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读时光】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大四班第三小组微信读书会— — “孩子上大班后,家长应做好4点”

麦麦clare

<p>  2022.11.2日蒙古族幼儿园(南区)大四班第三小组家长开展了微信读书会活动,共同学习文章“孩子上大班后,父母应做到的4点”。</p><p> </p> <p>  大班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重要一年!每一个家长都会有提前焦虑感,怕孩子在升小学时候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次线上学习,为家长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分享大家大四班第三小组的17个家庭的学习读书心得体会:</p> <p>吴冠毅妈妈说:</p><p>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在幼儿大班即将步入小学教育中,我们做父母很重要。积极建立入学心里前准备,多和孩子沟通,积极有效的控制好情绪,平时多户外运动,生活习惯极为重要。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让孩子深刻理解“时间”概念。体验每分每秒的时光,时间感受的准确性,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使孩子对于时间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刻认识时间之后,引导孩子尝试自我管理时间。作为家长的我,能有这些收获,还要衷心感谢幼儿园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开展这样的“微信阅读”活动,你们不止给予了孩子们关爱,而且为我们家长给孩子增长知识搭建了平台。</p> <p>武恩佑奶奶说:</p><p>转眼间,孩子已升入大班,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也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重要转折。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了解了大班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及身心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好准备。</p><p>1、做事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p><p>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家长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成人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自己。</p><p>2、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p><p>大班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有计划并能坚持完成自己的计划。但是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因此我们应给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孩子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p><p>3、独立性进一步增强</p><p>除了基本能生活自理以外,还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助家人收拾屋子;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p><p>4、自我控制能力提高</p><p>由于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时可以考虑要求孩子安静地坐下来,服从一定的纪律。</p><p>5、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p><p>大班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而且他们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问题情境,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所以我们家长给孩子的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孩子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孩子勤于思维的习惯。</p><p>6、培养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p><p>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孩子的思维水平较中班孩子也有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所以我们应给孩子安排深入、持久的学习,而非每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p><p>7、培养孩子的计划性、执行力和专注力</p><p>一天中固定一个小时,请孩子计划自己要做的学习活动,并坚持执行计划。比如自己看绘本、画画、做手工等等,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p><p>8、树立时间观念</p><p>锻炼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洗澡等,并改变无节制看电子屏幕的坏习惯。</p><p>9、鼓励孩子参加多样的集体活动,提高孩子的眼界和认知。</p><p>10、诚实守信、扩展朋友圈</p><p>遇到孩子说慌和说话不算话时,要给你批评和惩罚,不要袒护,纵容。鼓励孩子结实新伙伴。</p><p>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孩子个性差异之下,全面发展。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将拥有一个精彩的大班生活!</p> <p>孙丽媛妈妈说:</p><p>通过观看学习材料,了解到好多如何引导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平稳过渡到小学的准备工作,还有培养幼儿园小朋友时间管理能力的方法,感觉受益非浅。</p><p>大班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文中提到要从四个方面做准备:一、身心准备:积极入学期待、情绪体验和锻炼精细动作;二、生活习惯准备:调整作息、卫生习惯、整理物品、时间观念、自我保护和家务劳动;三、社会准备:扩展交往、诚实守信和爱国情感;四、学习准备:保护孩子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 培养孩子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书写准备。我相信,作为家长只要充分了解大班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从身心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好准备,我们在孩子身上就不再会焦虑,不再会盲从,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小学。</p><p>习惯要从小养起来,那么时间管理也是一样的,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要学会要求孩子有好习惯的时候,也要有好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有的人时间管理能力强一点,有的人弱一点。其实通过练习,如果能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孩子就能够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p><p>时间管理对于我们大人同样重要,作为家长,我也要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正能量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学习永远不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管理好时间,做最棒的自己。</p> <p>牛子墨妈妈说:</p><p>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探索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孩子马上面临从幼儿园走小学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更需要科学有效的为孩子制定幼小衔接的方法,使孩子顺利步入小学校门。</p><p>我们首先要从几个方面做准备。一是需要身心准备,比如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多从正面引导,让他们了解小学的各个方面问题。同时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及时有效回应,避免带来负面情绪。锻炼精细动作,锻炼手脚肌肉协调能力。二是生活习惯准备也非常重要,步入小学需要有规律和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引导孩子具有时间观念不拖沓,会整理自己基本的生活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最后很重要的还有学习准备和社会准备,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专注力和倾听表达能力也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培养内容。