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紫禁城 20221101

闻香识茶

<p class="ql-block">走进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宫墙里,就能从空气中能嗅到秋天的味道,怀念起故宫从前的名字——紫禁城。秋天,是故宫最美好的季节。这个季节里出现的颜色、味道、光线,每一个角落的景色都与故宫无比贴切。明净的宫殿,湛蓝的天空,灵动的屋顶,大红的宫墙,静默的落叶,满地的金黄…天空是故宫的气质,大地是故宫的岁月,它们把整个故宫的草木都抚遍,它们让每个生命都拥有了灵魂。人在故宫的天地间行走,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庄重之感,只要随意站在故宫的一角,就会触摸到它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端门</p> <p class="ql-block">午门:正午的太阳出现在正南的方向,故南门叫“午门”。</p> <p class="ql-block">桥北十八槐是故宫秋意最美最浓的地区之一!每到这个季节,这里就会聚集很多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争先恐后,想照一张满意的照片还真挺不容易的。</p> <p class="ql-block">柿柿如意</p> <p class="ql-block">断虹桥:元代为“三虹桥”,明只留下一虹故名“断虹桥”;“靠山神兽”有镇桥之用,另二虹的神兽分别放置在“景仁宫”与“永寿宫”,做成石屏风的底座;左手前方的“护裆狮”传说为道光皇长子奕纬转世。</p> <p class="ql-block">故宫展: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可以看到东南角楼、百货大楼、远处的中国尊。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文徵明的“陋室铭”</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笔,赞美母亲为“女中之尧舜”。</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原名“奉先殿”,是用来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太和殿的脊兽是康熙三十六年重建时烧制的,共10个:【龙】万兽之首,天子化身;【凤】百鸟之王,天下太平;【狮子】百兽之王,威武英勇;【天马】天马有翼,腾云驾雾;【海马】海中飞马,入地通海;【狻猊】形似狮子,喜烟好坐;【狎鱼】鱼尾在身,兴云作雨;【獬豸】头顶独角,公正严明;【斗牛】牛头龙身,驱除灾祸;【行什】面孔似猴,背生双翅,逢凶化吉,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明清两朝举行大典前,供皇帝休息并接受官员朝拜的地方。“中和”两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始建于明代永乐时期,最初叫“华盖殿”。乾隆御笔“允执厥中”,保持中道政治。举行“耕耤礼”之前,谷物的种子放在中和殿的正中间</p> <p class="ql-block">紫禁城的“几何中心”:保和殿与中和殿之间的中轴线上,与中和殿丹陛石距离11.6米,第六块砖处。</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云龙石雕,顺治帝曾在此办公、居住。乾隆皇帝御书匾额“皇建有极”,被袁世凯丢弃,现存为根据老照片复制的,意为“皇帝建立天下秩序”</p> <p class="ql-block">故宫里最长的云龙石雕。长16米,宽3米,厚1.7米,重达200多吨。</p> <p class="ql-block">雨花阁(未开放)角楼、北海白塔。</p> <p class="ql-block">隆宗门:“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上悬距今190年的残箭。</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孝庄太后的寝宫,故宫字最多的匾额“徽音右门”汉满蒙三语。</p> <p class="ql-block">琉璃影壁</p> <p class="ql-block">慈宁门:孝庄太后的寝宫,慈宁宫区的四块匾额,保持了汉满蒙三种语言,分别是慈宁门、慈宁宫、徽音右门、徽音左门,因为孝庄太后是蒙古族人。【麒麟】狮子的头、老虎的眼睛、鹿的角、麋鹿的身体、龙的鳞甲、牛的尾巴,传统民俗中赋予祈福、镇宅、吉祥的寓意。现为雕塑馆,汉唐陶俑馆,有1/3的陶俑是郑振铎先生捐赠的。</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p> <p class="ql-block">临溪亭: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坐落在矩形水池上,是重要的景观建筑。平顶棚中间的部分是“仿宋式斗八藻井”,中央青地绘盘龙的图案,全靠手绘而成,“仿井口天花”,植物是三种花卉组成: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合起来是“玉堂富贵”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临溪亭内仿宋式斗八藻井。</p> <p class="ql-block">寿康宫:慈宁宫西侧,后宫等级最高的宫殿,第一任主人是乾隆的生母崇庆皇太后,采用彩画中的最高等级“龙凤和玺”彩画。东暖阁,用于请安,崇庆皇太后的金发塔;西暖阁,为寝宫,上挂乾隆为母亲八十大寿写的诗“六旬帝子八旬母,史策谁曾见此曾”。</p> <p class="ql-block">玉如意</p> <p class="ql-block">长信门</p> <p class="ql-block">冰窖餐厅 一家人在此午餐</p> <p class="ql-block">冰窖书店 女儿在这里留存了一本故宫印章集锦及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分享给有共同爱好的人。</p> <p class="ql-block">冰窖书店是故宫出版社关于故宫文化的书。很多年轻人在这里买书、集故宫印章。</p> <p class="ql-block">冰窖咖啡厅:拿铁咖啡 很感谢咖啡师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拉花图案。它们分别是:鹿回头,独角兽、玉兔。寓意于我们三人很贴切。我是那只快乐的小鹿。</p> <p class="ql-block">箭亭:顺治四年,在祭祀祖宗的奉先殿前,出现了射殿,皇室子孙在这里骑马射箭,雍正八年,改名为“箭亭”,现为“武备馆”。