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棚一中教研工作会议——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经棚一中教导处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能够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促进教师成长。11月2日我校组织召开本学期第一次“经棚一中教研工作会议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研员丁建华老师提出语文学科近年来学科变化大,题型千变万化,高一年级使用新教材,高三年级面临备考压力等实际问题,丁建华老师提出当下的集体备课分两步走,一是大集体备课,以外出学习的老师交流培训心得,分享经验为主,二是小集体备课,高一、高二基础年级侧重教材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打基础,重积淀,高三年级全力备课,在阅读写作方面更注重于对考场作文类型的训练。同时还提出各年级每周都应研读高考题,利用各种渠道搜寻新题型,基础年级还要有二次备课。</p>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研员延志良老师认为集体备课应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课标,课标是学科的导航,只有将课标研究透彻才能更好的教学;二是研读教材、教参。教材与配套的教参是对知识最权威的解读,老师只有看懂看透教材、教参才能对知识有更具体的把握。同时,延志良老师还提出应让学生适当的做一些有难度的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英语教研员孟凡娟老师分析了高一新生的基本学情,提出英语学科的变化之处,学生升入高中后思维的难以转变,以及大单元教学的繁杂之处。她提出,当下要做的一是通过开展书法比赛,英文歌曲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兴趣,让学生不掉队;二是夯实基础,让每一个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就将基础打牢,为高三复习备考做好充足准备;三是高三年级复习备考,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备考复习。同时,孟凡娟老师还提出开放英文书籍阅览室,增加书籍种类,数量等。</p> <p class="ql-block">  物理教研员任晓叶老师认为集体备课的重心是在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完善。他建议听评课不要放在集体备课时间,各年级组长要有原则性,要负起责任,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价值,鼓励年轻教师多听课,常听课来提升自己。提倡教师要多做高考题,他认为只有多做高考题的老师才能编出精品试题。</p> <p class="ql-block">  化学教研员宝黎明老师指出现阶段化学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如在评课的过程中,对老师的夸奖多,而指出的问题少,集体备课参与度不高,教师之间仅限于简单想法的交流,而缺少驱动型、引领性内容;优秀案例使用性不高等。她提议,在新高考背景之下,每一个教师都应参与其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尖子班要有新观念,新东西,普班要落实答疑过程。</p> <p class="ql-block">  生物教研员赵晓娟老师强调新高考实验试题的考查增加,所以除了教材中的实验必须做以外,探究性、验证性的实验同样不能忽视,要加大实验频次。在集体备课以及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到“三点”,一是知识点如何把握;二是重难点如何突出;三是注意点如何记牢。</p> <p class="ql-block">  政治教研员席俊惠老师指出政治学科注重的是思想的引领,“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稳”,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要变被动为主动,不要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要落实到行动上,九分部署,一分落实,,贵在落实。同时,席老师还指出,集体备课重质胜于量,要抓效率,抓效果,而不是简单的“数量”。还建议学生应多观看实事类新闻,无情境不成题,只有多读多看多了解,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p> <p class="ql-block">  历史学科教研员孟凡强老师针对历史考查情况做了全面分析,指出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在她的带领下,年轻教师对新教材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设计,在推进进度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多多向外汲取营养,多听精品课。</p> <p class="ql-block">  地理教研员宋常莹老师认为教师应先学理论,先解读课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同时她指出针对不同学生,在习题的选择方面也要慎重,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要让优秀的学生要拔高提升的机会,同时也要让其他学生夯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志伟校长提出会后学科组长、教研员要通力合作,将集体备课做实做好。要求环节干部深入集体备课,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 董文超书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教师在备课、讲课时要关注重点学生,以及重点学生要关注重点内容。二关注学情,要夯实课堂,将重点放在课堂上,要有课堂检测来检验上课效果。三要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鼓励年轻教师要多听课,积极参与听评课。四注意学科时间的分配。五错题本、草稿本、演算纸的使用要规范。六注重双基,习题的选择要有梯度,切忌毫无选择的盲目乱用。七加大自我提升,教师要多听多看多寻找,听精品课,看理论书籍,寻找新题型。八自习课安排,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p>

备课

集体

教研员

老师

学生

教师

年级

学科

课标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