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中小 程蕾】聚焦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发展——参加省小数“新课标 新课堂”研讨活动

程蕾

<p class="ql-block">  2022版数学新课标中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推动育人方式改革,致力于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p> 11月4日,山东省教科院组织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道口镇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秦茂盛主任的带领下,按照县教研室王主任的要求,通过钉钉直播进行了全程线上学习。 会议主要分为开幕式、学校数学文化展示、课堂教学展示与评析、数学文化主题活动、专题报告五大部分。 <div>一、开幕式</div><div> 会议伊始,由省教科院的徐云鸿老师为我们带来题为《深化数学文化教学研究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报告,“深化、数学文化、核心素养”三个关键词贯穿报告的始终。<br></div> 报告中徐老师提到:以往数学文化的功能只是课堂的一种“花边”和“装饰”,要想真正做到融合,必须把在外的“标签”转化为真正的学习。并举了“出入相补”、“用规画圆”、“铺地锦”等课例,帮助我们初步理解了数学文化如何真正融入课堂。 二、学校数学文化展示环节,我们跟随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们一起感受“春风化雨”的数学文化。 三、课堂展示环节,《扇形统计图》、《分数除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的再认识》4节优秀课例,将数学文化深深融入到课堂中。 都丽丽老师的《扇形统计图》, 将生活融入到课堂中,整节课洋溢着探索的快乐,展现了统计的无穷魅力。 姜玉美老师执教《分数除法》,通过三次探究,以“运算的一致性”为知识主线沟通算理,促进算理融通,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发展了核心素养。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节,以“剪纸文化”为载体,突出概念本质,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同时注重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数的再认识》依托“计数单位”打通小学数系隔断墙,厘清数的来龙去脉,组织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搭配过程,系统地引入古代算筹表示整数、小数、分数,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四、数学文化主题活动中,通过数学戏剧更深切地展示了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间的关系。 五、专题报告环节,于玲老师通过“理性的感性的有机融合,感受数学的至真至美”,杨勇、李玉波、刘云霞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各自阐述了自己对于数学文化的感悟。 生动的课堂、有趣的校园文化展示让我们明白,原来数学文化还能以如此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文化,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div>  回顾一整天的教研,我们收获满满,各位教育同仁为我们一线教师以后的教学指明了道路,也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并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