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科学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维度进行了界定,指出了科学探究的组成要素、基本程序及本质。教学中,需要深入理解新课标中科学探究的内涵。今天贾欣老师的《新课标下对科学思维的理解与实践》培训会,使老师们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结论四个基本要素,一般具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的八步基本流程。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亲历探究解决问题,也要关注学生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胡卫平将科学探究的内涵定义为:这是一个复杂的教与学的实践行为,是激活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实践行为,是根据事实证据建构科学解释的实践行为。从科学探究的目标和结果来看,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探究、形成科学观念,还要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p> <p class="ql-block">科学探究是一套动手实践的操作体系。它起源于一个学生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围绕问题提出初步假设,针对假设开展观察、测量、实验、调查等活动,获取信息和证据后,运用归纳、推理、论证、建模等思维方法进行解释,最后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论证,形成共识。</p> <p class="ql-block">综上可见,动手实践是科学探究的外显部分,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内隐部分,而科学思维则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的过程既是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还是科学思维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思考,始终不断推进着学生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科学课堂需要实施思维型探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