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古今中外,凡到过万里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p> <p class="ql-block">长城之长,犹如一条巨龙停驻在中国北方,现今墙壕遗存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蜿蜒与于国内的多个省市。</p> <p class="ql-block">长城的四季各有魅力,让人忍不住一去再去。</p> <p class="ql-block"> 春</p> <p class="ql-block"> 夏</p> <p class="ql-block"> 秋</p> <p class="ql-block"> 冬</p> <p class="ql-block"> 长城之险,爬起来不禁两腿颤颤巍巍,更加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辛勤!</p>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长城有多少关吗?万里长城一共有十三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关 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p><p class="ql-block"> 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p> <p class="ql-block"> 第二关 黄崖关 </p> <p class="ql-block"> 黄崖关又称“小雁门关”,为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的东山上。</p><p class="ql-block"> 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黄崖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p> <p class="ql-block"> 第三关 居庸关</p> <p class="ql-block"> 居庸关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得名始于秦代,现位于北京昌平区内。有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燕国时就已成为军事要隘,汉代已经颇具规模。此后历经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关都有关城之设。成吉思汗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口建于明洪武年间。</p> <p class="ql-block"> 第四关 紫荆关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局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p><p class="ql-block"> 当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才得胜。</p> <p class="ql-block"> 第五关 倒马关</p><p class="ql-block"> 倒马关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村,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为内三关。如今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北门均已拆毁,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p> <p class="ql-block"> 第六关 平型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明正德年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关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为平型岭关,后改为平型关,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的全力攻击。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大量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 第七关 偏头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为“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p> <p class="ql-block"> 第八关 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寨,雁门为首”之说。</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p><p class="ql-block"> 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赴后继的故事。雁门关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九关 娘子关</p> <p class="ql-block"> 娘子关为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人称“娘子军”,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现存关城建于明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关 杀虎口关</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关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从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的地段。</p><p class="ql-block"> 明时称“杀胡口”,明朝时蒙古贵族南侵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点。</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关 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作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p><p class="ql-block"> 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关 阳关</p> <p class="ql-block">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始建于汉元封四年,自汉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p><p class="ql-block"> 一说起“阳关”,人们就会想起“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三 玉门关</p> <p class="ql-block">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此道而得名。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p><p class="ql-block"> 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p><p class="ql-block"> “黄河远上白云间,</p><p class="ql-block"> 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 羌笛何须怨杨柳,</p><p class="ql-block"> 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 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长城蜿蜒,峰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红花,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令人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祖先留给后人最神奇的建筑,堪称人间奇迹。</p> <p class="ql-block"> 看完是不是被震撼到了?作为历史文明的见证者,也只有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有如此霸气的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