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编程思维能力培养的研讨课

少年强成长学校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忙碌的季节里,芦溪县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积极作为,为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全县创新创客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以点带面,改变全县创客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芦溪县教研室领导下,我们于10月9日上午走进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举办了以“人工智能编程思维培养”为主题的展示研讨教学活动。在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编程教育的学习不是在于培养学生如何编写代码成为程序员,而是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里拥有融入AI社会的能力,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内容学习,学会使用“计算机思维”——“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分解问题”“设计步骤”“解决问题”的方式处理学习及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编程思维的培养,当下大有可为。</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的黎宇老师带来的《利用列表进行垃圾分类》,黎老师从世界环境日出发,通过微视频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Labplus3.0变量模块中的第二个积木类建立列表。课上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控制模块中的循环和条件表达式以及侦测模块选择语句,综合外观模块进行程序的编辑,使程序运行后能够自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功能。再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及验证想法的方式完成两个环节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黎老师具备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思维品质。学生围绕黎老师的学习任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主动求证,强烈地探索欲望展露无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效。</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芦溪镇中心学校的徐海荣老师执教《联欢会》一课。徐老师首先通过两个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编程的学习,采用循序渐进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开展本次活动。学生再根据老师下发的《“动物联欢会”任务清单》进入通过添加背景、主题、让动物说话和将颜色特效增加、将大小增加以及添加背景音乐等三个闯关活动,亲身感受动物联欢会的全过程。本节课借助活动资源提升学生动手实践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社会意识与人工智能素养。课堂上学生积极互动尝试与探索,创新性地设置了动物联欢会的背景和音乐,表现出对人工智能的热爱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芦溪县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周元桃主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颜校长致欢迎词。她对送课到校的名师工作室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她表示,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教孩子们理解规则、遵守规则,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高素质公民。因此,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聚厚谋远、深耕细耘,力争在全县提升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育新水平。</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周老师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从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课程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小游戏一样的体验,更是逻辑思维和良好心态的养成。这个学习的过程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知识和经验,也让他们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次“人工智能编程思维培养”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增进了孩子们对这一热门科学的全新了解。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每个孩子的创造力,锻炼孩子的思维力,并将这些能力学以致用,发散到其他的学习当中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着眼于培养学生未来胜任力的芦溪县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以“人工智能”为窗口,将课程之箭射向“课程育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构建由“育分”走向“育人”的多元开放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p> <p class="ql-block">由2021省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LabPlus人工智能编程的实践研究》供稿</p><p class="ql-block">编辑:徐海荣 </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苗</p>

人工智能

学生

编程

工作室

芦溪镇

名师

学习

老师

联欢会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