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心理自我疏导“十法十不要”——界河中学 罗贤军(原创)

家庭教育指导师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下旬,一场疫情席卷滕州,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全面实行社会面管控,全市居民实行足不出户、居家隔离,滕州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蜗居在家十几天,很多人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有因家庭琐事争吵的,有因社区管控抱怨的,有因管理学生怄气的,也有因观点不一而在小区群内互怼的,真乃不一而论,乱象众生。归究细思,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疫情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长时间在家隔离,行动自由受到压抑导致人们心里上的烦躁,使人精神不悦,空荡失落,本人总结了几个小方法,来缓解自己的郁闷和不快,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1、音乐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时不妨听一听音乐,做一次心理“按摩”,优美动听的旋律,可以起到调适心理和转换情绪的效果,如《梁祝》的和谐,《步步高》的欢快,《秋日私语》的宁静等,会让你紧张焦虑的情绪放松,心情愉悦。2、自嘲法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你的生活、事业、爱情、婚姻不尽如人意时,在你无端遭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胜利法进行自嘲,来调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p> <p class="ql-block">3、绘画法心理学家分析研究,在所有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绘画心理和箱庭疗法是最直观,最简单的心理疗愈,因为它们能用实物画面的形式展现来访者的人格特征和当下的情绪状态,“呈现即疗愈”。在绘画中,通过画面的色彩、形状、内容、大小、方位来呈现作者当下的心理,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4、逃避法这是使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不妨采取逃避措施,假装“糊涂”,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p> <p class="ql-block">5、比较法这次疫情,全省有4000多名医务工作者火速奔赴滕州城乡,他们有很多出发时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告别,没有来得及带一些备用的衣服物品,而是夜不能寐,日夜坚守,入门到户进行核酸检测,驰援滕州的疫情防控。还有我们的志愿者冒着危险为居民服务,正如网上说的,我们抱怨出不去的门,正是她们回不去的家;我们抱怨不想睡的觉,正是她们熬不完的夜;我们抱怨不能外出运动,而她们日夜劳累两腿颤抖;我们抱怨居家菜肴不丰盛,而她们忙到只能用方便面充饥。所以只有比较,才能让我们内心充满感动,我们才会更加感到满足。</p> <p class="ql-block">6、找人倾诉法疫情蜗居在家久了,无论是学生在家上网课,还是家长做家务,都会感到疲惫,这时同学们可利用空余时间和小伙伴谈谈学习的心得、家长们和同事通过电话交流一下在家的感受,互相切磋亲子沟通的经验,交流新厨艺新技术等,如有些学校老师在群里交流网上授课一些新技术新经验,大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精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又帮助了别人,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在助人中找到了价值感,可谓抱团取暖,相得益彰。总之,无事则生非,乐在忙中求。7、呼吸放松调节法该调节法中提倡腹式呼吸,它是一种以腹部作为呼吸器官的方法。首先,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站或坐好,身体自然放松;其次,慢慢地吸气,吸气的过程中感到腹部慢慢地鼓起,到最大限度的时候开始呼气;呼气的时候感觉到气流经过鼻腔呼出,直到感觉前后腹部贴到一起为止,达到放松的目的。8、运动宣泄调节法心理学专家温斯拉夫研究发现,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之一是运动。因为当人们在泪丧或愤怒时,生理上会产生一些异常现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运动方式,如拍球、做体操、跳绳等方式,使生理恢复原状,情绪也就自然正常。</p> <p class="ql-block">9、自我暗示法人们常说,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正是得益于积极的暗示,人是唯一可以接受暗示的生命,通过这种积极的暗示,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获得健康乐观的精神动力。我们可以利用情绪ABC理论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A是客观事实,B是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态度,C是我们在想法影响下产生的情绪行为。)