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十五年前《南行日记》中的第二部分,在云南西双版纳写生时的日记。现节录如下: <b>曼景兰的写生</b>(1987年10月18日) <br><br> 根据昨晚商定的写生计划,一早我和老梁就来到允景洪东南方向的傣寨曼景兰。曼景兰紧依市郊,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傣家寨子,坐落在绿草如茵的澜沧江畔,掩映在高大的凤凰树、芒果树、铁刀木的绿树丛里。我们住进一个傣家餐厅旅社便开始了西双版纳旅行写生。<br> 从固原出发到西双版纳,油画箱整整背了八天,今天终于可以开工画画了。干起来,在旅途因为水土不服的病也好了。想抓紧时机多画点画,一天就干了三张。<br> 第一张是在一个水塘边画芭蕉林中的傣家竹楼。开始还算顺利,画的比较从容。这次出外旅行写生,为了方便还是使用自制的四开油画纸,也带了一些外面买的纱布面油画纸。大笔触,快速度的涂抹,其实也算是油画速写了。 第二张则是一幅人物画了。这是借午饭后的空闲,特邀了这家餐厅的服务员傣家女作模特儿,画了一幅全身肖像。傣女倚栏而坐,神态自若一身粉红色的衣裙 颇有傣家风韵。受环境限制,模特处于逆光,光线反差极大,画起来很有难度。但是,如果能处理好,充分利用色光的变化,明暗、冷暖对比可以画的丰富多彩 。决不能辜负模特的劳顿,画了三个小时,也算尽力了。 画第三幅的时候已近日落了。因此黑树林一幅画的时间很短,只好草草收拾。<br><br><br><b>橄榄坝 曼听佛塔</b>(1987年10月19日 )<div> 天不亮就起床,带着画具徒步走了将近十里路,赶到澜沧江边的一个渡口,趁上了到橄榄坝的渡船,沿江顺流而下。江面雾很大,站在甲板上还觉得凉风飕飕。江水到这里比较平静,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橄榄坝(勐旱)。<br><br> <br></div> 今天画了两张油画写生,一个是澜沧江边;另一幅是曼听佛塔。<div> </div> 曼听,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br><br> 在曼听佛塔前画了三个小时,才完成这结构复杂的佛塔建筑。 <b>橄榄坝的雾</b>(1987年10月20日 ) <br><br> 天还不亮我就被鸟鸣声吵醒。天阴沉沉的,那是因为浓密的大雾笼罩着。住处的院子里能见度极小,区公所小楼模模糊糊地,楼前那丛香蕉树肥大的叶子一动不动,楼后那些高大的棕树全看不见了。这样倒使西双版纳这个树的世界简化了许多,画面更集中概括,更加增添了几分神秘。 在这云烟氤氲的浓雾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经过树下硕大的水珠掉下来,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使人清爽。在西双版纳,把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的二月叫做雾季,而有雾的时间一年差不多就有一百六十天。这雾大都是从夜间一两点钟袅袅升起,要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慢慢散去。<br> 我为了寻找适合的写生的素材,一大早就跑到江边去。江面上雾还是很大,对岸的景物完全笼罩在浓雾中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江中的汽艇“突突突”的响着,这是在忙碌的接送要来往过江的人们。光的反差极小,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作画。<br> 就近,我画了几幅速写。这时雾也许升高了一些,淡了许多。我又沿着村道串进傣家寨子,雾开始退了,天空也随之渐渐亮了起来。我一边走一边贪婪的观赏着那万绿丛中一家家幽雅的傣族竹楼,当然更是在目猎着可以入画的最佳方位。<div><br><div> 忽然,我被前面不远处传来的一阵阵笑声吸引住了。随着笑声,薄雾中走来一队傣家妇女,她们一个个挑着一付铁皮桶担。从她们那矫健快步的姿态看得出担子是有些分量的。傣族妇女们本来就喜欢打扮,即便是劳动时也穿着十分艳丽,短小紧身的上衣,各色长长的筒裙,在这绿色世界的映衬下更显得窈窕无比。<br></div></div> 哦!一幅多美的画面。当时虽然来不及画在纸上,但是这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际。<br><br> 我沿路寻去,又有挑担者迎面走来,这时才看清桶里面是白色的乳汁。前面就是一大片胶树林,噢!原来她们挑的是刚刚从橡胶园里收来的胶乳。