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

飘雪&书女&

<h3>2022年10月30日省厅举办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会”的通知下发后,我校接到学习培训通知,马上通知所有教师进行扫码学习。</h3> <h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上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h3> <h3>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社会实践资源,建设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统筹规划各学段社会实践的目标设计和内容衔接,进一步丰富育人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形成协同育人格局。</h3> <h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通过学习让我们讲好“大思政课”有了初步认识。思政课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又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还牵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和复杂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还要善于联系实际、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支持教师参与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专兼结合、相互协同的育人合力,让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成为“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生力军。</h3>

思政课

大中小学

育人

实践

一体化

建设

课堂

社会

大思政课

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