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最忆那缕玉米香

平凡人生

<br> 金秋十月,故乡的田野,瓜果飘香,一架架有机生态猕猴桃,经历了春的孕育,夏的盎然,随着金秋的到来,漫山遍野都是它的身影,简直成了猕猴桃的王国,让你仿佛置身于果香的世界。<br> 就在猕猴桃丰收的海洋中,一块近年不多见的玉米林,骤然跃入眼帘,绿油油地在风中摇荡。带着秋天的旋律,流淌在故乡的原野,迸发着成熟的芳香,它株株饱满、陈实、灼人,欲与硕果累累的猕猴桃争艳掠美。像一幅质感丰厚的乡村油画,又像一首朴实敦厚的生命之歌,让我无比惊讶,引起我深情的爱恋。<br>  是的,故乡曾经是适宜种植玉米的地方,山区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玉米品质优良。然在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之地,种植粮食作物是解决不了农民的贫困问题,更适合发展林果经济。近年来乡亲们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量荒坡土地种植上了猕猴桃,成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之乡”,玉米的踪迹与故乡渐行渐远,再难寻觅到大块翡翠碧绿玉米林的田园风光。<br>  踏着这秋色的斑斓, 伫立于这蜿蜒的乡野径路,抬眸悦赏,这块玉米林,它们密扎扎的亲呢在一起。从远处望过去,似一潭碧绿无边的春水在荡漾着,又像是绿波翻腾的江河,舞着诱人的青色园舞曲。让我思绪翻飞,往事历历…… 在我童年时代,故乡的土地上,到秋收季节,到处可见黄澄澄的玉米林,到处可见金黄的玉米棒,玉米成了故乡山民的口粮,成了孩子们的希望,成了男人和女人共同劳动的成果。看着场园里那一堆堆玉米,人们的心似乎到了那些富饶的土地,和玉米成了好兄弟,好伙伴。大家亲近玉米林,亲近玉米,因为玉米给乡亲们带来生活的希望。也给小伙伴们带来解口馋的食物,馥郁着翩翩起舞的童年时光。<br>  曾记童年盛夏的一个夜晚,乡村的天空月明星稀,月光泻满了大地,原野仿佛披上银白色的衣裳,异常的宁静。大人小孩在场园里凉快,旁边田地里挺直的玉米苗,舞动着肥厚的叶子,在微风中哗啦啦地作响,奏起无尽的欢乐乐章。细细倾听,就能听到玉米林“咔咔”的拔节声,在那美妙悦耳的拔节声中,仿佛流淌着深情的地籁之音,清脆而有节奏。小孩儿们围坐在老奶奶身边,听她不紧不慢地拍瞎话:<div>  话说 有一年秋天,皇上带着几个随从微服私访,来到了我们这里,路过一片四周是苞谷中间是西瓜的地方,随从都说喝了,想吃西瓜,看瓜的窝棚里有一老头,正在煮青棒苞谷,他看有人进来上前搭话,来人说:锅里是什么东西?这么香,能否拿一点尝尝。老头拿起一个用柳条编的笊篱,从锅里捞出一穗苞谷,又拿来一只筷子,从这苞谷后面插进一寸左右递给他,那接苞谷的人是皇上,皇上啃着苞谷心想:这谷物真香,比朕的御膳好吃啊,问叫什么名字?老头答道:叫苞谷。皇上想,世上金和玉最贵重,这谷物的粒像牙的形状,金黄灿灿,世人都说朕是金口玉齿,那么这谷物应该就叫玉米吧……<br></div> 这近似神话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印记,听着听着我们进入了梦乡,梦到了玉米杆的甘甜,玉米的香醇,醒后我久久地品味着这玉米的味道。<br>  到了星期天,小伙伴们看到田地里的玉米,尽管沒熟,尽管生队里派人“护秋”,也挡不住想吃玉米甜杆的念想。偷偷地钻进玉米地里,走向深处,这时玉米林寂静的怕人,只有蛐蛐发出“啾啾”的叫声,它们是否在赞美这舒适的家园?是否在啼春?一个紧接着一个问号,不断地在脑海里扩散着。男孩们把红色玉米须子粘在下巴上,装扮成神话人物钟馗老爷爷,嬉戏捉鬼的故事。女孩们一边忙着抓跳跃的蛐蛐,一边高声唱着:“蛐蛐虫,地里跳,跳到西,飞到东,遇到一起勇猛<div>斗……。”歌声、呐喊声、欢笑声,溶入玉米林中,飞上天空。置身这一片浓密青野里,大家乐在其中,淡忘了一切。疯够了,乐累了,就挑选红色皮细长的玉米杆折断,当甜杆吃,可是没有熟透的玉米杆是不甜的,丟满一地,一片杂乱。</div> <p class="ql-block">  护秋的老头看见后,涨红着脸,拿起木棍,一边骂,一边追打,我们脚底麻溜,一哄而散。