据说橄榄坝从开始试种橡胶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这些橡胶林大都是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是我国第二个橡胶极地。 在返回的路上,雾已完全散去,太阳出现在当头顶,马上觉得热了起来,回到住所早已是汗流浃背,衬衫也早进了旅行包。<br><br> 在这绿色的世界里,到处是树荫隐蔽,你想找一处相对开阔点的地方比较完整的看到傣家竹楼真不容易!我为了画写生辗转跑了不少路,终于在一块晒谷的空地前留下脚步,找了个遮阴处画了今天仅有的一幅油画。 <b>初到大勐龙</b>(1987年10月21日)<br><br> 告别了橄榄坝又向西双版纳的第二个写生目标大勐龙出发转移。<br><br> 今早橄榄坝例外的无雾,只因为天还早,光线弱点,江面还是清晰可见。这时,渡口上已经很热闹了,忙于下船和等待上船的,人群熙熙攘攘。很快,我两踏上返回景洪的渡船,一路上观赏江岸的景色,随手拍摄了一些黑白照片。去时航船只用了一小时零5分,返回时是逆水行用了两小时45分。10点多到了汽车站,然后等待换乘汽车,行车两个小时,下午5时点多到达大勐龙。 找住处时,偶然看到在街边的一颗大榕树下依粗大的树干建了个简易的小卖部,觉得很新奇,很有个性,即便很快画了一张速写,记下这特别的南国小景。 因为一到大勐龙,就看到寨子南山上有一塔尖,找好住处,放下行李,就一口气爬到山顶上去观瞻山上的白塔。原以为这就是坐落在大勐龙有名的曼飞龙佛塔,但从造型上看,与那本《美丽的西双版纳》介绍的大不一样!既已到此,我们还是仔细的观赏,用速写记录。优美的白塔造型,白塔下奇异的五角兽引起我们极大地兴趣。直到天黑我们才回到住处。 <b>干栏式竹楼</b>.访曼飞龙寨(1987年10月22日) 早上在大勐龙的公路边作画时和一位年轻教师闲谈,了解到西双版纳著名的曼飞龙佛塔就在这里向北两公里的曼飞龙寨的山上。<div><br></div><div> 中午时分我们便顶着炎炎烈日,背负着越走越沉的画具,进入曼飞龙寨子早已大汗淋漓了。<br></div> 绕过一个弯道,远远望见前面一家傣族院落里,在芭蕉和竹丛的映衬下有一个头戴斗笠穿着红色长裙的小姑娘正在凉台上拨晒谷物。“万绿从中一点红”,这个画面一下把我们吸引住了。傣寨处处是画面,真是不假!记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进几步我们征得了主人的同意,进了院子拍了几张照片。好客的主人热情的邀我们上楼喝茶。我们两相视一笑,便欣然有礼貌的脱去鞋,才踏上竹楼。这是一个六口之家,三代人住在一起;男人们外出做活,在家的是三位女公民。老咪涛(老奶奶)在捡韭菜;母亲在楼下做杂活;孙女负责晒谷子。这家小姑娘大约十六七,念过书,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老咪涛同我们的语言就不通了,只能通过小姑娘的翻译谈话。 傣家人的住房为干栏式竹楼,两层建筑。走上楼梯就是一段走廊,这里比较敞亮,一边连着凉台一边通往住室。房内用木板隔成两部分,堂屋中间是一个火塘,这是接待客人和做饭的地方,迎门还有一台约二十英寸的大彩电。内侧则是家人的寝室,一家人同室而卧,但已不是过去那样席地而卧了,他们各有自己的地铺,铺着厚厚的褥垫,头顶罩有蚊帐。旁边还有一小间是储藏室。傣家竹楼通风防潮但就是室内的光线很弱,白天的活动大都在走廊和凉台上。楼室下层则无墙,四面通风,用于饲养家畜、堆放杂物。<br><br> 这家竹楼其实是第二代木质结构的楼,不是那种完全用竹子搭建起来的真正竹楼,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叫做竹楼。我们在景洪县城周围看到的砖木水泥建造的“竹楼”,那上面并没有一根竹子,但仍是仿照竹楼的样子,这应该是第三代竹楼了吧? 据说,这干栏式竹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说傣家人古时候不会盖房子,傣族先民首领帕雅桑木蒂看见一只羽毛绚丽的凤凰冒着大雨飞到他的面前,不停向他展翅,随后又以高脚独立的姿势向帕雅桑目蒂示意。帕雅桑木蒂得到了启示,便模仿凤凰的双翼和回首顺翼的姿态建造了人字型屋脊,上下两层的高脚房,这就是傣家人的竹楼了。<br><br> 竹楼四周一般都种有香蕉、竹丛等,所以,傣家竹楼总是在绿茵隐蔽之中。<br><br> 同主人攀谈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画速写、拍照的好机会。热情好客的傣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 当我们离开她们上山去曼飞龙佛塔的时候,已经凭添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br><br> <b>独特的傣家风味菜肴</b>(1987年10月23日)<br><br> 位于西双版纳首府允景洪东南边的曼景兰是个颇具特色的傣家寨子。