</p><p>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首先要强化他们的时间概念,不管大小事情,父母最好都给孩子制定一个明确时间期限。第二是给孩子自己掌握时间的机会,同时学会管理时间不浪费时间。这样做事更专注更懂得珍惜时间。</p><p>反思很多时候孩子磨蹭是因为家长没这方面的意识。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坚持执行!时间观念不是瞬间养成的,还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让时间观念潜移默化,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p><p><br></p> <p>包林阳妈妈说:</p><p>通过这次亲子阅读活动我们发现,亲子阅读是种非常快乐的体验。我深深体会到,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作为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回味到了学生生活的幸福。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书籍,扩充她的知识面,营造读书的家庭氛围,在学校和老师的“亲子阅读”倡仪下,我特意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p><p>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认为,陪孩子一起阅读,应该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书,使他对书产生好感,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管得太死。同时,还要与孩子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说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这是一个培养她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好方法。</p><p>通过这次的亲子阅读活动,我们得以能够跟孩子一起阅读,一同成长。不仅增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更是与孩子一同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也是为孩子树立起一个爱阅读爱学习的好榜样。</p> <p>刘颜兮妈妈说:</p><p>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充分的了解了孩子应该如何更平稳的过渡到小学生活,如何强化自己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更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可以更善于表达自己,发现自己。长大的同时保持着自我的好奇,探索等一些美好的品质。</p><p>一 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一些良好的习惯需要父母的诱导,坚持和鼓励,强化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不能用固有的思维任由其自由发展。要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多参加户外有意义的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p><p>二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因为孩子在认识时间的同时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要参与到孩子的世界里,帮助他们完成过渡。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俯瞰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恐惧你的教育,害怕你的指令。要和孩子共同完成成长。</p><p>借用虞永平教授的话,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 <p>包靖凡爸爸说:</p><p>孩子和父母是需要一起成长的,毕竟第一次为人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子女。李老师推荐的两篇文章,深深的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上了一课,也更好的让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身心准备,日常生活习惯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需要全方位的从日常的点滴慢慢积累。这样才能使孩子的童年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希望家长朋友们在充分了解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从身心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好准备!当然,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章里也很好的教给了我们在面对家长越催促,孩子越磨蹭时候的解决办法,孩子年龄小,缺少时间观念,我们就通过图书,游戏等各种方式去培养他的时间观念。并且伴随着合适的指令以及恰当的奖励方式,更好的让他意识到时间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相信,在老师的教导,家长的鼓励,孩子的努力下。小朋友们一定度过一个有意义且快乐的童年。感谢老师推荐的文章,除了给我们家长一个提升自己意识的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在这次的学习中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p><p><br></p> <p>吴亦航爸爸说:</p><p>这学期,孩子们升入了大班。作为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通过李老师的分享,让我对孩子的幼小衔接有了更全面的理解。</p><p>一是作为家长,要做好更全面更充分的准备,不能仅仅考虑学习方面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孩子对小学充满期待,而不是恐惧、担心和逃避;在生活中,要积极配合老师,让孩子在家依然能够遵守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幼儿园同步,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关于学习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让孩子保持专注。现在,阅读已经成为我家孩子最大的爱好,每天不仅要读学校带回来的绘本,还要读童书馆里借来的书,这时候也是他最专注和认真的时候。因此,我们要相信阅读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借助绘本和生活经历,教会他们诚实守信,更要培养和加强他们的爱国意识。</p><p>二是理解孩子的“磨蹭”。每次看到孩子拖拖拉拉,我们总是忍不住着急,不停的催促他们。可我们忽略了一点,孩子并没有建立起时间知觉,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我们可以通过小游戏等让孩子明白时间的概念,建立时间观念,换一种方式,让孩子通过游戏和亲身体验,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属于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他自己去做。</p><p>三是我们要明白幼小衔接对孩子的重要性,也要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催促与责骂,而是家长的耐心陪伴。</p><p>感谢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希望所有孩子们都能开开心心的步入他们的一年级,开启他们人生中新的篇章。</p> <p>刘梓墨爸爸说:</p><p>今天和我家的大班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这两篇文章,真是受益匪浅。学习了如何引导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平稳过渡到小学,还有培养小朋友时间管理能力的方法,真是干货满满。</p><p>大班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p><p>我们要从四方面做准备:一、身心准备:积极入学期待、情绪体验和锻炼精细动作;二、生活习惯准备:调整作息、卫生习惯、整理物品、时间观念、自我保护和家务劳动;三、社会准备:扩展交往、诚实守信和爱国情感;四、学习准备:保护孩子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培养孩子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书写准备。我相信,只要家长和小朋友都做好各项准备,小朋友就一定会平稳过渡成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的。</p><p>好的习惯会帮助到小朋友,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提高时间管理的的能力。时间管理是有方法的,只要方法得当,小朋友都能做时间的主人。