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在手机的一个练声平台上学习唱歌,课下便到网上找一些歌曲来自己练习。为了更好地唱这些歌,我便习惯性地去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查找不同的版本曲谱,并多听不同版本的演唱。其中有两首歌的歌词引起我的注意,也是促使我打算写本文的动因。</p><p class="ql-block"> 第一首是由李峰作词、印青作曲的《把一切献给党》,这首歌有时又被称为《永远跟党走》。我最初听到的是霍勇演唱的版本,A段的开头是“那一天你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你走,我扔掉手中的放羊鞭走在你身后”, B段中有 “跟你饱尝过风霜雨雪,跟你共同饮过高粱米酒”。听后我觉得歌词写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但后来我听到的演唱版本和看到的曲谱版本,这两处变都成了“那一天你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你走,我怀着那赤诚的向往走在你身后”、 “跟你饱尝过风霜雨雪,跟你共同饮过胜利美酒”。初时大惑不解,继而感慨万千,最终归于余有叹焉了。“我扔掉手中的放羊鞭走在你身后”,多么生动具体的形象啊!词作者描写的是大西北的一个放羊人,他原先得想法和做法都很朴素,那就是他把自家的一群羊放好了,他的小日子就好过了,可现实并非如此,于是他扔掉手中的放羊鞭,跟着共产党走去闹革命了。他扔掉的岂止是放羊鞭,他是抛弃了小我而成全大我,通过跟党走参加革命,让天下的劳苦大众多过上好日子。他当时的想法就这么简单,哪有 “怀着那赤诚的向往”那么高大上?再说用“赤诚的向往”去描写一个放羊人的情怀也不够贴切。再来看看“跟你共同饮过高粱米酒”这句,因为高粱米酒在西北地区及其普遍也很普通,因此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或是为了驱寒取暖,或是庆祝打了胜仗也会喝点酒,但这酒绝对是就地取材酿制的高粱米酒,哪里有什么“美酒”? 再说“高粱米酒”多接地气,多与地域特点相符,而改成“胜利美酒”,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p><p class="ql-block"> 第二首是由苏阿芒作词、敖昌群作曲的《我爱你中华》,这首歌有时又被称为《可爱的中华》。歌词是: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它们常常引起我/引起我的幻想/埃及古老的金字塔/俄罗斯神秘的白夜/赛纳河畔迷人的黄昏/和挪威午夜的太阳/但是我最爱的只有你/可爱的中华/我最爱你/可爱的中华。</p><p class="ql-block">曲作者的同学范竞马是这首歌的首唱者,他近水楼台,就拿这首歌准备参加全国的青歌赛。在省里的选拔赛入围之后,有人对这首歌的歌词提出疑义:歌词里写的尽是国外的名胜景点,为什么没有描写我国的?建议增加长江、黄河、长城、昆仑什么的,范竞马当即表态:你们要是这样增加歌词那我宁愿不去北京比赛了!好一个范竞马,他不只是一位男高音,他还歌词审美的大专家,而且关键时刻表现出为坚持自己的艺术标准宁可放弃名利的勇气。此时也有专家站出来说了公道话:衬托或者叫反衬是文学修辞的一种表现手法,这样写也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要直接地去描写,有时甚至这样写比起直抒胸臆来效果还要好。就这样范竞马在全国的青歌赛上唱着苏阿芒的原词并获得了二等奖。后来我听过演唱这首歌的很多版本,本人以为魏松得二次创作演绎得最好,而范竞马的演唱呢,说实在的只能排在中上等,最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他为何要把速度处理得那么快?当然,那是他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尽管如此,他当初对歌词原作的坚持,尤其是近乎破釜沉舟的执著与勇气,令我始终怀着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这里再回过头来说一下《我爱你中华》的词作者苏阿芒。苏阿芒,诗人、作家、翻译家、世界语者。1954年高中毕业后虽连续三年未考上大学,但他却怀着让世界了解中国和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崇高理想,以惊人的毅力自学外语,先后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及世界语等21种语言。1957年他加入国际世界语协会,60年代他已是世界语诗坛上有名望的诗人之一,但在国内几乎无人知晓。他曾被誉为“年轻的天才的世界语诗人”“国际文坛的新星”。文革中被错误地打成“现行反革命”被捕入狱,在狱中身心遭受了严重摧残, 79年平反出狱时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出狱后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先后丧失了行走、说话、写字、打字的能力。1990年病逝于天津,年仅54岁。