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发布,隔离时间、方式等多项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尼莫

<p class="ql-block">(一)风险人员管控措施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1)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p><p class="ql-block">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p><p class="ql-block">(2)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二)风险区划定标准及防控措施等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p><p class="ql-block">(1)高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划定标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 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p><p class="ql-block">防控措施: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p><p class="ql-block">解除标准: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且第 7 天风险区域内 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 3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外溢人员管控措施:流入地对有高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p><p class="ql-block">(2)中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划定标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 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p><p class="ql-block">防控措施: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p><p class="ql-block">解除标准:连续 7 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 7 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外溢人员管控措施:流入地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p><p class="ql-block">(3)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划定标准: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防控措施: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p><p class="ql-block">解除标准:所在县(市、区、旗)无中高风险地区,低风险区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外出人员管控措施:流入地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三天两检)。</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三)核酸检测频次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详情如下↓</p><p class="ql-block">(1)以下人员,作业期间每天1次全员核酸检测,包括:</p><p class="ql-block">①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p><p class="ql-block">②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p><p class="ql-block">③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一线人员;</p><p class="ql-block">④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⑤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2)以下人员,每天1次核酸,包括:</p><p class="ql-block">①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相关医务人员;</p><p class="ql-block">②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等其他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p><p class="ql-block">(3)以下人员,每周2次全员核酸检测;如辖区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时,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及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增加核酸检测频次:</p><p class="ql-block">①快递、外卖;</p><p class="ql-block">②酒店服务;</p><p class="ql-block">③装修装卸服务;</p><p class="ql-block">④口岸管理服务人员;</p><p class="ql-block">⑤交通运输服务;</p><p class="ql-block">⑥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p><p class="ql-block">⑦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以外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4)以下场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包括:</p><p class="ql-block">①学校和幼托机构、培训机构;</p><p class="ql-block">②养老和儿童福利领域等服务机构;</p><p class="ql-block">③精神专科医院;</p><p class="ql-block">④监管场所;</p><p class="ql-block">⑤生产车间;</p><p class="ql-block">⑥建筑工地。</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指出: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四)区域核酸检测策略</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p><p class="ql-block">(1)高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划定标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 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p><p class="ql-block">防控措施: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p><p class="ql-block">解除标准: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且第 7 天风险区域内 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 3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外溢人员管控措施:流入地对有高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p><p class="ql-block">(2)中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划定标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 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p><p class="ql-block">防控措施: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p><p class="ql-block">解除标准:连续 7 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 7 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外溢人员管控措施:流入地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p><p class="ql-block">(3)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划定标准: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p><p class="ql-block">防控措施: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p><p class="ql-block">解除标准:所在县(市、区、旗)无中高风险地区,低风险区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外出人员管控措施:流入地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三天两检)。</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三)核酸检测频次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详情如下↓</p><p class="ql-block">(1)以下人员,作业期间每天1次全员核酸检测,包括:</p><p class="ql-block">①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p><p class="ql-block">②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p><p class="ql-block">③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一线人员;</p><p class="ql-block">④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⑤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2)以下人员,每天1次核酸,包括:</p><p class="ql-block">①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相关医务人员;</p><p class="ql-block">②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等其他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p><p class="ql-block">(3)以下人员,每周2次全员核酸检测;如辖区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时,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及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增加核酸检测频次:</p><p class="ql-block">①快递、外卖;</p><p class="ql-block">②酒店服务;</p><p class="ql-block">③装修装卸服务;</p><p class="ql-block">④口岸管理服务人员;</p><p class="ql-block">⑤交通运输服务;</p><p class="ql-block">⑥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p><p class="ql-block">⑦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以外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4)以下场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包括:</p><p class="ql-block">①学校和幼托机构、培训机构;</p><p class="ql-block">②养老和儿童福利领域等服务机构;</p><p class="ql-block">③精神专科医院;</p><p class="ql-block">④监管场所;</p><p class="ql-block">⑤生产车间;</p><p class="ql-block">⑥建筑工地。</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指出: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四)区域核酸检测策略</p><p class="ql-block">《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p><p class="ql-block"><br></p>

核酸

人员

检测

风险

防控

疫情

医学观察

第九版

措施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