</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乾隆三十七年,宁寿宫改建想在皇极门外建一座单面琉璃影壁(北海九龙壁为双面琉璃影壁)上面的浮雕有云有水有山有石,分隔成五个空间,盘旋着九条龙,代表“九五之尊”。左三白色的龙,下半龙身用木头制成,传说烧制过程中被弄坏,再烧制时间不够,故用木头冒充。</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作为乾隆皇帝当太上皇之后临朝受贺之所。“皇极”是从《尚书·洪范》里浓缩的“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意为把五福赐予百姓。小一号的“乾清宫”,内部陈设完全仿照“太和殿”,内有八角浑金蟠龙藻井、铜壶滴漏、大自鸣钟。此地嘉庆元年(1796年)举办过“千叟宴”,太上皇乾隆86岁,和嘉庆一起举办。</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孝敬,下诏制作的专盛皇太后御发金塔。</p> <p class="ql-block">金累丝万年如意:金累丝万年如意又叫:清乾隆八成金累丝万年如意,它源于乾隆帝六十寿诞的献礼。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乾隆帝六十寿诞是历史上隆重的一次如意进贡,万国皆来朝贺。在网罗天下奇珍的宝物中,名列首位的便是“金累丝万年如意”,大臣们共用黄金1361两打造60柄如意,组成一周甲,象征万年循环永保如意,皇家气派无可比拟,堪称古今如意之“第一”。</p> <p class="ql-block">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p> <p class="ql-block">衍祺门(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养性门</p> <p class="ql-block">绿底花卉琉璃影壁</p> <p class="ql-block">畅音阁:紫禁城四座戏台,畅音阁、倦勤斋、漱芳斋、长春宫。一层寿台、二层禄台、三层福台。一层匾额“壶天宣豫”,“壶天”传说中神仙居住的蓬莱三神山,引申为仙境,“宣”为周遍之意,“豫”喜乐也,指戏台犹如仙境,处处充满欢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故名“乐寿堂”,“大禹治水图玉山”坐落位置“十字天心”,北边坐在颐和轩宝座可以看到玉山。</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图玉山 仔细看找到了玉山上面的大禹</p> <p class="ql-block">上面圆顶亭子叫“碧螺亭” 在乾隆花园内,现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颐和轩</p> <p class="ql-block">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的北端,东西共九间,是宁寿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正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倦勤斋”额,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显示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之所。这是乾隆当太上皇以后的住所。乾隆曾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也是表达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倦勤斋的名字也得于此诗。不过乾隆做了太上皇后并没有真正地交出手中的权利,所以也并未在这里居住,更多时间这里成为乾隆听戏消遣的场所。倦勤斋内最令人瞩目的是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满绘的图画,而且这些图画保存得比较完好。现不对游人开放。不过,前门故宫文创店二楼有倦勤斋内饰图画复制版可以参观,还有三希堂的。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符望阁</p> <p class="ql-block">上面是倦勤斋牌匾,下面是符望阁。</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乾隆花园 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窗格封闭的乾隆花园</p> <p class="ql-block">竹香馆(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寂静大红的宫墙小道,也有了它原有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1909年,宣统元年,隆裕太后斥资来建的,当时想要建一个“水族馆”。以水镇火的寓意,正式的名字叫“灵沼轩”,“水晶宫”只是一个俗称。参考了柏林的第一座水族馆建筑的设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没有再继续修建这座宫殿。内部瓷砖,德国进口,来自一个叫维特堡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墙外 一簇银杏出墙来</p> <p class="ql-block">斋宫</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乾隆皇帝临摹顺治御笔。每年冬至前后的正午时间,阳光照射到乾清宫地面金砖后,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阳光自左而右将“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条金龙依次照亮。</p> <p class="ql-block">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取“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彩画纹饰上第一次出现了凤。