这里既有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傣家竹楼,又有现代风采的傣家建筑;这里还有几家非常考究的傣家餐厅。为了能了解傣家风情,扎扎实实地画几幅画,我们一到景洪就住进了曼景兰寨子,留宿于傣家新式“竹楼”。新鲜舒适的环境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今天又从这里经过,正好也到了进餐的时候,不妨在这里再次品尝一下傣家的饭菜,于是,我和老梁信步走进一家傣族餐厅,点了几个傣家名菜。其中有烤鱼,这道傣家风味菜肴据说是用一种香茅草捆绑着鱼配以各种佐料在火上烤制的。及至上桌后亲口一尝果然名不虚传,味香鲜美!这种烤鱼有一种说不出的清香味。那烤笋就特别鲜嫩上口,不到盛产竹笋的地方哪能吃上这么新鲜的笋呀!裹着芭蕉叶的蒸肉更是风味独特。还有甜滋滋的炸芭蕉,上次来这里吃过的草绿色的炸青苔蛋、炒蕨菜和各种凉拌都是美味可口的傣家菜。赞赏之余,不知不觉桌上的菜全部下肚,而主食糯米饭、紫米饭倒没有吃多少。 在傣家菜肴中,听说还有一种“生剁”的吃法,是用生肉细剁放上佐料而成的。有猪肉生剁,牛肉生剁,鱼肉生剁,鸡肉生剁等等。是下酒的名菜。因为这种菜不大卫生,现在一般都改成七成熟的肉生剁。因之又叫熟肉生剁。因为胃口有限,我们没有敢领略生剁的风采。<br><br> 当然说起傣味饭菜,其品类也相当多。什么烤竹鼠肉、刺猬酸肉、鹿脚汤锅可算是傣味名特菜肴了。<br><br> 傣家菜肴,蒸、炒,烤、烹、炸都有,但是特色菜肴大概是以烤居多了。这可能是因为傣族人的先民流传下来沿用火塘做饭的方便吧?<br><br> 假如你有幸走进高高的傣家竹楼,在好客的主人那里吃上一顿正宗的傣家便餐,那才更加惬意呢! <b>打洛竹桥</b>(1987年10月24日) <br><br> 按原定计划,今天赶到打洛。打洛在西双版纳南端,紧靠着打洛江边,这是一个新建的边镇。边寨风光更秀丽,一座竹桥搭在打洛江面上,连接着对面坝子里的几个傣家寨子,为边民们往来提供了方便。每逢星期日的街子天,边寨的傣民,还有来自缅甸的边民们会成群结队的通过这座竹桥到镇子上赶集。这桥乍一踏上去晃晃悠悠地摆动,真有点害怕,更不敢看下面滚滚的河水。当你看人家大踏步走过时,也就稍稍放下心来。随着你的脚步竹桥会大幅度的上下或左右晃动,你只管放开脚步的走,但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桥对面有一个边防哨卡,我们几个经过一番交涉允许向前再走一段观光,条件是必须在两小时内返回。再往南是南腊河,河那边便是邻邦缅甸了。这里的傣家竹楼边古树蓊郁,田畦成片,花果飘香。<br><br> 回到打洛桥边,静心地画了一幅以竹桥为主景的边寨风光。<br><br>留宿打洛镇。 <b>边镇打洛的早市</b>(1987年10月25日)<br><br> 凌晨,还不到六点钟,街道上已经人声鼎沸,把我们从酣梦中吵醒。天还是黑鸦鸦的,什么也看不清。我披了件衣服,跑到楼口临街的走廊上向下望去,只见十字路口方向街道两边点点灯火,忽闪忽闪的,长长两窜串,人们点着灯,拿着手电筒开始了早市的交易。<br><br> 出于好奇,我们同室的四人,我和老梁、还有路途结识的两位河南的摄影工作者,很快穿好衣服,一起去凑热闹。这时,各个路口上肩挑背驼的人们正源源不断地涌来。这样早的集市在全国实在少见。<br><br> 天刚蒙蒙亮,集市已经达到了高潮。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新鲜的蔬菜、鱼虾、鸡鸭、大米、水果......说到水果,西双版纳可是个水果之乡,每个季节都有,而好多水果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芒果呀,荔枝呀,打芭蕉,菠萝蜜等等等等,看着样样新鲜。我只花了三角钱就买了一大嘟噜香蕉,四个人还没有吃完。还有竹笋、木耳、茶叶也是西双版纳的名特产品。<br><br> 到打洛集市上赶集的人有所不同的是,这里还有从边界那边过来做生意的缅甸人。他们大都摆着一些化妆品、针织品之类的东西。因此,一到星期天也就招引了一些勐海和景洪县城里来赶集的人们。从外地来出差或旅游的人往往要买上一把傣族的小腰刀或“子母刀”做个纪念。<br> <br> 太阳一出来,我们几人便开始活跃起来,拍照、画速写。在集市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动态、面容和人的组合。穿戴各异的傣族人,僾尼人,缅甸边民,斑斓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这足以让我们忙上一阵子的。<br><br> 西双版纳的早市都是上市早,散得也早。今天是星期日,到八九点钟开始散去了。据说傣族人自古就有早起的习惯,人们趁着天凉赶了早市然后才吃饭干活。<br><br> 午后的打洛镇又是一片宁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