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路在1902-1943年间称为毕勋路,是上海法租界的一条街道。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岳阳路,全长815米。190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以法国驻华公使名命名。 毕勋(Stephen Pichon)是法国驻华公使,从1898年做到1901年回国。关于这位公使,现在只能查到这些文字:“他是一位胖乎乎的前新闻记者,留着海象胡子,在他的同僚中不太出名,睡觉的时候喜欢穿一件绣有红色燕雀的睡衣。”<br><br> 1914年上海法租界大扩展时划入界内。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改名为山西省地名汾阳路。<br><br> 汾阳路两旁种植着高高的“法国梧桐”,在上海闷热的夏天,行走其中,居然也会有一丝清凉,偶尔还会有走在巴黎某条幽静小路上的错觉。这条低调的小马路,一分段与著名的桃江路东平路相交汇,一分段与复兴中路相交汇,另一端又直通繁华的淮海商圈。 汾阳路9弄3号 原海关俱乐部 木屋<br><br> 木屋,建于1898年,原为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原海关俱乐部。整幢建筑造型十分独特,是现存最早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之一。铁皮屋顶,砖木结构;底部被架空一米左右;外墙用横向木板条满铺;四面均有翘檐老虎窗,还有一个翘檐尖塔,类似中国古典建筑,充分反映了中西融合的特点。 1863年的5月(清同治二年),英国人鲁宾﹒赫德来到上海,就任上海江海关税务司,兼管长江各口关务。在沪任职期间,赫德建立了中国海关关署,招募了一批西籍高级职员。同时,在中国海关关署附近,也就是今天的汾阳路9弄3号,建造了这幢中国海关关署俱乐部,俗称小木楼。 赫德(Robert Hart) 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服务于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长达50年之久。他恪尽职守,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为北京政府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并逐渐增长的新的税收来源。最令人敬佩的是,赫德,一个英国人,当中国的海关总署署长任内,海关没有一点贪污腐败!<br><br> 赫德是一个很典型的老式英国人,讲究规矩,职业性很强,在他的意识里,自己是“中国的雇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人民的“同胞”。因此,当1885年6月被英国政府任命为驻华公使时,他辞谢不就;在《辛丑条约》谈判时,他也极力维护北京政府的利益。<br><br> 1911年9月20日,赫德病死于英国白金汉郡的马洛,清政府追授他为太子太保。上海还有一条马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现在的常德路,过去叫“赫德路”。 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br><br> 1927年11月,蔡元培和萧友梅创办国立音乐学院。1945年,改国立上海音专(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1952年改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今上师大东部),1956年改今名现址。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在经典严肃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学科基础。 汾阳路20号原上海犹太俱乐部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礼堂和办公楼 <div> 1932年1月上海犹太俱乐部开始筹建,是年8月在此开放。创始人是俄籍犹太厂商布洛赫,也是俱乐部的终身理事长。俱乐部每周举行晚会,设有文学小组,每周有“星期四”聚会。两座建筑均为假三层,整体极富特色,局部带有北欧风格。<br><br></div> 汾阳路20号原比利时驻沪领事馆<br><br> 该楼建于1926年,1927年起辟设为比利时驻沪领事馆。1934年起,比利时公使纪佑穆滞留上海时就住在此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领事馆关闭。1945年9月在原址重开。1950年代比利时领事馆关闭后,该楼由部队使用。1958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期间,上海音乐学院从漕河泾迁入此处,该楼主要作为学院办公、接待专家之用。现在此楼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工会等机构办公地。 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蔡元培先生雕像<br><br> 蔡元培(1868.1.11-1940.3.5)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0年至1930年,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其中上海音乐学院是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br><br> 1889年蔡元培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1900年夏天王昭因病离开了人世。