</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模仿祖父康熙皇帝写的“无为”匾额,乾隆十一年,对宝玺重新考证排次,最终将清代的二十五方宝玺留存在交泰殿,并详细的规定了各自的适用范围,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利的各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坤宁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代是皇后的寝宫,直到雍正朝以后,皇帝从乾清宫移住养心殿,皇后也就不再以坤宁宫为寝宫了。</p> <p class="ql-block">翊坤宫、储秀宫:慈禧五十大寿,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拆除储秀门,将翊坤宫与储秀宫打通,增建体和殿,打造独享空间,有五千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体和殿</p> <p class="ql-block">储秀宫:明间正中设地屏宝座,上悬“大圆宝镜”匾,是用于节日接受朝拜之用的地方;东次间,用于看书和待客之用,现为慈禧太后五十大寿原状陈列。</p> <p class="ql-block">螽zhōng斯门</p><p class="ql-block">螽斯门位于内廷路西六宫区域的西二长街南端南向,始建于明代。螽斯的典故源自《诗经·周南·螽斯》。螽斯是一种昆虫,繁殖力强,善鸣。诗中描述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皇宫内廷西六宫的街名命名螽斯,意在祈盼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p> <p class="ql-block">太极殿:原叫“启祥宫”,清晚期改名为“太极殿”。</p> <p class="ql-block">龙纹琉璃影壁</p> <p class="ql-block">黄底花卉琉璃影壁</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这里走进御花园:她在坤宁宫后,布局是中轴对称,以钦安殿为主建筑,四面点缀亭台楼阁,古木奇石。</p> <p class="ql-block">钦安殿:600年从来没有被毁坏过。</p> <p class="ql-block">天一门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易经》,水星与日月汇聚。北方属于水,天下的水,都是从这个门生出来的,御花园里有好多树,因为水可以生木,这个地方充满了生机,所以叫“天一生水”。双龙戏水纹、海水纹、海兽纹等石刻纹样随处可见。木连理,明代便有。</p> <p class="ql-block">乾隆小书房:乾隆看四库全书荟要的地方,门口是“邪门歪道”,为了可以看到书架。</p> <p class="ql-block">摛澡堂:“铺张辞藻”之意,宫廷藏书之所。“四库全书荟要”刻字仍在书架上,共三十二架。</p> <p class="ql-block">萬春亭</p> <p class="ql-block">萬春亭</p> <p class="ql-block">坤宁宫东院 萬春金福中式下午茶 : </p><p class="ql-block">“馥郁红梅妃子饮”28元。 是冷饮。酸酸甜甜清爽的口感!不是很甜刚刚好!里面的荔枝也很新鲜 蛮好喝的!</p><p class="ql-block">“酒酿绿豆清露”28元。很适合夏天的一款甜品,薄荷味略浓。</p><p class="ql-block">“桂花酸梅汤”22元。桂花酸梅汤也毫不逊色,桂花香气沁人心脾,口齿留香。</p><p class="ql-block">甜品都是凉的,有夹心,不甜腻。</p><p class="ql-block">“五福捧寿”巧克力慕斯32元。巧克力味挺厚重的 里面也是巧克力夹心!</p><p class="ql-block">“茗香福寿”绿茶慕斯32元。口感层次丰富。很好吃。</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万春金福下午茶不仅提供了美食,更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宫廷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养性斋:始建于明代,曾为逊帝溥仪的老师庄士敦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延晖阁:明代建,初名清望阁,清代始名延晖阁。黄琉璃瓦卷棚歇山顶,与堆秀山对峙。也曾为清代选秀女之地。清乾隆、道光、咸丰等皇帝常登此阁赋诗娱乐。清嘉庆帝将乾隆皇帝御笔书万余幅珍藏于此。并为此作了一篇《延晖阁记》。</p> <p class="ql-block">堆秀山:上有“御景亭”,藏着十二生肖,最明显的是“回头鸡”</p> <p class="ql-block">堆秀山:藏着十二生肖,最明显的是“回头鸡”</p> <p class="ql-block">在台基的外面、栏板之下,雕刻有一个个大兽头向外伸出,这便是螭首。它们的造型是口张开,上吻高抬,眼窝深陷,眼珠突出,额顶突起,上生两角。整个螭首表面凹凸有致,龙鳞龙须清晰可见,线条或流畅柔和、或粗壮有力,使螭首看起来威猛中带有一种可爱之态。</p><p class="ql-block">都说螭无角,可仔细观察却会发现,它们在故宫的模样却是头上长角的,均为双角龙形,微张口,露齿,并不凶悍。这是因为在明清时期,螭首同麒麟、正吻一样都被看作龙子,而龙又是皇权的象征,是有角的,所以它们就被赋予了新的造型。</p><p class="ql-block">这些螭首除了具有重要的装饰功能外,雨天还可以排除台基上面的雨水。</p> <p class="ql-block">顺贞门</p> <p class="ql-block">景山万春亭 中轴线上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神武门</p> <p class="ql-block">银杏叶下掩映着的神武门、筒子河。</p> <p class="ql-block">角楼:蝈蝈笼子的传说,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重檐三层,多角交错,上有230只形态各异的吻兽。</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此次故宫行,女儿策划了好几天,从时间、路线、点位、知识点、故事、游览解析;到吃喝歇息;到和书店朋友交流各种故宫印章意义…并负责全程拍照留念,面面俱到!才得以成就了比较完美的参观游览!得以品读古建筑,与古代匠人们对话;品读历史,与历史人物对话…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带她游故宫的情景,从一个懵懂少年到能流利的输出知识给我们,真是感慨万千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