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先生帮助四川画家(晏济元,陈子庄,李琼久等)总述

张丹 闲游草堂书画艺术

<p class="ql-block">今天,2022年11月3日,是吴作人先生的诞辰日,因此做了这个美篇帖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先发一下我父亲发表在1992年的北京晚报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文章的打字版本</p> <p class="ql-block">作人 作画 堪作风范 </p><p class="ql-block">心诚 艺成 当称先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作人扶贫济困二三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作人先生是我国当代的艺术大师,扶贫济困,有古君子之风。所以他助人为乐的事很多,仅我经见的便有如下数起。 1962 年冬,我的好友上海著名书画、篆刻家钱瘦铁来京讲学,住芝麻胡同许麟庐家,写信约我会晤。去时,正逢吴作人先生也去看他。钱在 1958 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后,一家五口生活极端困难,因此带了一批明、清古画来京求售,那时古画极其难卖,文物商店收购出价甚低,博物馆靠的是无偿捐赠,私人有钱买画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吴先生为了照顾他,以高价买了其中五幅。当时吴先生心脏病颇为严重,钱托我将画代送至水磨胡同吴先生家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3年冬,重庆国画家晏济元来京治病,他是1959 年摘帽右派分子,生活也是十分困难。好友陈子庄来信嘱我关照,我即带他去吴先生家,吴先生看了他画的《梨花双鸠》和《玉兰芭蕉》两幅工笔画后,高兴地说:“我向来不喜欢工笔画,但对你的画却很喜爱。你画得很雅,虽工而不死板,虽艳而不俗气。能否割爱卖给我收藏?”晏听后几次表示诚心奉送,绝不要钱,而吴先生则是一心一意要在经济上帮助他,坚决要付高价后才能要画。两人几经推拒,相持不下,吴先生没办法只好说:“我们都不用说了,让张正恒讲,他说多少我就给多少。”于是我对晏说:“吴先生一方面是喜欢你的艺术,一方面是想在经济上帮助你,你现在处于困难之中,没有钱是不行的,你不用客气,就让吴先生给你三百元好了。”当时齐白石的画才七八十元一幅,我定的价是够高的了,确实是吴先生给了他以极优惠的照顾。以后,吴先生常邀我陪晏先生去他家作画、吃饭,吴先生和萧淑芳先生都是热情接待,感情融洽得像一家人一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3 年春,四川画家陈子庄、李琼久被长期埋没,经济都很困难,我又请吴先生给以帮助。尽管当时吴先生自己在政治上处境不佳,但却毫不犹豫作丁推荐,在给我的信中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陈二先生的画已向有关方面介绍,刻正在向地方了解中。”在当时那种状况下,李、陈两位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多少都有一些“污点”,自然其推荐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对吴先生这种热心助人的高尚精神,我还是十分感动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吴先生对青年画家的扶持也是很多的。1963 年冬,我陪晏济元先生去他家时,他就将我画的《三湾之春》挂在客厅墙上二三个月,让我的画登大雅之堂,以帮助我扩大影响。这幅画的题签是潘天寿老师写的,后来我送给谢冰心先生了。 </p><p class="ql-block"> 吴先生的画艺术水平是很高的,但他的人品更高,弘一法师李叔同说:“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我认为吴作人先生既是文 艺以人传又是人以文艺传,两者均有的完美无缺的大艺术家。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候的张正恒先生</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陈子庄写给吴作人先生的信件。</p><p class="ql-block">陈子庄认识吴作人先生,是我父亲张正恒介绍的。他当时在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任教,工作稳定,与北京画界有很多朋友,他尽心尽力的帮陈子庄的艺术做宣传推荐。</p> <p class="ql-block">这是吴作人先生送给冰心先生的大熊猫</p><p class="ql-block">1971年左右,我父亲在湖北干校认识了冰心,吴文藻夫妇,他很关心两位老人,在匮乏的年代,经常送冰心先生她爱吃的东西过去。</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原因,冰心先生家中的字画都被抄走了。我父亲就把最心爱,有导师潘天寿先生题签的画作送给了冰心先生。并且动员他自己朋友们,师长们如吴作人先生也给冰心先生画作。这是那时文化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冰心先生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吴作人基金会提供的 冰心先生写给吴作人先生的感谢信。</p> <p class="ql-block">信封和邮戳。</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长乐冰心文学馆看到的图片,冰心先生和文学家,艺术家,中外友人的合影,在吴作人先生画的大熊猫国画下。爸爸介绍吴作人先生为冰心先生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 <p class="ql-block">另外,我需要补充的是,这些事情发生的背景。1970年代,不像1960年代吴作人先生帮助晏济元先生时那么宽松。实际上,吴作人先生也被批斗,他是冒着危险在帮助陈子庄,李琼久等外地画家们。我家有很多他们来往的书信可以证实此事的艰难。</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先生也是在70年代,不惧外界,坚持送画给冰心先生表示友谊支持,所以冰心先生一直真爱这张大熊猫画作,一直挂在客厅。改革开放后,众多国内外友人与冰心先生合影中,都有这张大熊猫。现在,这张吴作人先生画的大熊猫,和我父亲送冰心先生的三湾之春,都收藏在福建长乐冰心文学馆中。馆方复原了冰心先生的客厅,这幅画还是挂在客厅中央。</p> <p class="ql-block">冰心先生写给我父亲的证明信。</p><p class="ql-block">我父亲一直麻烦冰心先生为陈子庄宣传,文革时期,造反派追问冰心先生,所以她不敢要。改革开放后,我父亲曾向各方面写信推荐陈子庄,请冰心,吴作人先生写推荐信,他们都很高兴地推荐。所以才有1988年,陈子庄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的顺利开幕。(试问,现在还有谁能在朋友死了十年之后,还帮他做展览的呢)</p><p class="ql-block">另外,吴作人先生在帮助李琼久先生时,来往多次信件,但因为地址问题,总发到李先生邻居大爷那里。为此,我父亲的师兄杨允中先生,李先生多次责怪我父亲。有书信可证。</p><p class="ql-block">好在最后书信顺利到了李琼久手中,我在看信中,才发现那时四川不少造反派迫害这些老画家。这些画家们因为可以和吴作人先生交换信件和作品。就好像在北京有朋友,有靠山一样。所以,吴作人先生的信这时候真正是雪中送炭的恩情啊!(陈子庄手札集中书信有写)</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先生写给我父亲的信,其中提到陈子庄,李琼久二位先生,已经向有关部门推荐。</p><p class="ql-block">因此我父亲认为吴作人先生既是文 艺以人传又是人以文艺传,两者均有的完美无缺的大艺术家。</p><p class="ql-block">这里手工点赞,感恩吴老!</p><p class="ql-block">在吴作人先生生日这天,完成这个美篇帖子,算是献给吴作人先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