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今天的日月星辰和古时并无二致,但古代文人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他们的看法与追求与如今的我们有何差异?他们曾经的那个文化圈里会有怎样的人文趣事?……</h3><h3> 带着对古代文人的好奇,以探究古代文化为目的,2022年11月3日下午,甘谷县新兴小学六年级(4)班全体同学在学校会议室展开了一场“寻觅”之旅!</h3> 纵览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百家争鸣,千古流传。古人的儒雅、古文的深邃、古风的淳朴、古典的沁雅,均是每个国人所应传承与发扬的瑰宝。六年级(4)班今天的读书分享会便是以“我最喜欢的一位诗(词)人”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采用多种展现模式和大家分享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与钟情。<div> 活动中,同学们与古人对话,与作者共情,从盛唐到宋末,从千年到眼前,穿越时空,纵跨历史,向心中的“他们”致敬!</div> 此次浪漫之行在班主任吕老师的“撑舵”中拉开帷幕…… <h1> <b><font color="#333333"> 一、展示篇</font></b></h1> <h3> <b><font color="#b06fbb"> (一)《渡荆门送别》</font></b></h3> 首先进行大胆分享的王嘉欣同学吟诵了今天的第一首古诗——《渡荆门送别》。 王欣怡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这首诗背后的意境。初次上台的她,略显紧张,但勇气可嘉。 接着鲜雅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她自己眼中的李白。 王丽婷同学带来的便是关于李白的那个哲理性小故事——《铁杵磨成针》,她在讲述中再次劝告同学们:只要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梦想终能实现。 <h1> <font color="#b06fbb"> </font><b style=""><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3><b style=""><font color="#39b54a"> (二)《春望》</font></b></h3> 不善言辞的小伙子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一首自己并不擅长的古诗,我想,应该是出于和作者的共情,及同为男子汉的内敛。<div> 这首爱国诗歌的演绎首先由蒲伟峰和谢沛杰两位同学进行合诵。</div> 其次,由王宇航同学对作者和诗歌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王子涵同学分享的则是作者杜甫的另一首著作《八阵图》,让我们感受同一作者,不同的写作笔风。 <h3> <font color="#ed2308"> <b> (三)《泊秦淮》</b></font></h3> 与内敛的少年不同,小姑娘天生内心柔软,多愁善感,你瞧,这三位女孩便带来了一首令人心生怜爱的诗歌——《泊秦淮》。 首先由寇丹阳同学介绍“小杜”的生平简历。 陈钰玮同学深情演绎了杜紫薇的这首悲凉之作。 牛佳怡同学则以柔美之音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与深刻含义娓娓道来,让我们不禁回到了那个酒色烟花、颓废不争的屈辱年代,满心充盈着不甘与悲愤…… <h1> <b> <font color="#167efb"> </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四)《念奴娇·赤壁怀古》</font> </b></h3>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有儒将之风。历史上的他意气风发,胆略非凡,是苏轼心中仰慕的英雄。作者借此词抒发自己对英雄无限怀念的同时,也抑郁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冯子舰同学吟诵此词,向周郎致敬! 马琛同学分享自己理解中的苏轼。 虽然我们的年龄不大,尚且无法完美呈现出作者的深刻意境,但是,我们也有崇拜英雄的赤诚和想做英雄的真心。 <h3> <font color="#b06fbb"><b>(五)《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b></font></h3> 男孩有英雄梦,女孩有少女心。这不,何紫煊同学便以自己的方式带来了“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不拘小节、心思缜密的大家闺秀,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她却俨然化身成为一个活泼好动,豪放洒脱的平凡小女子。她传奇的一生,刚阿的秉性,不屈的傲骨让我们佩服,她动荡不安的余生也令听者揪心。<div> 从满室的粉红泡泡到满心的悲悯,大家的心在何紫煊同学的分享中思潮起伏……</div> <h3> <font color="#ff8a00"><b> (六)《青玉案·元夕》 </b></font></h3> “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与前面所说的杜甫、杜牧、李清照一般,同样生于不平年代的辛弃疾同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情。<div>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div><div> 他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div><div> 这首《青玉案·元夕》就是他对自己的抱负、对朝廷的悲愤和对统一的夙愿的深切表达。</div><div> </div> 姚晨苗同学为大家分享了这首词作。 温柔少女赵一真以一个女子的柔弱之心去理解、去感悟“词中之龙”的不甘与期冀。 <div><br></div><h1> <b> 二、颁奖篇</b></h1> 本次活动的六个团队分享完毕后,班主任吕老师根据六组各自的表现及现场同学的反馈,为各组分享者进行了颁奖鼓励。 获得铜奖的团队作品:《春望》、《青玉案·元夕》 <div><br></div> 获得银奖的团队作品:《渡荆门送别》、《念奴娇·赤壁怀古》 <div><br></div><div> 获得金奖的团队作品:《泊秦淮》</div>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稍胜一筹险胜《泊秦淮》,获得此次活动特等奖。 时光飞逝,白马过驹,千年的穿行如此,陶醉的分享亦如此。漫妙的时光总是在我们开怀大笑之时悄然消逝,但同学们的目光依旧热忱…… 活动最后,班主任吕老师对同学们赠以寄语:“让我们相携手在诗词的海洋中放肆遨游,让我们互攀比与古人相对首,我愿在不久的将来:花,还是花;树,还是树;我,还是我,而你,却成为光芒万丈,精彩灿烂的你……!” 文字编辑:吕碧霞<div> 图频提供:牛新军、孙凯、鲜林芳</div><div> 内容审核:牛新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