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故居

噜噜

<p class="ql-block">蒋氏故居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的出生地。故居建筑包括蒋氏故居丰镐房、蒋中正的出生地玉泰盐铺、蒋经国1937年自苏联归国后与妻子-的居住地小洋房、张学良将军曾经的软禁地文昌阁和中国旅行社旧址、蒋中正亲自创办的武岭中学、蒋中正母亲王采玉之墓和蒋中正下野时居住的妙高台等建筑组成。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溪口。之前的5月6日,毛泽东指示驻溪口的解放军21军61师对蒋氏故居进行保护。0期间,部分建筑遭到人为毁坏。0结束后的1979年,经-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拨款修复蒋氏故居和家族墓。20世纪90年代以来,蒋方智怡、蒋孝严等蒋氏后人多次前往溪口拜谒祖陵。1996年11月,蒋氏故居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房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850平方米。其中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系原有,为清代建筑,其余都系蒋氏1929年扩建。丰镐房原有蒋氏祖传房屋六间。1928年,蒋介石扩建故居,迁走25户邻舍,发展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扩建时,蒋氏的一位邻居周顺房提出就近安置,后来曾为蒋宅让出一间房,但却未搬走。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位于溪口中街章墙弄口,蒋介石祖父斯千、父亲肇聪曾在此经营粮、盐、酒、杂。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此屋楼上。蒋介卿在宁波江海关监督卸职后与子女也曾在此居住。一九一九年前后,因蒋介卿外出谋事,盐铺一度歇业。一九二一年再遭火毁。一九四八年蒋介石出资重建。一九四九年五月由政府接管。一九八四年,国务院拨款重修、对外开放。小洋房建于1930年,系蒋经国别墅,座落在溪口潭墩山东麓,原名“涵斋”,又称“剡溪小筑”,为两层楼房,前后都有天井。前临剡溪,后倚武山。平顶,有通道与乐亭、文昌阁相通。小洋房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为澳洲籍顾问端纳先生所建。文昌阁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原造于清代雍正九年,1924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倾斜,于是就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1927年蒋宋联姻后,蒋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武岭中学前身为蒋介石先生创办并命名的“武岭学校”,始建于1927年。武岭学校设置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从普通中学部到农职业部、从林场到农场到工厂,组织机构齐全,人称“小黄埔”。从1932年起,蒋介石先生亲任校长,另设校务长管理日常事务,后成立由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陈布雷、陈立夫、陈果夫等12人组成的校董会,宋为董事长。1948年1月,其所属的普通中学部定名为“武岭中学”。蒋母墓道在溪口镇西1公里翠屏山鳞岙。坐落在溪口镇西两华里白岩山鱼鳞岙,初建于1923年。入口处设三个门;中门宽3.7米;左、右两边门宽2.1米。墓道长668米,细卵石路面;道路按坡而上,途中有“下轿亭”、“墓庐”、“八角亭”等建筑;坟墓坐南面北,黄土封顶。墓庐额题“慈庵”,主房中堂挂蒋介石母王采玉遗像,内有石碑4方,正中一石碑,镌刻孙中山手书《祭蒋太夫人文》,碑阴刊蒋母事略,两壁分嵌蒋介石所写《哭母文》及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慰劳蒋总司令文》。中国旅行社旧址,张学良将军曾一度被软禁在雪窦山中的中国旅行社内。妙高台离雪窦山胜景干丈岩约500米,有峰突起,截出万山之表,称“妙高台”,又名“妙高峰”,或曰“天柱峰”。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雷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总统蒋公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别墅为中式建筑,中间是三开间两层楼,前有天井,进门两边各有一问平房,上是阳台,有水泥走廊相连,后有三间平屋,有围墙连成一个整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