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看桥觅古韵

日月常在

<p class="ql-block">姑苏第一横河桃花坞河与北街河</p><p class="ql-block">上的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横河西自阊门内城河起,经板桥、宝城桥、桃花桥、新善桥、桃坞桥、日晖桥、松亭桥、香花桥、张公桥、天后宫桥、木谷桥、未名工行桥、临顿桥、拙政园桥、周通桥、园林桥、华阳桥、开源桥、普新桥、张香桥、城东桥、金粉桥至娄门外城河,上跨桥22座,河长约3.12公里。第一横河以香花桥为界 西段称桃花坞河 ,东段称北街河。</p> <p class="ql-block">桃花坞河全境流经桃花坞地区,而</p><p class="ql-block">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桃花坞:“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p><p class="ql-block">桃花坞在历史上多有兴废。最早是农桑之地,到宋熙宁年间,梅宣义在此筑台冶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称“五亩园”,又名“梅园”。绍圣年间,枢密章楶在五亩园南筑“桃花坞别墅”,占地七百亩。章氏子弟在此基础上又广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吴门表隐》誉其“园林第宅,卓冠一时”。梅、章两家为世交,梅宣义子梅采南、章楶子章咏华,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园池塘打通,建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梅园的“双荷花池”,一端通章园的“千尺潭”。当时郡人多于此春游看花,一时鼎盛。</p><p class="ql-block">宋末兵变,梅园、章园废圮不堪。元以后,桃花坞又屡有兴建。明弘治年间,著名画家唐寅以卖画所蓄,购得章楶的桃花坞别墅,取名为“桃花庵”,并在四周种桃树数亩,唐寅亦自号“桃花庵主”。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公元1927年),杨大潆建“准提庵”,供奉准提佛。清沈明生又购得此地,复建“桃花庵”等建筑以表追思,时人称“唐家园”或“沈太翁园”。清</p><p class="ql-block">顺治初年,名医沈明生又购得此地,复建“桃花庵”等建筑以表追思,时人称“唐家园”或“沈太翁园”。乾隆年间,僧禅林、道心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改为文昌阁。嘉庆年间,吴县知县唐仲冕以唐寅族裔身份在准提庵东侧建“唐解元祠”,署室名“桃花仙馆”,以祀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先生。</p><p class="ql-block">至于五亩园,清末叶昌炽重筑园亭,建筑物名称多用五亩园旧有,人称“叶氏花园”。后被谢家福购得,建“望炊楼”。民国初年,爱国士绅费仲深购得唐寅故居一角,建“归牧庵”。1925年,其子费巩与袁世凯孙女袁慧泉在此成婚。</p> <p class="ql-block">唐寅(唐伯虎)曾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第一,但在会试时因被人所累而下狱。唐寅由此厌恶官场,鄙薄功名,从而放浪形骸,足迹遍及名山大川。曾治印一方,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晚年隐居桃花坞,常与文人墨客聚饮。客去不问,醉便酣睡。桃花坞也因为唐寅写了一首《桃花庵歌》的缘故,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p><p class="ql-block">清朝除了园林故居、士绅会馆,清代开始,桃花坞的百姓民宅鳞次栉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其中最盛者便是年画作坊。尤其是太平天国大火将山塘街年画作坊烧毁殆尽后,苏州的年画生产便只有桃花坞硕果仅存。“桃花坞年画”因此得名,并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年画品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街河沿东、西北街得名。该地区旅游景点集中,北寺塔、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平江路、东园等都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下面介绍沿河桥梁:</p><p class="ql-block">一、板桥 位于石幢弄南头,南堍为仓桥浜,北堍为宝城桥弄。始建年代无考,清《三横四直图》上称东板桥。三跨石板桥。</p> <p class="ql-block">二、宝城桥 位于阊门内桃花坞大街西端,跨第一横河。附近原有官府粮仓宝成仓而名。清嘉庆七年重修。原系砖石桥,1978年改为钢筋水泥桥。</p> <p class="ql-block">三、桃花桥 位于桃花坞大街西端,跨第一横河。唐宋时期,桃花坞河西北遍植桃花,桥因桃花坞而得名。桃花桥始建于宋初。清嘉庆十七年重修,为石板桥。民国三十四年重修石板桥。桥东有过河房,内供佛像。2004年4月重建。现为水泥石拱桥。花岗石镂空桥栏,两侧各十二根望柱,桥栏中间书写桥名。</p> <p class="ql-block">四、新善桥 位于桃花坞下塘,南通戈家弄,北通桃花坞大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三横四直图》上有。1982年重建,花岗石平桥。</p> <p class="ql-block">五、桃坞桥 中街路北延时新建。