正确分析认知B,抽离出合理的积极的因素,采取乐观积极的行为和态度。时间最容易的得偿所愿就是自寻烦恼。如感到孩子不听话时在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对伴侣愤怒时默念“我选的我选的!”,这也是很好的积极暗示。10、流溢之爱法距离产生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家人天天在家,又看到疫情不见好转,很容易把这种不良情绪转移到家人身上,当这个烦恼的情绪在你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时候,你已经陷入了“迷宫”,因为你忘记了对方的好,满脑子想的都是他的错。这时,我们想象你被一股爱的暖流包围并集中在你心里,然后你带着这份爱传送到让你愤怒的人身上,就像深深呼出一口气一样,最后你感觉这股爱完全进入他人内心,与他融为一体,完全接纳,你就会带着一份美好面向未来。很多问题源自于我们的内心,它们不是由于事故、霉运、或他人引起的,是我们孱弱的思维习惯制造了问题。以下10个“不要”也有助于你远离那些困扰你的问题:1、不要过早下结论。追寻结论的习惯通过两个普遍的方式增加人们的困扰。其一,人们假定他们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于是他们反而开始把注意力和行动放在他们的假设上了。人类是憋足的预言家,人类的大部分假设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假设导致了错误的行动。其二,人们扮演“读心者”,他们假设知道他人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情或他人在想些什么---又错了,大错特错。比起其他任何方式,大部分的人际关系因这种典型的愚蠢方式而破坏掉较多。(不要追求居于你的假设基础上的结果,往往这是你的自以为是。)2、不要小题大做。大部分人将小挫折膨胀为一生具有威胁性的事故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小题大做的习惯让人们感到忧虑,不是因为不存在的事物就是因为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为什么人们要这样?也许为了这让他们感觉或看起来更重要一些。不管理由是什么,小题大做是愚蠢且具有破坏性的。(不要把事情看的太重。)3、不要制造规则。大部分那些你所遵循的“应该如何如何”之类的规矩几乎都是没有必要的。它们对你的唯一作用</p> <p class="ql-block">是让你觉得紧张或有负罪感。当你往身上套那些想象的规则时,你给你的心扣上了枷锁和强加了幼稚的命令。当你试图把这些向他人推行时,你让你自身变成了暴君,一只聒噪的蝉,一个伪善的老顽固。(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强加枷锁。)4、不要贴标签式地看待人和事。你使用的话语能够影响你的情绪,消极和挑剔的言辞同样影响你的思维。把事物放进预置的类别里,隐藏他们的真实意思,你的思维会变得漫无目的。不要贴标签,看看会发生什么,你会为你所发现的大吃一惊。(不要先入为主,避免一成不变。)5、不要做完美主义者。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大部分时候,刚刚好意味着事物处于自然的状态。如果要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你有可能永远找不到。同时,他人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追寻完美的人际关系,你有可能终生孤独。完美主义是一种精神毒瘤,它会摧毁你的一切快乐,让你终其一生在追寻你无法到达的目标。(有些遗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完美,完成胜过完美。)6、不要过分放大。一两次的挫折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几次的成功也不意味着你是个天才。一件事或三、四个事件并不代表持续的趋势。通常事物就是它们所存在的样子,此外没有其他了。(不要夸大成果,不管是成果或者失败。)</p> <p class="ql-block">7、不要自以为是。大部分人,甚至你的朋友和同事,在99%的时间里并没有讨论你、想念你或是关心你。你的很多同事或邻居甚至没有听说过你,更不必说谈论你。生活的起伏,他人的冷暖,于你都无关紧要。怀疑别人在谈论你只会让你更痛苦。(不要太自我中心,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有他人的事要忙。)8、不要凭你的感觉行事。你如何想并不意味着事情就如你所想,仅仅是因为:你感觉如此罢了,这并不会改变事实。大部分的时候,情绪意味着你累了、饿了、郁闷了,此外没有其他更深层处的意义了。未来并不会因为你感觉良好或痛苦而改变。感觉可能是真的,但那不是真理。(感觉不是事实,不要太相信感觉,经验有时候也会是绊脚石。)9、不要让生活把你击倒,继续积极面对。如果你在生活中期盼厄运,你会常常和它们邂逅。一颗消极的心好比透过一面扭曲且肮脏的透镜观看世界,你过分聚焦在每个污秽的地方忽略了其他。当你开始寻找的时候,你惊奇地发现这些事物并不是预先就存在的。换一种思维,如果你决定去寻找积极的事物,你也会发现它们的。(既然消极和积极都是生活,为什么不积极面对,寻找方法呢?)10.不要沉湎过去。这是我最重要的建议:让过去的成为过去,继续前行。这世界上,人类很多的愤怒、沮丧、痛苦和绝望都是因为沉湎过去的伤害和问题。你越是在心里念叨过去的事情,你越是糟糕,那些事情会变得越沉重。让过去的成为过去,继续前行,于是你就卸下了包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