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第一期致远4班《静悄悄的革命》读书交流会

旧时光

<p class="ql-block">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因为成长,我们相聚在河大;因为阅读分享,我们走上班级舞台。</p><p class="ql-block"> 本期我们致远4班要分享的是日本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护理学校,同一线教师合作,探讨对课堂和学校进行改革。他推动着教室里活动的、协同的、反思的学习的实现,促进着学校里老师们互相成长、同事间关系的构建,推进着学校和社区合作,并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不断推动学校从自身入手进行改革。本次读书分享会由来自四组的气质温婉的苏萍同学主持。</p> <p class="ql-block">  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对众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更能加深教师对课堂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第一组张启文校长交流的题目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课堂学习》。他认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核心理念是要千方百计地促进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成长,要学会跟客观世界对话、跟同伴和老师对话、跟自己对话。交流需要“被动的能动性”,关键在于应对的技巧,特别需要学会观察和倾听,以此建立信任关系,有信任的交流才会调动起学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高效学习成为可能。</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高雪枝校长表示本书旨在通过教室内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自主创造基础上进行缓慢自然而卓有成效的学校变革。身为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实际,求真务实,建立“成长共同体”:提升领导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守好育人初心,弘扬生命价值,完善校园文化,做好制度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第三组张卫力校长分享的题目是《让全校教师敞开教室大门为什么那么难》。他认为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公开授课进行校内教研活动的学校确实不少,但即使是在那样的学校里,也存在着许多几年也不上一次公开课的教师。通常都是年轻的教师被选来上公开课,而上了年纪的教师则专门参与提供意见、建议,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共同创造教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  第四组胡传伟校长带领我们探讨了《不同主体的“主体性神话”》。“主体性”是一种假象,学生的知识、经验改造、能力提升都是欠层次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佐藤学先生很直接的指出,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和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的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第五组张丽君校长阐述了教学中“主体性神话”产生的原因:一是教师对“主体性”理念的错误解读,将教学中的自学自习理想化。二是由于对学生“虚假主体性”的追捧,用形式化禁锢了学生的思考。三是教师“儿童立场”的缺失,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要和学习的真实发生。她提出: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是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使教师的思想囿于一隅,学生主体性不能落地,有效的课堂改革成为神话。</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蔡书记对本次交流会做精彩点评。他从校长是思考的协调者、学校变革实践主体和自身研究主体之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创新留白、利用教师教学学术权利去激发教师的创新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性的形式主义、竞争的机制和合作的机制、宽松教育与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化好不好等八个方面做了细致地分析,勉励所有学员从战略角度去看待问题,让自身有更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一场分享,总是能让人不断回味、不断反思。古人说:少而读书,如日出之阳;壮而读书,如日出之光;老而读书,如秉烛之明。读书关乎成长,让我们运用成长思维去学习、去管理、去处世,我们就一定会遇见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统筹: 胡传伟 </p><p class="ql-block">文稿: 苏 萍</p><p class="ql-block">摄影: 陈 丹</p><p class="ql-block">责编: 朱伟伟</p><p class="ql-block">审核: 程 龙</p><p class="ql-block"><br></p>

教师

主体性

学习

学校

读书

校长

教室

分享

教学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