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 集

茉莉花

<p class="ql-block">  三年疫情困扰着地球人,尤为今年2022年疫情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居家抗疫的日子久了,不免会想起很多往事…。</p><p class="ql-block"> 脑海里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就像呼吸一样由不得自己。</p> <p class="ql-block">  “赶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风俗。</p><p class="ql-block"> 回忆总是美好的,那些零零星星,一段一段,琐琐碎碎的往事用文字记下来,哭也好,笑也好 ,苦也好,甜也好!凡是自己经历过的都是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五月十六号)第一张大字报《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人民日报社论“海瑞罢官”。继而全国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浪潮,一夜之间像星星之火点燃祖国大地。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糊满大街小巷……。老三届拥有“革命小将”的称号,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在经历了“文革”前期-打倒走资派!深批封、资、修,红卫兵进行革命大串联等等……。从一九六六年六月开始到一九六八年末,老三届(初一到高三)三年停课闹革命,到返校复课闹革命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年末开始对老三届学生进行毕业分配,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工矿、面向基层,面向边疆)是老三届毕业生的去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同学们满含泪水送走了第一批插队同学,又送走了第二批去农场的同学……。直到自己分配到天水一个偏僻小山沟 -社棠(那个时期深挖洞,广积粮,靠山隐蔽),当了一名纺织女工。</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眼前的事似乎记不请,可往事却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  小镇安静极了,除了远处农庄时不时传来的狗叫声和清晨的鸡打鸣声 ,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那时的城市繁华远不如现在的县城),傍晚时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山坡上农户家房顶上冒出的缕缕炊烟,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原始,自然。</p><p class="ql-block"> 厂子紧挨着北山,山坡上是黄家咀,山下是白家庄。 </p><p class="ql-block"> 简易的厂大门朝着南面,厂前有一条小土路,土路南面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种着玉米和麦子(当年是种子站的农田)。</p><p class="ql-block"> 工厂正在基建中,又逢冬季工地现场没有施工人员,看不到成型的马路,也没有看到其它建筑物,只建了十栋小二层楼,那时称之为“干打垒”住宅,筹建期间的厂领导,技术骨干,老工人都是从兰州一毛厂,二毛厂派调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厂里的第一批几个年轻人送外地培训学习,我们只看到了留守在厂内的少量职工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厂里第一批(正规员工),厂里安排了欢迎会。</p><p class="ql-block"> 我们排队进入一间简陋的土坯房,主席台上有一张三个抽屉的桌子,墙上挂着红布白字的横幅,横幅上写着“欢迎知识青年大会”,台下用砖头支着工地上的长木板,一排排的摆放着,欢迎会在一片口号声中有序进行,会场气氛严肃的让人不敢出大气。领导讲话,开头都是引用毛主席的语录,台上时不时由一男一女领号人举起右臂高呼“热烈欢迎知识青年到我们工厂里来”!台下的我们右手拿着毛主席语录,举起右臂一左一右有节奏的齐声高呼“向工人阶级学习!向工人阶级致敬!”。会议在庄严的气氛中进行。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简装“毛泽东选集”,发了一枚像碗口大的毛主席像章(搪瓷的),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我们胸前挂着毛主席像章,双手捧着“红宝书”,披着初冬的雪花,踏着泥泞的雪路,跟着那个人去厂区参观。</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十名新工排成一条龙,跟在那个人(苏政治)身后,在一条弯弯曲曲七高八低的小路上前行,大家严肃的像刚入伍的战士,除了深一脚浅一脚的脚步摩擦声,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平视着前方朝前走……。到了建车间的工地,当时我们只看到了竖起的一根根牛头柱。</p><p class="ql-block"> 因为工厂在建中,我们这些初出茅庐,刚离开父母的大孩子,来到这个新地方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好奇,第一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了老职工叫老师,同学在一起还是称男生女生,好久了才改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厂</span>里安排我们每天都是学习“学毛选,学老三篇,学毛主席语录,学人民日报社论等等”,每学完一篇文章后每个人都要发言,谈心得体会,那时的我最害怕发言,因为政治术语言词缜密……。