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疫情肆虐,全城静默,但作为教师,我们的研学热情依旧似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是“双减”政策下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为帮助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核心素养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育人目标,破解“新课标、新课改、新考改”背景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实践性难题,山西省教科院委托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组织部分中小学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精心设计、打磨了一批精品示范课程,为各学校在落实新课程标准过程中有方向、有路径、有参照、有抓手。</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提高四十一校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我校王学容副校长第一时间给分管领导下发通知,号召全体语文教师在线上认真研读新课标,各位老师积极响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教研活动共有四位老师参与:山西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云宏老师、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李俐老师,太原市迎泽区回民小学王丽娟老师、运城市人民路学校郭佳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新课标语文观摩学习研讨活动的主题教研,以问题为导向,以课例为载体,以研训为手段。利用网上教研模式,聚焦单元主题: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四个板块的活动。四个板块儿分别是:1、崔云宏老师围绕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进行专题报告。2、观看两个优秀课例。3、李俐老师对两个课例的设计做精要点评。4、交流反馈。</span></p> 教研主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是崔云宏老师为我们阐述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他从个性和品质两大方面来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进行分析,以部编六上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为抓手,深入剖析了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进行创意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崔老师强调:无论是任务群的教学,单元整体的教学,还是大单元的教学,要守住语文教育的初心。第一是让学生怎样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与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它不变的性质。第二要准确把握年段进阶要求,低年段的文学阅读和高年段的文学阅读显然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到位而不越位。第三要凸显任务群教学的特质,崔老师今天强调的三个方面:一是是什么,二是做什么,三是怎么做。第四要改进我们统编教材的实施,使我们统编教材更好地为落实2022年版语文课标服务。</span></p> 示范课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是由郭佳老师和王丽娟老师进行精品示范课例的实录,郭佳老师主要围绕习作例文和初试身手进行架构,通过回顾《爸爸的计划》和《小站》这两篇课文,引导学生发现两篇课文的差异,找出两篇课文的功能和作用,围绕中心可以通过不同事例写作,也可以围绕不同方面进行写作,明晰重要的部分要写具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丽娟老师也是通过回顾前面课文的特点,在习作例文这个板块,让学生第一次尝试习作,尝试梳理和发现我们初试身手后习作小片段的一些问题,来进行习作例文的教学,使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这两个板块与前面课文形成关联。</span></p> 专家指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针对郭佳和王丽娟两位老师所讲的示范课例,迎泽区教研室副主任李俐老师对此次课例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与方向性的指导;郭佳老师的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围绕习作例文和初试身手进行了架构,在如何用好和理解编者的意图,如何在使单元任务群的架构之下,行成闭环设计,并且利用任务驱动来形成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丽娟老师的课在讲授习作例文时通过勾连前面两篇课文,使之前的课文内容与后面的习作例文形成关联,相互融合。在回顾前面两篇课文时,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初试身手,尝试梳理和发现我们初试身手后习作小片段的一些问题,进行习作例文的教学,如何架构前后勾连,如何从文学的阅读到创意表达的完整建构,李俐老师也做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两者之间它是不可分离的。之前是读写分离,之后是读写并重,接下来是读写融合,所以在五单元整体架构上,我们的确能感受到读与写之间相互融合的整体思考和建构。</span></p> 观摩学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学校领导统一安排下进行了线上观摩学习研讨活动,并认真做笔记,将自己的收获与反思记录了下来。</span></p> 交流反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标是“纲”,提纲挈领,让老师抓住重点;课标是“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新课标,我校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要求有了更深、更精准的体会。本次学习对于老师们理解和把握教材及教学理念,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意义重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此次主题教研,相信我们的教师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去领悟学习之术,学习之本领,掌握语言运用的密码,生成语言的智慧,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经验,提升自己的语言品味,更好的用语文学会直面生活中的不同情景去解决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面掌握新课标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我校全体教师将继续静下心来研读新课标,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策略,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顺利进入新课程改革奠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像:全体语文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撰稿:龙姣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审稿:吴艳琴 王学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