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评价量规,立足新课标“充电”不停歇——记济南地理特级教师工作坊培训

一花一世界

<h3>  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山东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研员系列培训活动继续进行。济南市地理特级教师工作坊李晓云老师带领团队的各位地理老师在线参与此次会议,共研、共学、共成长。 </h3> <h3>  本场活动是继以“学习目标及其叙写” “课程标准的分解与转化”“大单元视角下的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等系列主题培训活动后对量规编制的学习,旨在通过持续规范、有效开展参与式主题教研活动,能有助于新课标的扎实落地,进一步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 <br>  培训活动分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通过直播的方式做了报告,讲述了量规的类型、量规的特征、编制量规的基本步骤等,辅以大量的实例,为开发表现性评价提供了聚焦于学生学习的思考方式和相应的建议。下午,学习小组将制作的分析性评价量规进行展示,专家进行现场评价。 </h3> <h3>  培训期间,济南市地理特级教师工作坊的老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留下了学习的痕迹。<br>  培训后,济南市地理特级教师工作坊的老师们紧跟思考,分享学习的喜悦。<br>  张东梅老师分享心得:通过量规的学习,知道了量规是对教学目标的补充,它也是用一种明确的方法表达目标和期望,是进一步清楚学习目标的补救机会,有助于评价学生的表现。对量规的类型何时用进行了区分。尤其是定量的分析性量规,不好把握,必须很了解学情才能熟练作用。而定性的分析性量规可以区分学困生进行个体辅导。总之,本次培训,收货很多,让教学评价优于教学,积极探索,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br>  刘娜老师分享心得:今天聆听了朱伟强教授的讲座,对“量规”这一重要的表现性评价工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习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评价形式,更多是体现在测试中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使强调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缺乏科学依据和评判标准,难以测得学生的真实表现和认知水平。而量规就是用一种明确的方式表达了目标和期望,并能区分不同等级学生的评定情况。科学编制量规,使目标前置并细化,学生的每一项学习行为能依据量规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而起到实时反馈和促进学习的作用,真正实现了以量规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把过程纳入了评价之中,从而完成了“学-教-评”一体化的设计。<br>  李萌老师分享心得:朱教授基于课程标准的分配、分层、分解,既从宏观层面解读了“目标—教学—评价” 一致性的内涵,又从微观层面阐明了如何实现“目标—学习—评价”三者合一。针对评价任务设计这个难点,朱伟强教授以课为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并进行指导如何设计评价量规和评价记录表,如何组织评价实施。另外,对于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如何合理科学地制定学习目标,朱伟强教授也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在朱伟强教授的指导下,对今后的教学明确了努力和改进的方向。</h3> <h3>  陈丽老师分享心得: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评价量规能够很好的链接教学与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评价量规弥补了传统纸笔测验的不足,能够有效的评价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学习成果;同时能让学生清楚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质量实现自评。要想让评价有效,量规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量规,描述语言要具体、可操作,学生参与量规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br>  邹文老师分享心得:量规就像一把尺子,能比较公平、公正地测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评价量规就是对学习水平的详细描述,特别是对于表现性评价来说,评价量规是必不可少的。向学生提供反馈,以改善学习:为自己提供反馈,以调整教学。评价量规,让我们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h3> <h3>  王新刚老师分享心得:量规表是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桥梁,更是有效的教学工具。量规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科学的教学量规能科学指导教学,使教学质量提升层次。教学量规的使用要循序渐进,遵从教育规律。从日常教学使用效能角度看,量规表的制定应该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用起来顺手,指向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br>  张兆波老师分享心得:心得体会:今天的培训收益匪浅。教学量规等级差异的标准应该具体详细,在制定上应该更加富有可操作性,无论是标准词语的使用,还是标准等级的认定都应该多与其他教师多交流,并深入调研学生群体,努力做到既合乎教学标准,又贴合学生学情。<br>  陈硕宁老师分享心得:量规已不是新鲜事物,可是多年来我们对于量规的使用并不深入。究其原因或许是“不好用”:实际应用在课堂之中并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更多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然而随着朱教授的讲解,我发现在量规的开发上值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其评价的功能之外,更多的是对合作之中学生的一种引导,调动其参与课堂和活动的积极性。</h3> <h3>  一天的培训学习,收获满满,感恩专家引领。思学之道,不索何获!虽对量规编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任重而道远,工作坊老师均表示将保持学习的心态,继续不懈探索,静待花开。</h3>

量规

评价

教学

学习

学生

老师

心得

课程标准

分享

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