区则可以选用操作演示的手段。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分享手段,提升分享环节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三是分享时间须灵活。分享环节不一定要安排在区域活动结束之后,完全可以根据分享的内容灵活安排,或是区域活动过程中的即时分享,又或是充分利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过渡环节。</p><p class="ql-block">3.营造支持性的分享氛围</p><p class="ql-block">一是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分享环节的实质是“对话”“沟通”和“交流”。教师应该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师提问的数量,增加幼儿自主交流的机会,比如鼓励幼儿讨论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或者邀请幼儿说一说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困难,有什么样的探索发现等等。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可以无所事事、任意妄为的,而应该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帮助幼儿梳理、反思和提升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