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数学的一天,我们相聚在云端,参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数学文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专题。我好像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数学文化原来可以不仅仅存在于“你知道吗”中,还能这样融入数学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催化剂,是探索数学课堂高效方法和创新策略的新领域。</p><p class="ql-block"> 通过数学文化课《扇形统计图》《分数除法》《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三节课例,让我领略了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灵活运用与文化浸润,使学生在数学理论的基础中感受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p> <p class="ql-block">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烟台市芝罘区鲁峰小学李玉波老师执教《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将剪纸艺术融入数学课堂,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充分获得数学美的体验,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剪纸文化”为载体,让学生进行递进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出结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李老师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思维严谨、理性精神等学科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烟台市芝罘区国翠小学给我们带来的数学戏剧《数说袁隆平》,烟台市芝罘区南通路小学给我们带来的数学戏剧《童心向党话长寿》,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小学给我们带来的数学萌娃小讲堂《趣解“鸡兔同笼”》。孩子们的数学戏剧让我们眼前一亮,感慨数学课与生活如此巧妙的结合,孩子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表演活动中既锻炼了语言能力、表现了思维能力,又表达了做题思路与清晰步骤,数学戏剧表演真是一举多得的优秀想法。</p><p class="ql-block"> 故事中不仅藏着知识,蕴藏着平时难理解的数学题目,还渗透当代文化思想以及对孩子们的美德教育。这不仅是数学文化,更是一种跨学科教学的新思想、新阶梯。</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次精彩的培训,从校园的数学文化到课堂的数学文化,再到孩子们的精彩演绎,既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无处不在,更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变富变强的的过程。我们体会到数学文化课的有趣性、实用性,还深刻认识到:数学课不仅仅只是以讲授理论知识及其运用为主要目的,更要教授数学思想,提升孩子们的数学素养。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此次培训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