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三日,读书偶得之境由心造

蹈矩(JWGuo)

<h3> 爱好书法的人,常常喜欢题写的一句话,“境由心造”。<br> “境由心造”,至今我也没弄清楚出处。第一次见这个词,是在清丰县综合楼,书法家曹伏虎写的一幅书法作品,字写的是端庄大方,功力十足,相当漂亮。书法作品挂在同事左世军办公室。世军本人言,书法作品是从某个领导办公室淘汰到仓库,被他淘宝捡来的。他视为珍宝,挂在墙上,并称以后一定珍藏。曾问我,退休后如何收藏。我建议,家中无处可挂,可以去框取芯,珍藏。同样的一幅书法作品,在不同人的心里,得到的是不同的对待。但这估计还称不上“境”。<br>  什么是“境”?《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由此可见,“境由心造”,估计应该是属于理想派的。所谓“境”应当是词人的一种感情流露,内心情感。诚如王国维言,境非独谓境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泛而化之,所有一切艺术,亦当如是。</h3> <h3> 后读梁启超言,“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始晓“境由心造”之理。但这似乎与一直以来所接受的“唯物质才是真实的”的世界观又有些相悖,仿佛是客观与唯心的的斗争。何谓真实,何谓虚幻,物境,造境?<br> 同样是月光,在李白眼中,犹如霜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情绪随着月光弥漫,月是冷的、凉的。在张若虚笔下,月又是明亮的,孤单的,冷静而客观的存在,“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深邃、寥廓、宁静。在石曼卿心中,则又是情思曼妙的少妇,“月如无恨月长圆”。在白居易心中,月又是友情,“三五夜中新秋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同样的一轮明月,还是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还是相思愁苦,“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还是豪情壮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可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每个人心中的月亮都有所不同。万里长空,一轮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不同人的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明月。<br>  同样是春雨,有人看到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的人看到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同样是秋风,有的人看到的是“落叶惊残梦”,“萧瑟兮树木摇落而变衰”。有的人看到的却是“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同样是长江,有的人看到“万里长江悲已滞”,有的人看到“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h3> <h3><br> 佛家有个典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我们知道,这是唯心哲学。但又焉知对错,又何须非辩个对错。同样的物,不同的心,所映射的境不同。但哪一个又是真实的呢?喜怒哀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有人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个山究竟是不是那个山,我们都不得而知。<br>  查阅了资料,才知道“境由心造”出自佛家哪部经书。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但一直未查到具体哪部。倒是《心经》云,智者调心不调境,愚者调境不调心。与此意通。<br></h3> <h3> 同时,仓央嘉措的一首小诗也很有意思。<br> 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br>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br>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br>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br>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br> 虽然不是太懂,没能参透,但觉得用到人的物欲追求方面,倒也合适。与《红楼梦》“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异曲同工。<br>  人生的路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一路坦途,没有一帆风顺,有怎样的心,便能得到怎样的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