1902年1月1日,蔡元培与他往日的学生黄仲玉在杭州举行第二次婚礼,这次婚礼所谓中西合璧。1920年年底蔡元培在欧洲考察期间,黄仲玉去世了。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第三次婚礼,两人年龄相差22岁。婚后第十天,蔡元培和周峻携子女赴欧洲学习。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因病逝世,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香山县石岐镇兴宁里人(今中山石岐区兴宁里人)。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这里是孕育音乐家的摇篮,也就在这里谱写出了像《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合唱《幸福河》、交响曲《长征》这样的知名乐章。同样,因为有了音乐学院,这里的乐器店、音乐书店、唱片店(注:快成过去式了)也多了起来,沿着汾阳路两边的“法国梧桐”一路跳跃过去,让整条汾阳路平添了不少活力。 汾阳路45号海关高官丁贵堂旧居 现为汾阳花园酒店<br><br> 汾阳路45号原系海关税务司官邸,20世纪40年代,时任税务司职丁贵堂入住官邸。这是一幢西班牙建筑风格的独立式两层楼花园住宅,建于1932年,为3层砖木结构,由邬达克洋行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主楼布置在中北部,辅楼布置在主楼西北侧并与之相连接。主楼前有1500平方米大草坪为主的大花园,后有大雪松遮荫着大院子的汽车道。建国后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自2000年该校搬迁至浦东新校区上课,建筑属上海海关管辖。 丁贵堂(1891.11.18--1962.11.21)辽宁海城人。1916年3月北京税务学校毕业。1933年任全国海关洋员及见习员、口试专员。1935年9月任总税务司署汉文科税务司。1937年1月被国民政府财政部委任为战时助航设备管理委员会委员。1943年10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委派他兼任专员前往新疆筹建海关,1944年2月设立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海关并兼任该关税务司。上海解放前夕丁贵堂毅然宣布自己留沪,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以拖延执行征调海关船只命令为由,下令逮捕他,后因解放军兵临上海城下,汤恩伯仓皇撤离,他才幸免于难。解放后,积极协助上海市军管会顺利接管了总税务司署、江海关和浚浦局。1949年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海关总署副署长、海关管理局局长。由于他熟悉海关事务,毛泽东直呼他为“丁海关”。1951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委员和民革北京市委常务委员。1954年、1959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的代表。1962年11月21日因糖尿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现在改建为汾阳花园酒店。 汾阳路64弄10号3楼瞿秋白旧居<br><br> 瞿秋白(1899—1935年)江苏常州人,祖籍宜兴。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5年1月,中共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并任中央局成员。1927年4月,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共中央工作。1928年6月,中共六大上继续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回沪,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和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负责中央领导工作。1931年1月四中全会上,瞿秋白被解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离开中央主要领导岗位,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br><br> 1931年1月,瞿秋白与夫人杨之华搬入大西路两宜里,过着隐居生活。4月,由于顾顺章叛变,转移到茅盾寓所住了两个星期。1931年夏,迁入南市紫薇路68号谢旦如寓所,瞿秋白夫妇住二楼东厢房。瞿秋白通过冯雪峰、茅盾,逐渐与左联发生关系,重返上海文坛,参加领导左翼文艺运动。11月,瞿秋白夫妇受到中央报警,暂居鲁迅家避难。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瞿秋白夫妇随同谢旦如一家迁至毕勋路毕勋坊(今汾阳路64弄)10号。谢家住二楼,瞿秋白夫妇住三楼。五、六个月后,谢家又迁回紫薇路68号,瞿秋白夫妇住三楼正中房间,直至1933年2、3月离开谢家。冯雪峰陪同鲁迅到此拜访。1933年瞿秋白在上海的最后寓所是山阴路133弄(东照里)12号。1933年11月下旬,瞿秋白夫妇又隐居在鲁迅拉摩斯公寓。12月23日晚11时,秘密离开鲁迅寓所。1934年1月7日接到中央通知离开上海去中央苏区,临行特意去鲁迅家中辞别并将不能带走的文稿委托鲁迅保管。