时间管理对于我们大人也同样重要,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正能量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学习永远不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管理好时间,做最棒的自己。</p><p>加油吧,我们一起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吧!</p> <p>张玥瑶爸爸说:</p><p>1.身心准备&nbsp;</p><p>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发现每个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兴趣点,多从正面引导,增强孩子对小学学习和生活的期待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孩子的合理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避免因家长的不当做法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锻炼精细动作,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孩子学会正确熟练的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p><p>2.生活习惯准备</p><p>逐步调整一日作息,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洗手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15分钟。引导孩子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知道向家长求助或拨打求助电话。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p><p>3.社会准备</p><p>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强化任务意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p><p>4.学习准备</p><p>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接纳孩子不同的想法。支持孩子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为孩子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引导孩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p> <p>孙亦可爸爸说:</p><p>时光如梭,我们的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园到小学,虽然是时间上的一小段,确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段。孩子能否顺利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是我们每个家长担心焦虑的事情。今天通过学习第3小组“微信读书会”学习材料,解答了我们内心无数的困惑,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们一起共同平稳度过幼小衔接阶段。</p><p>一、家长首先心理定位必须准确。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收程度是不一样的,针对孩子的学习接受程度,理性地给孩子定位,与其让孩子被动地承受学习的压力,不如让孩子主动地体会学习的快乐。</p><p>二、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循序渐进地帮孩子过渡进入小学的生活和学习状态。</p><p>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时间管理,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有时间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随时提醒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p><p>总之,幼小衔接不能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培养要循序渐进,我们家长要和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工作,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p> <p>罗悦轩妈妈说:</p><p>幼儿园是人生最最无忧无虑的、充满快乐的时期,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将走向新天地,一个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p><p>一、心理上的准备</p><p>家长要在孩子的心里上做好辅导工作,让孩子有个转变角色的心里准备。</p><p>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p><p>家长要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晚起,良好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和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帮助。</p><p>三、培养注意倾听的习惯</p><p>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家里,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比如大人说话时,不随便打断,,有问题可以等大人说完再提出来,在听故事时,不能做其它事情。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倾听同伴的话等。作为父母也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给孩子做好榜样。</p><p>四、培养幼儿合理分配时间意识</p><p>幼儿在分配自己时间的时候,刚开始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总是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拖拉的现象,通过实践观念的约束,要求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事情,这种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得孩子可以逐步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纠正做事拖拉的毛病。</p><p>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对于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大班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十分重要,营造良好的时间认识氛围。</p> <p>陈致远妈妈说:</p><p>三组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开展了“微信读书会”活动,李老师分享了《孩子上大班后,父母应做好这4点》、《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时间管理能力》,通过文章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平稳过渡到小学的幼小衔接阶段,怎么培养小朋友时间管理能力的方法,解答了我内心无数的困惑,受益非浅。</p><p>如何引导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平稳过渡到小学,家长要培养孩子积极入学期待和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引导孩子扩展交往,保护孩子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做好书写准备,循序渐进地帮孩子过渡到小学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小学。</p><p>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要从小培养起来,看到孩子拖拖拉拉总是忍不住催促,忽略了孩子并没有建立起时间知觉,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让孩子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建立时间观念,让孩子通过游戏和亲身体验,明白时间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管理好时间,做最棒的自己。</p><p>感谢老师的分享,希望孩子们都能开开心心的开启他们人生中新的篇章!</p> <p>崔岚一爸爸说:</p><p>在这次的“微信读书会”活动中,我仔细阅读了《孩子上大班后,父母应做好这4点》、《培养幼儿园小朋友的时间管理能力》这两篇文章。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很多正确培养孩子的方法和理念,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样不断学习和成长。</p><p>因为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心里不时开始焦虑,因为作为家长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这次的读书会解开了我心中的很多疑惑。我学习到了应该从身心、生活习惯、社会、学习等各方面逐渐做好准备。