他心痛地说:你们这些贼娃,这是祸害庄稼,造孽啊,它可是我们半年的口粮啊……当然幼小的我们是会体不到父辈们那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愫,更体会不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辛苦劳累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漫长的暑假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田野里粗壮饱满的玉米棒傲然立于桔杆之上,目之所及,让人口流水,上午约上几个小伙伴,打着割牛草的幌子,进玉米地掰十多棒玉米,找一个远离村庄宽敞的田边,拾一些干柴,先把玉米棒子外面的青皮剥掉,用树枝把玉米串起来,点然干柴,每人各拿一棒开始火上烤,火不够便往上加柴,那飘出来的香味真是妙不可言,让我们馋的垂口欲滴,由于时间烤得太长,金黄的玉米已经改头换面成了黑棒子,吃时除有甜香的味道还有点微苦,却心里美滋滋的,享受着这烧烤玉米的大餐,吃毕大家的嘴都成了黑圈子,脸颊也是黑呼呼的,相互一瞧,哈哈大笑,都成了“黑老包”…</p><p class="ql-block">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了,附近有一个麦秸垛,一阵风把火苗吹到了麦秸垛上,霎那间熊熊大火,直直的住上窜,像恶魔在吞噬,像大山爆发,熔岩吞噬,吓得我们抱头鼠窜。村里人看见大火,都提水来灭火,将近半个小时火才渐渐被扑灭,刚才那高高的麦秸垛已经成了一堆青灰色的麦秸灰。回家后受了一顿皮肉之苦,不争气的眼泪溢饱了眼眶,真是享受了口福疼了皮肉。</p> 那时的乡村,土地是集体所有,以粮为纲,单一的种植模式,土地又缺肥料,粮食产量低下,人们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人家生活比较贫困,一年四季为吃饱肚子而忧愁。好在生产队对每一户,根据人口多少,都分一二分自留地,给乡亲们带来一点希望。<br>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故此,乡亲们对自留地,肥沃不肥沃格外上心,农家肥施了一遍又一遍,不知比集体的地壮了多少倍。种植时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春天小麦地里套种宛豆,夏秋玉米地里套种长豆角,田埂栽上青菜。把自留地精心打理得,绿意盎然,葱茏一片。<br>  夏未初秋,天气还非常的炎热,午后村庄披上一层烫金的粉,宁静中诗韵盎然,年迈的奶奶一身老蓝色粗布衣,踮着缠过的小脚,带着我上自留地摘豆角。行走在松软田垄上,望着饱满尚未全熟的玉米林,让一个十来岁男孩的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产生了无限遐想。圆鼓的玉米棒啊,你静伏于茎杆之上,好似美妇负婴,红巾翠裙,富有成熟女性的风韵;又好似青春少女骄傲的乳房,美丽诱人,尽显窈窕之姿;更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婴儿,身穿开裆的翠绿小衣裤,正在母亲怀里静静地吸吮着甘甜的乳汁……<br> 奶奶忙碌地摘完豆角,看着即将收获的玉米,鲜嫩的青菜,饱经沧桑的脸,变幻成了如深秋-朵灿烂的山菊花,绽放在这片绿影婆沙的玉米田边。这时,她也许是心情好的原故,掰几棒刚灌满浆的玉米,放入竹篮中。回家后把玉米粒剥下,用石臼掉碎,顿觉玉米浆的青香溢满小院。点火烧锅,把糊状玉米做成圆圆的团子,“啪”往烧热的锅边一摔,“滋啦”一声就贴上了,来回翻烤,不一会儿外焦里嫩的玉米锅贴就做成了,趁热来吃,香甜软糯,原计原味,味美难当,胜过山珍海味,我年幼的心滋生出绵绵不绝的喜悦和欢欣。<br>  玉米最让我们小孩魂牵梦绕的又一种吃法,那就是爆玉米花。秋后的傍晚,村子口时常来个爆玉米花的老头,吆喝一声,最先跑出去的总是我们一群孩子,围着爆玉米花摊,看那老头支火,红红的火焰上转动的大铁罐,十几分钟后开始开罐,大家躲得远远的,只听“砰”的一声,一地炸咧开嘴的玉米花,在袅袅的白烟中香气袭人,都觉舌尖酥软,味蕾乍开,直咽吐沫。<br>  爆一罐玉米花要伍角钱,玉米自带,最好拌上白糖,更加美味。那时糖还是稀罕物,就用“糖精”替代,做父母的也乐意花伍角钱让我们高兴。在那物匮乏的年代,这也算我们这群孩子吃得最好的零食吧,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福时光。 <p class="ql-block">  无情的岁月啊,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缓缓地带走了难忘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而今,山乡巨变,在这玉米成熟时节,多样的经济作物改变了单一种植玉米的状况,呈现出一帧写意的乡村富余新景象。此刻,我瞧见了庄稼汉脸庞上的笑靥绵绵……</p><p class="ql-block"> 回忆贫寒的童年,永远拥有着玉米香给我带来的欢乐。但一切都已远去,往事只能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