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解读《声声慢》的“这次第”

风行水上

<p class="ql-block">  “愁”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心境,源于生活,生于心间,外化于神态、行为、言语。大多诗人直抒胸臆将愁绪表达,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span style="font-size:18px;">愁又因其抽象特质,</span>为使其形象,有诗人赋予愁形状,化抽象为有形,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愁似春江水绵绵不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愁似船中物有了重量;“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愁似烟草、柳絮、梅雨 ,有了迷蒙、绵细、繁多的形态。也有诗人托物</span>寄寓,比如“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寄托梅花;“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寄托愁云;“酒入愁肠,化作相思”(范仲淹)寄寓愁肠。</p><p class="ql-block"> 可见,愁作为是人之常态,诗人总能借助语言直接或间接的将它表达出来。可李清照的《声声慢》却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一次发现语言文字在生活现象面前表达这般无力。“次第”指的是“光景、境况”,那么诗文中叙说了李清照怎样的“光景”竟然无法用“愁”字概括?</p><p class="ql-block"> “寻寻觅觅”的光景。晚年诗人欲通过回忆过去的事来换取些美好、快乐、希望的东西,结果是国家动荡使她背井离乡,丈夫离世又让她孤苦伶仃,历经生活富裕而今陷入困顿,这“冷冷清清”中让诗人“凄惨”无比,自然心中“戚戚”忧郁而落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季节逼人的光景 。“乍暖还寒”应是春季的特点,作者用在这是想说秋季暖的时候是令人欣喜的,但</span>是“乍”——突然的、短暂的,寒冷的时候多,对于孤苦伶仃的诗人来说萧瑟的秋季将她身上仅有的热气逼走 ,让她难自立,的确难“将息”——休养调理,气凉心更凉,孤苦伶仃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凉,心凉半截寒气再逼一下,诗人陷入栖惶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借酒消愁的光景。既然快乐难寻,气候逼人,生活还得过去,诗人借酒开释,“三杯两盏”喝的不少,也绝非酒淡,但诗人总觉得不能让她忘记孤独凄凉,酒是淡的吗,常人能忍受的秋风在她心里成了醒酒的工具了吗。</p><p class="ql-block"> 外物相催的光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北雁南飞,激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正伤心”,发现是曾寄希望给她和丈夫传递书信的雁——“旧时相识”,不论彼这只此那只,如今确是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看到“满地黄花”,它唤起曾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赏菊采菊悠闲生活以及和丈夫采菊的过往,如今“堆积”的黄花,“憔悴损”,像极了历经沧桑颠沛流离逐渐枯萎的自己,哪有心情去摘它。</p><p class="ql-block"> 苦捱的光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诗人盼望黑夜的到来能让她好好睡一觉忘却白天的痛苦,谁知天黑的好慢,“梧桐更兼细雨”,偏又绵绵细雨打在梧桐树叶,又从树叶滑落在地上发出“点点滴滴”的声响,绵密、杂乱、阴冷、潮湿折磨着诗人的身心,让诗人难以入眠。</p><p class="ql-block"> 整整一天诗人努力用自救的方式寻找一种舒服的生活的姿态,但寻觅路上寻不到希望,季节、环境又咄咄逼人,即便选择苦捱,也让诗人那样痛苦。这一个个没有夸饰的生活场景,再现了诗人晚年难捱的状态。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里评论《声声慢》: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句都足咬着牙根咽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