一点一点的逐渐让孩子从身心各个方面都开始转变和适应,就像虞永平教授说过的那样,“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p>平时我们总觉得孩子不珍惜时间,做事拖沓,经常催促,着急时还会进行苛责,通过这次读书会分享才了解孩子缺少时间概念不是性格原因而是她还不认识时间,不是态度不端正,而是能力还不够。孩子还很小,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知觉,让孩子感受时间,想想平时真的完全忽略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不光要培养孩子建立时间观念,还要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庭计划的执行中。我们要跟上孩子的节奏,跟随孩子一同成长。</p> <p>王筠溪爸爸说:</p><p>光阴流转,小小的萌娃已经长成了大班的“小姐姐”了,再过一年,她将告别幼儿园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作为家长,心里即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憧憬,但不乏担忧和困惑——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大班这一年,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呢?怎样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摆脱“拖延症”?这些困惑在近期的“微信读书会”推送的两篇文章里有了很明确的指导建议:一是做好身心准备;二是做好生活习惯的准备;三是做好社会准备;四是做好学习准备;五是做好时间管理的引导。这也让我对孩子这一年的大班生活有了新的规划。</p><p>一是要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培养。</p><p>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其实孩子大多是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就比如所我家的王筠溪小朋友,她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可以有自己的小桌子、小椅子,可以中午回家吃饭睡觉等等,但是她也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所以我们家长要在大班的这一年里,有意识地、正面的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她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孩子调整情绪,使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调整孩子做任务、活动、游戏的时间,强化任务的意识,布置一些与入学相关的任务如整理书包、文具和衣物,自己检查任务完成情况等等。这样,从心理、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也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了。</p><p>二是要培养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能力。</p><p>孩子一旦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就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我们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孩子应诚实守信,也要允许孩子犯错,犯错后不要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惩罚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错误,做到知错能改。要鼓励孩子于和不同年龄的伙伴甚至成人交往,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要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比如要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与小伙伴配合完成游戏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p><p>三是要培养幼儿的听读写能力。</p><p>中班开始,老师们已经开始培养孩子讲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能力,大班以后,我们要坚持并进一步培养孩子这份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近期,班级开展的“阅读漂流”就很好的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我有时还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对绘本图画的理解,自己组织语言进行“编故事”,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再就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下跳棋、折纸、画画等。应适当调整游戏时间,增加一些比如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学,还有就是坚持“画日记”。于此同时,结合学习和游戏,鼓励孩子自己制定时间,比如用多少时间写数字、用多少时间游戏或什么时间阅读、什么时间游戏等等,让孩子逐步建立起时间的概念,尝试着管控自己的时间。再时间管理上,我们家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催促,结果孩子是越催越慢,自理能力也差,所以,在这一年里,作为家长我们也要纠正理念上的偏差,注重语言和行为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引导,教会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和管理时间的技巧。</p><p>四是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p><p>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许多事情全由父母或祖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再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所以要加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小学的需要。比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等等。虽然这些能力,老师们在从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培养并要求家长配合,但是真正能在家中很好坚持和实施的就很少了。所以,作为家长,现在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情况——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p><p>正如文章最后引用虞永平教授曾经说过的话: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我们家长要和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充分利用好大班这样一个良好的过渡时光,让还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p> <p>马恺岳爸爸说:</p><p>时间如梭转眼间成为大班的小朋友家长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1.身心准备 多多和孩子沟通和引导激发对小学生活和学习的期待,锻炼自己独立的能力!2.生活习惯准备 作息生活一定要规律有时间观念,培养卫生习惯,学会整理物品,增强孩子自我保护能力3.社会准备 扩大孩子的交往 多多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成为朋友 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多参与有趣的活动 4.学习准备 要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实践 培养阅读和兴趣爱好提升自我能力</p> <p>  大家应该记得,开学季李老师给大家开的家长会中说:幼小衔接不是一两个月的突击班,而是从现在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幼儿独立能力、任务意识,让孩子在心理、生理和能力上得到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幼小衔接!</p> <p>  都说小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我们大四班的家长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从小一班时那么小小的一枚又哭又闹,围着李老师哭着说要回家的小小卤蛋们,到现在小小的值日生能把座椅摆放的比大人都要整齐的人,宝贝们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老师们在幼儿园点点滴滴习惯养成有着紧密联系!我们不是在大班才开始幼小衔接的,我们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在幼小衔接的路上了。</p><p><br></p> <p>  最后,我们以小一班孩子们超级可爱的视频中结束此次读书会活动!</p> <p>很珍贵的李老师私藏版视频哦!(视频记录于2020年9月)</p>

孩子

学习

家长

时间

培养

小学

准备

幼儿园

能力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