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汉故居自由行一日游—20221103

朝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维汉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新屋组,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44间。2011年整修后设有4个展厅,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共收集194张图片,按时间顺序生动再现了李维汉的一生经历。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第一任妻子:曹文玉。第二任妻子:金维映,育有长子:李铁映[。第三任妻子:吴景之。育有次子:李铁林。</p><p class="ql-block">1934年,李维汉与金维映(曾为邓小平第二任妻子)结婚。1941年,金维映在莫斯科的精神病院里担任志愿护士时被德军轰炸机空袭炸弹炸死。</p><p class="ql-block">1942年李维汉与吴景之结为革命伴侣,2009年8月4日,吴景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p><p class="ql-block">长子,李铁映,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次子,李铁林,1943年生于延河边,1948年坐在毛驴驮着的箩筐里翻过了太行山,后随解放大军进入北京。先后在育英小学、北京四中上学,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当过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和党务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轶事典故</p><p class="ql-block">经历三次左倾错误</p><p class="ql-block">身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或地方的主要领导,李维汉亲身经历了党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发生的三次“左”的错误。</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指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它源于八七会议,形成于上海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于中共“六大”。当时李维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担任中央的组织部长。李维汉在《回忆与研究》(p228)中说:“我写这篇回忆录,把上述情况全部摆出来,其目一的在于解剖和和批判秋白为首的临时政治局的盲动主义错误,同时也是解剖和批判我自己,因为我是临时中央政治局的主要成员之一。” 第二次是指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它源于中共“六大”。立三路线包含了李维汉的意见。第三次是指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反“罗明路线”中李维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罗明路线”就是发现的。正因为于此,1941年9月13日下午,毛泽东在政治局临时会议上说,在苏维埃后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中,博古应负主要责任,李维汉次之,张闻天又次之。</p><p class="ql-block">遭受两次错误批判</p><p class="ql-block">从1962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北京工作会议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开始,作为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遭受了错误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待遇。中央统战部在部务会议范围内开展了政策、思想检查,特别是对李维汉自1956年以来所提出的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的理论观点,进行不点名的批判。会议先后开了40多次,历时半年之久。</p><p class="ql-block">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会不会出修正主义、会不会出赫鲁晓夫的问题。会后,中央统战部便开始了对李维汉的第二次批判。在部务会议上作了两次检查,李维汉被迫承认犯了反党反中央反毛泽东的错误。他当时主观上是这样想的“自己已是快70岁的人了,如果硬顶着不检查,万一被开除党籍,就再没有为党工作的机会了。”李维汉对中共党充满了感情,他一生的基本信念是:一要党,二要革命,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受多大的委屈,也要坚决留在党内为党继续工作。1964年12月,被撤职后的李维汉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故居到马路坐返程公交见田野远处有一水坝,叫学仕湖。</p><p class="ql-block">正好有一位老人手执拐杖来到,他主动与我交谈,他说:姓唐,现年85岁,世居此地。李维汉故居原为高桥镇学仕桥村,现改名为维汉村,此水庫为民国16年农民协会建的,于是他把27至49年此地历史如数珍宝,对柳直荀,李维汉生平历史回忆如织,他还淡到开慧镇楊开慧烈士…</p><p class="ql-block">他父亲27年是当地农民协会主席,他解放后在当地当过文书工作,现在退休工资700多…</p><p class="ql-block">他的讲话我立即用手机录音,并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李维汉第一任妻子曹文玉简介</p> <p class="ql-block">李维汉第一任妻子曹文玉189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曹文玉8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生活无法维持,她被送到堂舅家做童养媳。她这位堂舅就是李维汉的父亲。1914年春,17岁的曹文玉和18岁的李维汉结为秦晋之好。</p><p class="ql-block">1919年,李维汉赴法国留学,后参与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为凑足丈夫的盘缠,曹文玉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在生活重压之下,她佃了地主20亩田,还要侍奉公婆,抚育两个幼女,备尝艰辛。1922年底,李维汉回国在湖南主持党的工作。在丈夫的影响下,曹文玉以26岁“高龄”进入自治女校苦学文化,组织罢课响应上海的大罢工。1925年6月,在夏明翰、李维汉的介绍下,曹文玉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白色恐怖中坚持地下工作</p><p class="ql-block">1927年春,曹文玉进入湖南省济难会担任财务干事。当年5月,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⑧⑧发动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曹文玉以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济难会“救济革命被难者”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收葬牺牲的同志,抚慰烈士家属。长沙今天的金盆岭和识字岭,都曾是当时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也是曹文玉一生念念不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27年底,曹文玉前往上海,奉命在英租界建立中央组织部开会办公的秘密机关。曹文玉装扮成家庭主妇,在中央领导人开会时负责警戒。在那段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即使是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叛变革命、中央机关大都转移到中央苏区后,曹文玉仍一直坚守在上海从事地下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三个女儿在苦难中成才</p><p class="ql-block">革命者最亏欠的永远是家人。曹文玉和李维汉育有一男三女。唯一的男孩李德谦,刚满4岁便夭折。长女罗静松和次女李曦很长一段时间跟着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34年,16岁的罗静松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受尽酷刑。1937年9月,周恩来与国民党谈判,她才被释放。1938年,罗静松和李曦跟随母亲从上海前往延安,这才开始了一段相对安稳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曹文玉最小的女儿李英,很小就被放到乡下托人照管。新中国成立前夕,曹文玉思女心切,主动要求调回湖南工作,却不知女儿早已不在长沙。曹文玉委托南下部队在柳州找到女儿,多年不曾谋面的母女在长沙团聚时,抱头痛哭。</p><p class="ql-block">曹文玉回湖南工作后,曾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发行部主任,1961年病逝于北京。几年前,她的骨灰迁回老家,长眠于湖南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朝圣:编辑于长沙县星沙。2022年11月4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