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琴 师</p><p class="ql-block"> 岑燮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县剧团里,父亲是团里的琴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阵,父亲总是晚回来,母亲知道他是给团里一个小姑娘马玉娘拉琴后,就时不时跟父亲吵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回,她拍着巴掌骂道:你以为你是好人,好人会被撵到乡下来?父亲似乎恼羞成怒,一个反手巴掌甩了过去,母亲摸着脸,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但凡要吃饭了,我就跑去叫父亲,我怕母亲去闹。</p> <p class="ql-block"> 父亲对马玉娘很耐心,我经常听到他说道:对,对,就这样唱,唱高音时,可以用气息托着,若断若续……云派唱腔就是这样的特点,像云一样,飘若游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剧团青黄不接。老演员经过文革的耽搁,有的荒废了,有的形象不行了,正需要年轻演员顶上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马玉娘成了剧团的主角,可她的神态总是幽幽的。母亲是团里烧饭的。她不喜欢马玉娘,她喜欢李铁梅一样的,人精精神神,嗓子脆亮脆亮的。父亲不屑地说:你知道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果然。马玉娘渐渐地红了起来。</p> 有一天,大家都知道了,马玉娘要调到省里去,她被省团的云老师看中了。<div><br> 那天,父亲倒了酒慢慢地喝着,直到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在喝。母亲催了几次,父亲喝道:你有完没完!</div><div><br> 大概是半年后,有一晚,我们听到敲门声,母亲走出去,一会儿转身向里喊道:马玉娘来了!</div><div><br> 父亲既没激动,也没热情,只是淡淡说,坐。马玉娘说了些省团的事,父亲只是“嗯”“噢”“啊”地应着,有时点点头。临到马玉娘要走时,他说:东西拿走!马玉娘说,只是一点点意思!父亲说: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人家说这话是客气话,可是父亲却是一本正经的,弄得马玉娘很下不来台。父亲把东西硬是拿了出去,然后关了门。门敲了几下,然后听到马玉娘走了。</div> <p class="ql-block"> 母亲看看父亲,白了他一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来,剧团刚刚有点生气。可是,马玉娘一走,又黯淡下去了。一个好演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马玉娘托团里的一个老同事,给父亲捎来一把新的胡琴。父亲试了一下,收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玉娘越来越红,新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父亲越来越落寞,因为剧团解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最后两年是在省城度过的。母亲殁了,他也老得很快。他的心脏不行,把他一个人放在乡下,不放心,于是,我叫他来。起先,他不肯,我哭着“骂”了他,他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肯跟我了。来的时候,他把那把胡琴带上了。</p> <p class="ql-block"> 我给他打开了戏曲频道。那时,乡下没有数字电视,戏曲频道是收不到的。我给他说,戏曲频道里经常有马玉娘的戏。她现在是省团的当家花旦了,还得了梅花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晚,果然看上了马玉娘的大戏。父亲一边看,一边给她打拍子。我问父亲,她唱得好吗?父亲点点头,说好,比原来更好了。她原来的嗓音里有一层翳,现在这一层翳散了,但又没完全散,就有了一种幽咽的美。这种嗓音,比起单纯的声音来,更有回味。戏曲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味。这一晚,父亲的话特别多,我从来没见他讲过这么多话,还讲得很有兴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167efb">这段“看戏、评戏”的情景对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font></b></p><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167efb"><br></font></b></p><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167efb">本段描写父亲“看戏、评戏”的情景,与前文弟子调走,剧团解散后落寞的父亲形象形成对比,既刻画出父亲的慧眼识才和专注艺术,又突出父亲甘为人梯的高贵品质。</font></b>)<br></p> <p class="ql-block"> 他以前是一个多么寡淡的人啊,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父亲说,当初,她因为是新招的,高音上不去。差点被刷掉。是他,力排众议,帮她另选流派,练唱三年,终于练出了一条像云致秋那样的幽咽婉转别具一格的嗓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你知道吗,玉娘姐家就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区。我指着前面的灯光说,喏,就是那边高楼上亮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顿了顿。说,这么近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我提及让玉娘姐来看看他,可他总是摇摇头。他不愿麻烦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平平静静地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第三天,马玉娘摸到我家来,捧着两束花。她是从朋友圈里看到这消息的,说真不知道老师就住在离她家这么近的地方——真是太过意不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说,父亲临终前,一直看着你的小区,可是,他就是不让我告诉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的眼圈红了,说,我知道,我知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走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两束花,深深地鞠了一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说,另一束花是云老师的。然后,她转发给我一张照片,说你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文革前的照片:他在给云致秋操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以岑燮钧《琴 师》为例谈小说人物形象分析</b></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的形象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阅读小说一定要关注四个人物形象: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还有“我”的形象,并做重点分析,否则没法把握小说主旨,不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小说第一人称叙述者,一般有以下一些共性的特点:“我”作为叙述者,起线索作用,使全文情节自然而紧凑;又是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或现场感;也是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有时可能以代言者身份出现, 作者借“我”进行议论或抒情,便于表现主题,便于表达情感倾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篇小说的“我”,作为小说主人公琴师的孩子身份,但没有明显交代是女儿还是儿子,只有“我哭着”劝父亲住“我”家比较能体现女儿特点,叙述的口吻也比较符合女性,我个人比较偏向“我”的性别是女性。