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最后一次到颐和园赏秋还是三年前2019年的十月下旬…一晃三年过去,这期间全国新冠疫情和常态化的防范及“动态”清零、检测管控及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措施的普及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去颐和园赏秋似乎成为了这些年被“遗忘的角落”…自10月25日去房山坡峰岭观赏红叶后,直至10月30日北京连续4、5天的“阴霾”天气着实影响着出游赏秋的心情…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31日最后一天,在秋风的伴随下北京终于迎来了一个万里晴空的早晨…抓住机会我们前往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九点左右到达颐和园东门(正门),阳光灿烂游客寥寥无几,就好像我们是第一拨前来赏秋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按计划先去谐趣园看看…</p> <p class="ql-block"> 在去往谐趣园的路上,园内处处呈现出浓浓的秋意…</p> <p class="ql-block">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的池塘里残荷一片,夏日里的荷塘月色眼前已成秋色…</p> <p class="ql-block"> 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十六年(1811年)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谐趣园位于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 谐趣园有“三趣”,声趣、楼趣和桥趣:</p><p class="ql-block">🔹声趣:夏日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这道山泉的水源,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运用山石的堆叠,分成几个层次,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镌有“玉琴峡”三字。有此一景,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可谓谐趣园的“声趣”…</p><p class="ql-block">🔹楼趣:在玉琴峡西侧有一座瞩新楼,这座楼从园内侧看是两层楼,若从外层看,却是一层。原来,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继续往前,又逐步升高,可以直接步入瞩新楼的上层,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可谓“楼趣”…</p><p class="ql-block">🔹桥趣: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因接近水面便于观鱼,取名知鱼桥,是引用了战国时代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一次有关知鱼不知乐的富有哲理的辩论游戏。一个说,鱼儿游得真快乐;另一个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一个又反驳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古人的故事来增添游人的兴味,这是园中的“桥趣”…</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知鱼桥”上,尽赏荷塘秋色…</p> <p class="ql-block"> 被红叶包裹着的亭子,咋一看还真有点像清代官员头上的“顶戴花翎”…😜</p> <p class="ql-block"> 谐趣园北侧大片正在渐变的红树叶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留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 围着谐趣园转了一圈,充分感受一下明媚下的阳光下,金秋十月谐趣园令人赏心悦目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待续)摄于2022年10月31日。谢谢观赏和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