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水口乡被俘,6月18日就义。 汾阳路79号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府邸 现在是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它建于1905年,外形为18世纪欧洲城堡式,由于色彩和造型相似于美国的白宫,故被称为“海上小白宫”。建筑共三层,地面上二层半,下筑半层地下室。主体建筑平面中部突出,呈半圆形,半圆两侧则为平墙,有落地长窗。扶梯中间的空当内设置了一个狮子头喷泉。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1932年后是日本驻华大使馆。抗战胜利后,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1949年上海解放后,成为上海首任市长陈毅的府邸。后来这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下属的招待所。六十年代,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1972年工艺美术研究所重返故地,成为工艺美术展览馆向公众开放。七十年代后为上海工艺美术品陈列室,陈列了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漆刻、镶嵌、砚刻、竹刻、细刻、工艺绘画等。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汾阳路83号10号楼 三德堂和水塔<br><br> 五官科医院里面的10号楼,原为三德堂,属于过去的犹太医院。砖混结构,1942年建。外观具有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特征。主立面对称构图,使用简化的装饰性壁柱。室内外局部装饰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水塔则造型简洁,带有几何形装饰。<br><br> 1934年,上海犹太圣裔社依靠上海犹太富商嘉道里的资助,成立了上海圣裔社医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俄国犹太人,正式接管了这家医院,并迁往了毕勋路,改名为“上海犹太医院”。当时的犹太医院环境优雅、设施完备,共有床位60张、外科手术室1间以及X光机、电疗机、高压灭菌机等医疗器械。 汾阳路150号原国民党高官白崇禧公馆<br><br> 汾阳路150号是国府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府邸,1924年建造。原为法国商人斯皮门的私宅,1946年被国民党政府买下。当年6月白崇禧出任国防部长,这里成了他的府邸。因为它外墙雪白的颜色,又被白崇禧居住过,故今人称之谓“白公馆”。整座建筑洋溢着浓郁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情。二楼的大客厅,当时主人曾作为舞厅,招待四方客人。1949年后,这幢豪宅先后作过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上海越剧院老院长、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的办公室在这幢楼的三楼。上世纪70年代末,整幢建筑被改建成对外开放的越友饭店,曾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出演薛宝钗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出任饭店的经理。上海越剧院的一些前辈和演员以及越剧迷们都喜欢到这里吃饭。如今,这里已被改建为仙炙轩餐厅。<br><br> 白崇禧的儿子、台湾著名文学家、白先勇先生还特地重访了这栋自己曾住过的洋房。 儿时的白先勇和父亲、当年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 汾阳路152-154号 156-158号“并立花园”<br><br> 并立花园建于1920年,属于德国式双联体花园住宅,立面简洁对称,平整少装饰。四坡双折瓦屋面,屋面顶部陡峭,底部出挑明显,挑檐下设有成对木牛腿斜支撑。三层两端设半园券敞廊。开窗轻巧,一、二层外窗设木百叶。整体建筑风格舒朗大方。内部装修简洁,但具特色。<br><br> 这组住宅原为大东电报公司高级职员住宅,包括原该公司经理后兼公司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分公司经理、经理等高级外籍职员曾在此居住,其余住户还有吉星洋行、太古洋行外籍职员等。现今152-154号住宅作为居民使用,156号被改为Dragon Club,158号曾经是和平官邸,现在是一家私企的会所。这栋楼,虽然躲在深深的巷子里,外面看不是很起眼的样子,却不知这房子曾经显赫一时,解放前这里是戴笠的私人官邸。 汾陽路、岳陽路、桃江路、東平路交汇处的三角花园。<br><br> 有俄國詩人普希金纪念碑,又称普希金广场。铜像建立于1937年2月10日,是旅居上海的俄国侨民,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而集资建造的。<br><br> 铜像经历了拆了又建,毁了又重造的曲折历程:日据时期,普希金铜像被拆除;抗战胜利后,俄国侨民和上海文化界进步人士,于1947年2月28日在原址上重建了铜像,并由前苏联雕塑家马尼泽尔重新创作。 但这尊铜像依然没能逃过后来特殊时期的肆虐,当时还有人看见,一些人用绳子拖着铜像,沿着汾阳路往东北走去。直到1987年8月,在普希金逝世150周年的时候,普希金铜像才第三次在原址落成。德润的天空2016.1.16<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