上午学,下午学,天天学,学完写心得做笔记。</p><p class="ql-block"> 单调而严肃的政治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厂里送我们去外地毛纺厂(天津一毛厂)培训学习,到了大城市,生活丰富了许多,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星期天会相约去公园玩,去逛商店,什么劝业场,小白楼都去看看,也算开开眼界,还吃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记忆中狗不理包子就是家常味,也不贵,小餐馆是个东西向狭长不到三十平米左右的简陋小饭馆,人很多,一条四腿长板凳上可以坐几个人, 除了包子还有稀饭,花钱不多,吃的合口实惠。</p><p class="ql-block"> 三班倒的日子过了几个月,学成回厂,为“十一”国庆献礼!一场拼机器拼人力也要完成400吨“绒线”的艰巨任务。一场硬仗打响!</p><p class="ql-block"> 下定决心,</p><p class="ql-block"> 不怕牺牲,</p><p class="ql-block"> 排除万难</p><p class="ql-block"> 去争取胜利!</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没有竣工的车间里穿着棉衣(因为还没有空调)在车弄里穿梭。纱难纺,飞花多 ,消耗大……!那时除了上八个小时班外,再挖四个小时防空洞,那时年轻气盛,不知道累,挖防空洞还很开心,半夜里男生讲鬼故事吓的女生乱钻。</p><p class="ql-block"> 一年学徒工转正,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人生活,上班,学习,睡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没有任何娱乐的日子里,“赶集”似乎成了一件幸事,每逢初一,十五镇上逢大集小集,如果恰逢星期天,周边四个厂的职工加上周边的老乡,人会多一些,集市自然会热闹一些,从厂福利区到镇上的集市大约有两公里路程,人们三三两两,脸上洋溢着放松的表情,像赶庙会似的陆陆续续赶往集市。</p><p class="ql-block"> 集市在一片空土地上 ,没有任何建筑物,民间自发的市场,货物交换自然也没有法定的规章,有的人先到则会占块好地盘,各自张罗着。</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赶集的印象颇深,映入眼帘的有拴着的牲口马、驴、骡,有家禽狗,有野山鸡、野兔,逢秋季会有各种水果: 花牛苹果,杏子,核桃,柿子,面瓜等等。集市上有忽高忽低的讨价还价声,有牲口的嘶鸣声等嘈杂声,真是鸡犬不宁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穷工人也是凑热闹看看而已,很少有收获带回,月工资二十一块钱,除去买饭票吃饭所剩无几,只够买点日用品如牙膏什么的,给自己买的第一个“大件”搪瓷洗脸盆,天天放在床上舍不得放地上。也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家里会寄包裹来,多是女孩子喜欢的零食,什么炒大豆啦,糖果啦 ,饼干等。</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奢侈了!但我不羡慕!</p><p class="ql-block"> 单身的时候会约好朋友现在叫闺蜜一同去赶集,说说笑笑也还开心,买个面瓜坐在田埂上砸开就吃,买了核桃回宿舍用小板凳边砸边吃边聊,饱了口福,愉悦了心情。</p><p class="ql-block"> 成家后,星期天逢集,我们一家三口,爱人骑辆自行车,梁上坐着一岁多的儿子 ,我则坐在后面的货架上,快快乐乐,就祘是一次自驾游吧!</p><p class="ql-block"> 路遇本厂的熟人也会有一搭没一搭的寒暄几句,一趟集市渡过半个星期天。</p><p class="ql-block"> 有野鸡野兔吃,就是开荤了,那时农村要到过年才宰猪,所以,平时没有卖肉的,下午爱人便动手处理这些山货,清贫的日子赶趟集,买只野山鸡也会很快乐!</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悟出一个道理,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你没有太多的奢望,偶尔吃一次野味就会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眼这种日子过去五十四年了,当年“赶集”的场景历历在目,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小女生的悄悄话……。</p><p class="ql-block"> 放松的心情,简单的需求,似乎很快乐!令人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赶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一九八八年离开了那个小山沟,回到了兰州,回到了父母身边,就再也没有“赶”过“集”。</p><p class="ql-block"> 不知那个集市现在还有吗?当地的人们还在一次次的去“赶集”吗?如果有,货物肯定是丰富了许多,也不用等到过年才有肉吃了……。</p><p class="ql-block"> “赶集”一个民俗,一个农贸市场,一个自由自在的集市,不知从何时起又会延续到何时……。</p><p class="ql-block"> 愿祖国的农村日新月异,人人美满幸福!</p><p class="ql-block"> 茉莉花</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