“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全程参与,开头部分从“我”母亲与父亲的争吵中可以知道,父亲下放到县城的,母亲没啥文化,在剧团烧饭,无法理解艺术家对人才的爱惜,以一个女人的小心眼看待丈夫,夫妻的身份特点已经明显呈现,“我”是父母之间连接的纽带,尽量缓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p><p class="ql-block"> “我”是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在情节推进过程中,对人物适时进行评价。</p> <p class="ql-block"> 物象的作用大概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考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身作用。物象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比如本文的胡琴,马玉娘来看父亲时,送的东西就没有收,但后来托人送的新的胡琴就收下了。这样描写就能够把物象蕴含的作用体现出来。把一个热爱艺术的琴师形象体现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作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主要人物如何判断呢?我们可以有三个判断依据:主要人物(主人公)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其他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显然,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作为琴师的父亲。这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所有人物都与父亲直接有关,也能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人物父亲的形象可以概括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热爱戏曲,专注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②乐于助人,不求回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③沉默寡淡,为人低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④内心孤独,隐忍压抑。<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三角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情节的作用</b> 。主要人物首先与小说的情节关联,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主导着情节的进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主题的作用</b>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创作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社会的作用</b> 。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五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身作用。</span>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牵线搭桥,推动情节。</span>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侧面衬托,个性鲜明。</span>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渲染气氛,奠定基调。</span>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揭示主题,增添魅力。</span>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云致秋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出现,但对主要人物父亲的作用就很大,大致可以这样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云致秋看中并培养了马玉娘,说明了父亲同样慧眼识才,有培养之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②对云致秋的唱腔(云派唱腔)特点了如指掌,说明了父亲也有较高的艺术修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③云致秋献花祭奠父亲,反映出她对父亲的敬重,侧面衬托父亲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④父亲文革前曾为云致秋操琴,烘托父亲琴艺精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说结尾部分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可以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作用和结尾的艺术综合分析。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悬念落实,心情释然</span>——揭示了前文让马玉娘代为“父亲遗像”献花、父亲按照云派唱腔指导马玉娘练唱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展现“我”明白缘由后的激动、敬佩、怀念等复杂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丰富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品质</span>——(文革前曾为云致秋操琴)烘托父亲琴艺精湛,侧面衬托甘为人梯、提携后进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和开头呼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给读者想象的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 即使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乡里且不被妻子理解,却依然对新秀耐心指导;只要有利于后辈成长,即使剧团处境艰难,也不阻止新秀被高一级剧团挖走;即使后来与弟子相隔很近,也不去打扰……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专注艺术,隐忍低调的美德,深深感动着我们。<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