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lvodiv(普罗夫迪夫)随手拍</p> <p class="ql-block">在保加利亚版图中心、巴尔干山南麓、斯特里亚马河与登萨河之间有一处长约130公里、宽约15公里的狭长山谷,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温润的气候而盛产玫瑰,因而被称作“玫瑰谷”,据说世界上8成玫瑰精油都是产自这里,当地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玫瑰花。因为要开车前往有千年历史的Veliko Tarnovo古城。路过Rose Valley顺便参观了玫瑰博物馆。然后继续往前开了一个小时,到达“希普卡修道院”,这座俄罗斯风格的修道院建于1885年至1902年间,是为了纪念在俄土战争中阵亡的保加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士兵。纪念堂的钟楼高53米,上面悬挂了一口重达12吨的大钟,整个钟体材质是希普卡战争中使用过的弹药筒。紧接着赶到今天的第三个参观地,建在海拔1432米高的巴尔干山脉上的冰峰纪念牌,因为该山的名字源自土耳其语“冰峰”,所以叫做“冰峰纪念碑”,又因为它的外形酷似一个大飞碟,因此也被人们称做“大飞碟纪念碑”,到底这座奇怪的建筑是为何而建的呢?在1891年时,迪米塔尔·布拉戈耶夫领导一群社会主义者秘密聚集在该地区,并组织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活动,创建了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前身),因此1974年保加利亚共产主义政权为了纪念此事件,在此兴建这座冰峰纪念碑。该纪念牌现在处于荒废状态,成为了探险爱好者的胜地,我到达的时候正遇见几个年轻人在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几米的山顶上骑着摩托车飙车。因为入口已经焊死,只能外观了。下山后天气转晴,晚上入住Krushuna waterfalls国家公园里。</p> <p class="ql-block">Devetashka Cave是一个喀斯特洞穴,位于Letnita以西约7公里处,Loveci东北15公里处,靠近保加利亚Osam河东岸的Devetaki村。 该洞穴曾居住着史前人类。 目前它是近 30,000 只蝙蝠的栖息地。Devetashka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特殊的形状,整个洞穴天花板上有的 7 个不同大小的洞。 内有天坑、地下河、众多溪流、钟乳石、石笋和雄伟的穹顶。 入口宽 35 m,高 30 m。 洞里面还有一堵墙相隔出不同的空间,墙里面的洞穴变宽,形成一个面积2400m²、高60m的宽敞房间。 天花板上的几个开口允许自然光进入室内。该洞穴发现于 1921 年,挖掘工作于 1950 年开始,它揭示了自旧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一直在此居住持的痕迹,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 7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2011年由史泰龙主演拍摄的动作片The Expendables 2 就是有Devetashka 洞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Devetashka Cave,我们开车大概2个多小时进入Veliko Tarnovo(大特尔诺沃)古城。它是保加利亚三大古都之一,位于保加利亚中北部。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2世纪末,保加利亚贵族阿森兄弟,组织武装,脱离拜占庭帝国统治,创建了第二王国,(1185年-1393年),并定都于此,开始了200年繁荣盛世。大特尔诺沃城地势险要,在中世纪仅次于君士坦丁堡,是巴尔干半岛的第二大城市,可惜的是1393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保加利亚,摧毁了雷维茨山上的部分都城,如今只留下了断墙残垛的废墟遗址。旧城区现在已经已辟为重点保护区。我们今天重点游览了有Veliko Tarnovo(大特尔诺沃)千年历史童话山之称的Tsarevets。它是保加利亚1185年至1396年之间国王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存在了至少5000年,考古文物表明公元前3000年就有人住在这里,在公元前700-500年,该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汗·阿斯帕鲁(Khan Asparuh)在681年建立多瑙河以南的保加利亚国家之后,察雷维茨(Tsarevets)及其周围地区成为这个新国家的一部分。当然察里维茨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部分始于公元1185年,当时保加利亚人摆脱了罗马统治。大特尔诺沃镇成为新的首都。