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备受命运摧残的诗人,却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我爱你,中华》并用世界语刊行于世,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诗人的爱国心声。在了解到苏阿芒的生平之后,我对其诗作《我爱你,中华》又有更深的理解,对苏阿芒本人更生敬意。这让我想起另外一首诗来:“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她的爱也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这就是诗人的语言、爱国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就歌曲的创作流程而言,通常是先有歌词,然后是曲作者为之谱曲;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形,就是先有曲调,然后是词作者为之填词;而最为极端的情形是词曲几乎同时完成,这主要出现在词和曲都是由同一个人创作的。但无论哪种情形,都有词曲结合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本人以为,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堪称是先词后曲创作中词曲结合的典范。歌词原是刘半农所作的一首诗,后被赵元任谱成曲,广为传唱。该歌曲写于五四运动之后,时值民族文化勃发之际,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歌词一开始很明显地采用了我国诗词传统的比兴手法。每一段歌词的开始部分都是引入了不同的景象,通过借景抒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被作者赋予情意的物象也成了意象,以此来形象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第一段中以“微风”、“微云”为想象物。这两种意象具有飘忽不定的特点,就好比漂泊异乡的游子,深切传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微风“、”微云”作为全诗的开头贴切自然,也为“月光”与“海洋”恋情的进入作了一个好的铺垫。第二段诗人将人的性格赋予给了“月光”与“海洋”把二者彼此辉映的关系,通过歌词拟人化的描述,营造出主人公在月光下思恋祖国和家人的境象。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将人的情感赋予了景物,从而把情感刻画得更为超常和深刻。第三段水上“落花”、水底游“鱼”以及“燕子”,这三组意象暗示出飘忽不定、孤苦无依的意义象征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强烈的思念故土但却又暂不能归来的心理落差和苦闷。第四段“枯树”、“野火”两句既是对称又是对比。一来代表了诗人两种不同的情绪,即忧郁与希望,再者“野火”既符合诗人作为游子漂泊无依的身份,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风,于无奈中也萌生着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苦闷中却生生不灭的“希望之火”。歌词的重复也具有一种特定抒情手段表达方法,这四段歌词,每段都以歌词“教我如何不想他”结束,代表了主人公这种愈久弥深的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 诗歌发表六年后,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才得以看到,他对饱受磨难的祖国怀有同样强烈的感受,满含深情,用心将这首诗歌谱写了旋律。当时国内音乐界处于学堂乐歌盛期,但赵元任先生突破了学堂乐歌“借曲填词”或者在创作方式上的“拿来主义”的创作形式,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于1928年版的《新诗歌集》第一次刊登,立刻在当时文艺界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受到青年的喜爱,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赵元任不愧为是语言学大师和音乐家,他为这首歌谱曲时把歌词和旋律结合得那么贴切。婉丽深情的歌词,淡雅幽深的曲调,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吟唱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思念。这首歌中的“他”,不仅是指互相思慕的情侣,“而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词曲作者都曾有过旅居国外的经历,他们是借此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p><p class="ql-block"> 至于先曲后词创作中词曲结合的典范,我以为当属李叔同填词的《送别》。这是一首学堂歌,曲调取自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创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虽是依曲填词,但丝毫没有那种往洋曲子里硬生生填入汉语歌词的感觉,相反,听起来毫无“中西结合”之感,也无任何违和之处,足见弘一法师的音乐修养和文学功底。