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新教学----中原区小学数学新课标专题系列培训(五)

中原区教学研究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秋已至,学履不停。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与内涵,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2年11月4日下午,中原区小学数学业务领导及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云端,共同迎来第五期新课标领读活动。会议由中原区秦岭中学(小学部)的汪朋主任和伏牛路小学的费继锋主任主讲,中原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李志华,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惠萍老师、李燕老师全程参与。</p> 第一阶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岭中学(小学部)的汪朋主任以《聚焦几何直观内涵,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从“几何直观”的内涵及体现、“几何直观”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几何直观”在学业质量中的描述以及培养“几何直观”的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主任首先通过新旧课标对比、核心素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表现及关联的梳理、几何直观在学段目标中具体体现等解析了几何直观的内涵与构成。然后结合学段、四大领域主题的调整,梳理解析几何直观在不同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汪主任分享了几何直观在学业质量标准中的描述,并针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几何直观这一素养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他指出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活动,在教学中建立数与形的联系,运用图表刻画数量之间的关系,养成随时画图、列表的习惯,逐步形成几何直观这一素养。</p> 第二阶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牛路小学的费继锋主任以《发展空间观念,落实核心素养》为题,从“空间观念”的内涵、“空间观念”的内涵在教材中的呈现以及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费主任首先从空间观念的概念溯源出发,进行了词源分析、横向比对和观点引述,多角度的对空间观念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然后结合新课标,把空间观念的内涵与作用、演变与变化,以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中对空间观念的描述进行了详细梳理,提炼了空间观念的构成要素,阐述了小学空间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直观感知阶段,简单描述分析阶段,复杂抽象阶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费主任又以空间观念的三个内涵在教材中的呈现为主线,结合新课标中的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关联知识脉络和素养落实,把教材编写中的认知结构、发展层级,进行了详尽具体的分析。最后,他结合教学中的案例与设计分享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建议。</p> 第三阶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室的李志华主任、刘惠萍老师、李燕老师分别对此次教研做了互动式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刘惠萍老师对两位主任的解读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互动中潘昕老师提出的困惑进行了专业性的指导。接着刘老师把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两大素养,发展的层级做了简述:第一层级从实物直观入手,建立空间观念的同时有量感的形成,第二层级从图形的组成元素认识图形并分类,建立初步的几何直观,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第三个层级从度量角度进行迁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李燕老师提出要深刻理解几何直观的丰富内涵。几何直观可以通过思维可视化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要抓手。在教学中要借助想象与推理,用几何的手段达到直观的目的,通过做中学来建立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李志华主任做了活动总结。李主任从老师们的参与热情、问题互动中肯定了此次课标领读活动,提出在课标的学习中要有整体的意识,要有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的意识,并最终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素养;教师要勇于改变教学观念,坚持教学评一致,真正找准提升课堂效能的着力点,从根源上提升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中原小数人耕“云”不辍,学思研行,以新课标专题系列培训为平台,不断把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引向深入,树立素养导向,赋能课堂实践。系列培训也如润物细雨,让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清晰而深刻的认识,相信有教研室的引领,中原小数人定会在践行中原品质教育的路上行稳致远。</p>

直观

新课标

几何

观念

素养

空间

教学

内涵

主任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