</p> <p class="ql-block">六、日晖桥 《平江图》中名“北过军桥”,清代更今名。位于河沿街北端,跨第一横河。宋代始建。清咸丰元年(1851)重修,民国二年(1913)重建,1979年修。现为花岗石板平桥。</p> <p class="ql-block">七、松亭桥 位于保健路北端,日晖桥东,石板平桥。上世纪30年代,里人沈舟兴捐资建造,名松亭桥,俗称新造桥。1981年定今名。1983年整修。</p> <p class="ql-block">八、香花桥 位于人民路北寺塔前,跨北街河。现为水泥平桥。旧时苏州处决犯人的刑场位于香花桥北小教场,犯人临刑运送至香花桥时犯人回想当时所犯错误追悔莫及,但已经是没有用了,所以苏州人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到仔香花桥,懊恼来不及”。</p> <p class="ql-block">九、张公桥 又名张公祠桥。位于香花桥东,殿基巷北端。原名张公祠桥,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1979年重修,1992年又修。原为横条石板桥,现为条石平桥。</p> <p class="ql-block">十、天后宫桥位于皮市街北,跨北街河。宋(平江图》中名中路桥,清代因近有天后言而名。民国《吴县志》录:"中路桥,在天妃宫前,元(1297)建。“1957年又重建,1966年改建为石板平桥。1997年8月改建为水泥平桥。桥西侧拆下一块元大德元年时造桥所用桥面一块,现仍砌于桥西侧。</p> <p class="ql-block">十一、木谷桥,位于木谷弄北端,跨北街河,2001年1月建。钢筋混凝土拱桥,实腹栏板,望柱镌刻有彩云,并于内侧镌刻桥名“木谷桥”(阴刻)。南北各有踏步各4级,桥宽约2.6米。</p> <p class="ql-block">十二、工行桥 位于西北街东端工商银行出口处,银行内部用桥。</p> <p class="ql-block">十三、临顿桥位于临顿路北端,跨北街河。民国《吴县志》载:临顿桥,在任蒋桥北。临顿,吴时馆名。《吴地记》:吴王征夷,尝顿慰宴军士,因此置桥。唐陆龟蒙居此。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北禅寺僧了义重建,嘉庆二年(1797)重修。光绪末又重修且加铁栏焉。民国32年(1943)重建,解放后改建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桥。</p> <p class="ql-block">十四、拙政园桥 曾名园林路桥,位于园林路北端。1953年开辟园林路时新建,钢筋混凝土板桥。六角形石框钢花格栏杆,栏杆四角水泥灯柱高2.2米,有玉兰花型照明灯4组。</p> <p class="ql-block">十五、周通桥 位于园林路桥东,跨北街河。现不通。</p> <p class="ql-block">十六、园林桥曾名停车桥 位于周通桥东侧。为拙政园停车场门口。</p> <p class="ql-block">十七、华阳桥 位于平江路北端,横跨北街河。见载于宋《平江图》。民国《吴县志》载:“华阳桥,在通济桥北,宋庆元四年(1198)重建。”《吴门表隐》载,华阳桥洞碑,有“圣宋庆元四年戊午九月十三日戊申鼎新重建华阳桥”正书二十二字。《宋平江城坊考》载,北街华阳桥畔,有刑部尚书韩崶宅。桥于1983年重建,1991年又进行改建。砖砌水泥栏杆高0.8米,桥南堍有条石栏杆,为条石平桥。1999年12月重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石栏杆。</p> <p class="ql-block">十八、开源桥 位于华阳桥东,通往华阳苑小区,跨北街河。1970年此地建过一座桥,称新造桥。1999年3月拆除,同年12月由苏州华侨房产开法有限公司重建,命名“开源桥”。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石栏杆,望柱、栏板浮雕浅刻祥云、房屋,栏板中部锅刻桥名:开源桥。</p> <p class="ql-block">十九、普新桥 位于开源桥东,城东新村北,跨北街河。1998年11月由苏州华侨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移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石栏杆。</p> <p class="ql-block">二十、张香桥 位于石板街北端,跨北街河,原为木结构平板桥。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建,为石砌平桥,后改为石板平桥。1965年重修,桥宽2.4米,长10.8米,石栏高0.4米。相传唐代大户人家使女张香与长工相恋,发觉后,长工被逐,张香投河殉情,里人为此立桥纪念。《宋平江城坊考》引《荻楼杂钞》:“昔有女子姓张名香,与所欢会此,故名。”据《吴门表隐》载:“张香桥昔有女子姓张名香,拒倭寇殉义于此。”</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城东桥曾名北仓桥 桥北东北街,桥南北仓街,通白塔东路。据《平江区志》载:“城东桥,位于张香桥东,跨北街河。1976年建,钢筋混凝土平桥,钢管栏杆。1981年定今名。”2005年底,开辟北仓街时拆除旧的城东桥而重建。北仓街是一条新开辟的马路</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金粉桥2009年5月新建,是通往原娄门农贸市场主要通道。原先有座钢筋混凝土平桥,于2009年4月拆除。原桥名称:“水门桥”。《平江区志》载:“水门桥,位于娄门水城门旧址。1976年建,钢筋混凝土平桥,宽8.6米,长4.8米。1986年7月14日定名。”金粉桥系由金粉厂出资新建,故桥栏上镌桥名“金粉桥”。桥跨北街河,花岗石栏杆。 第一横河由西向东流经金粉桥后汇入娄门外城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