你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多么古朴典雅的歌词,将与好友离别的场景描写得哀而不伤,深沉而又淡雅,那是一种经历过世事风霜、看透人生百态之后才具有的超然物外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假如把对外国歌曲的歌词翻译也算作是先曲后词的另一种情形的话,那么由著名作曲家吕远译配的日本歌曲《北国之春》,我以为是这类歌曲中词曲结合的典范。请看:</p><p class="ql-block">“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的春天/啊,北国之春已来临/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其实这首歌中文歌词的译配也有其他版本,但现在我们听到的几乎就只有这个版本了。若以严复所言翻译标准“信达雅”度之,这首《北国之春》中文歌词的译配,无疑属于上品甚至是妙品!</p><p class="ql-block"> 真正写得好的歌曲应当是词曲皆工、词曲兼优。在这方面,我第一佩服人的是王立平。比方说由他作词作曲的那首《牧羊曲》,不仅曲调好听,那歌词才真的叫词:“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很有词的韵味!再比方说他写的那首《大海啊故乡》,据他本人介绍是一气呵成,词曲几乎是同时完成的。真正高手的创作,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其内在功力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刀郎来,他是作曲兼作词的创作型歌手。总体说来他的歌词写得朴实而感人,他的曲调也写得率真而动听。但是我在网上看到那英曾说过,刀郎的歌只配农民工听,对此,我不仅为刀郎愤愤不平,而且也觉得那英既然能说这样的话来,也足见其水平太低,情调不高,我想她断然写不出能像刀郎那样感人至深的歌词,也谱不出像刀郎那样深受大众欢迎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位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名叫海子,或许你并不知道海子这个人,但我说出他的一句诗你肯定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988年6月,叫海子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时,写下一首抒情短诗《日记》。在这首诗里,他没有赞美德令哈的草原和秀丽的高原风光,记载的只是一座在雨夜里荒凉的城,和诗人那一份爱的纯真和悲凉,他以一个来自异乡的“弟弟”那种怯弱而朴拙的孩子口吻,同“姐姐”真情告白,如泣如诉:“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但是就在海子写下《日记》之后仅八个月,他便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令人惋惜地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时年只有25岁!</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刀郎不仅是个有才华的歌者,他更是一位有情怀的音乐人!对于海子,刀郎是出于崇拜也好,为了纪念也好,他就专门去了一趟德令哈。开车到达时恰逢雨夜——也许是个阴冷、幽暗、苍凉、迷茫的夜:一个独自一人饥寒交迫的夜,一个从外界的景象引发内心自省的夜,一个孤独无助只有对着石头自言自语的夜!此时的刀郎深切地感受到了海子笔下 “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的氛围, 更感受到了海子在那个夜晚绝望和孤独的心境,于是写了一首忧伤悲凉的歌曲《德令哈一夜》:“看着窗外烟雨中依旧车水马龙/始终无法清晰地记起昨夜谁入梦/毕竟心里也不敢轻易去碰刚愈合的痛/你再忍一忍,你再等一等//是谁把我昨夜的泪水全装进酒杯/是否能用这短短的一夜把痛化做无悔/毕竟泪不是飘落在窗外无心的雨水/只要被打碎,就会随风飞//谁在窗外流泪,流的我心碎/雨打窗听来这样的伤悲,刹那间拥抱你给我的美/尽管准备了千万种面对,谁曾想会这样心碎//谁在窗外流泪,流得我心碎/情路上一朵雨打的玫瑰,凋零在爱与恨的负累/就让痛与悲哀与伤化做雨水,随风飘飞//”</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无意间听到这首歌,就喜欢上它愁肠百结、哀婉缠绵的基调,更喜欢它副歌部分的悲愤与呐喊。当了解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之后,在更加钦佩刀郎情怀的同时,也萌发了一个念头:下次我一定要去一趟德令哈!后来我在KTV唱这首歌时,朋友们都问:啥时候学会了这么好听的歌呀?于是我便简单地介绍这首歌的由来。有些时候熟悉的朋友会主动帮我点这首歌,但我也不是每次都唱,一方面它的副歌部分偏高,很费嗓子也耗中气,更多的时候是出于对情绪和氛围的考虑:毕竟这首歌太忧伤悲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