它标志着国家的新起点。 “ Veliko”在保加利亚语中的意思是“伟大的”,这是那时候人们习惯称呼,这个称呼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贵族居住的地方,是当时文化和政治中心,还是那个年代欧洲东部最大的城镇。虽然不清楚该地方变成皇家宫殿之前的名字,但“ Tsarevets”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历史上对“ Tsarevets”一词的来历不甚了解,但其含义一定包含“王者”之意。看复制图,原来山顶上有一座皇宫,现在它山顶是一座基督教教堂,以及许多塔楼,其中一座塔是根据法兰德斯皇帝鲍德温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我们往山顶走,山腰有一个砖塔的纪念墓,是1205年十字军所建的,再往前走,山坡上一个吊着几口大铜钟的架子,据说这山上有很多大钟。走到曲折台阶的顶端,就可以进入山顶的大主教教堂,这是唯一可入内参观的地方。教堂好像是刚翻修的,比较新。外观为黄橙色砖瓦,内部壁画极为华丽、现代,还有些抽象,与欧洲一般教堂古典的壁画全然不同。走出教堂,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爬上一段城堡的旧围墙,俯瞰Veliko Tarnovo这座独特的老城,站在城墙上,脚下是深凹的峡谷,察雷维茨山被河水包围,形成半岛。经过数千年岁月的辗转,石砌的城墙拱门虽已斑驳垂老,却因攀爬着充满生命力的青翠蔓藤,看起来依然是生气盎然。晕红的阳光从巴洛克建筑缝隙中努力挣脱,一束柔和光芒映在鹅黄古砖道上。不期而遇我们又赶上一场雨,从古城墙上还看到了美丽的彩虹,这也算是另一种收获吧!</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Veliko Tarnovo山城旧市街大小不一,起伏不平的石路,在狭窄曲折小巷穿行,细品雨后古城风采。在此游玩千万不要错过“手工艺街”,它坐落在雅静、古旧的街区中,有很多独具风格古趣的房屋、典雅突兀的阁楼、浓浓诗意的窗子。不经意的抬头还会偶见几株碧绿蔓藤,爬出墙头儿张望着。枯藤、老树、古井,随着你的脚步历史在眼前瞬间更替变化,在这里时空不再是漫长的距离,每幢古宅,每片石墙,每口古井向我们述说着一个久远、古老的故事。街上摆满了琳琅满目商品的工艺品、土特产商店,无论外装潢还是内饰,都比较有本地特色,虽然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种商业氛围,但很多商品都非常用心,独家设计,心平气和的生意模式,带来一种舒适而愉悦。我在此购买了一些玫瑰系列产品,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Nessebar(内塞巴尔)有保加尼亚黑海明珠之称,已有3000多年历史,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等诸多时期,是保加利亚早期历史的见证。古城内犹以教堂见著,共有教堂约40座,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我们从Veliko Tarnovo开车一直往东,三个小时左右达到该城,略作休息,就前往已纳入世遗的古城区(Ancient City of Nessebar),它位处一个岩石半岛之上,只靠一条堤路连接陆地,老城区入口处的Western Fortress Wall城墙,从外表面上看像是出自6世紀拜占庭時代,仔细一看介绍才知它实乃是基于更早盘踞当地的色雷人(Thracian)的远古城墙修葺加建而成,而色雷斯人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公元前、最早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一帶的民族之一呀!古城区面积不大, 长度和宽度分別约为850米和350米,岛上分布着不同時期与风格各异的教堂遗址,我们在迷宮般的窄巷和鵝卵石路上寻觅,四周都是19世紀保加利亞复兴时期的老房子,若不是小巷有许多出卖纪念品店,你真的会真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40多所教堂遗址,我们不能都游览,就看了位于岛中央的圣索菲亚教堂(St. Sofia Church)。它始建於5世紀末,並在9世紀重建,現在的遗址还可见到它的当时轮廓,尤其是允许旅人走近逛逛中庭拍拍拱窗。接近日落时分,沿着長堤步行回到停车处开车返回我们预定的Blue Pearl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Nesebar(内塞巴尔)除了历史古迹,还拥有许多沙滩,最著名的是阳光沙滩(Sunny beach),沙滩边上酒店度假村林立,有步道和Nesebar城连成一体,而我们入住的Blue Pearl 度假酒店正面对黑海,是清晨看日出的好地方。在晨曦中散散步,迎接太阳跃出海面的瞬间,坐在房间的阳台上边聆听大海的涛声,边刷手机,边享受深秋暖暖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轻松愉快的一天(该酒店是全包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