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日】<br><b>引言</b><br>Bowen家庭系统理论是由精神科医师与教授Murray Bowen 所发展出,1940年代期间,他在Menninger诊所开始发展这个理论,后续在国家卫生机构和乔治城大学持续发展这个理论。<br>这个理论是建立于观察,而非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感受或说些什么。虽然个体是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理论是建立在家庭是一个情绪单位,而非个体。<br>情绪系统本身的运作是一个单位,当中每个人会相互影响。在系统思考中,一个人必须觉察到自己不只是自己,更是一个整体的一小部分,而一个家庭也只存在于它的多世代家庭之中。<br>Bowen理论由八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所形成,这些概念用以了解个体以及整个家庭。<br>基于家庭是一个情绪单位,这八大概念的逻辑延伸发展如下:<br>核心家庭情绪系统<br>自我分化量尺<br>三角关系<br>情绪切割<br>家庭投射历程<br>多世代传递历程<br>手足位置<br>社会情绪历程<div><br><b>第一章 核心家庭情绪系统</b><br><b> ——每个核心家庭就是一个情绪单位</b><br>夫妻因磨合上的不适,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在情绪上跟对方保持距离,此外还有三种重要方式:婚姻冲突;夫妻一方生病或失功能;将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br>何谓:每个核心家庭就是一个情绪单位?它代表许多含义,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br>1.任何影响个人的事,也影响系统中的其他人;如在团体中,一个人的焦虑很容易转移给另一个人。<br>2.融合的家庭关系,其整体性是以每个家庭成员交出“自我”换来的。</div><div><br><b>在自然系统中</b><br>情绪单位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形态。以牛群为例,当牛群温和地在牧场吃草,如果其中一只牛受到惊吓,牠可能会跳跃、发出牛嗥、甚至奔跑来呈现牠的不安,而牧场上其他的牛会在瞬间被鼓动,如同第一只受惊的牛一样焦虑不安。这说明牠们就是一个情绪系统,焦虑不会只影响到其中一个成员,而是所有成员。<br>这个例子说明Bowen理论的几个重要原则:<br>1.焦虑在情绪系统中是重要的<br>2.焦虑穿梭在群体中的两人或众人之间,它是具有感染力的<br>3.焦虑穿梭的区域即是情绪系统的界域<br>不管从牛群到人类,焦虑对于理解情绪系统是如此重要。</div><div><br><b>焦虑</b><br>焦虑有两种形态,急性的和慢性的。<br>急性焦虑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们对各种压力源的反应,像是汽车挡风玻璃被撞、股市波动、职位不保等。<br>慢性焦虑比较像被我们如影随形带着的焦虑,多数源自原生家庭的生命经验,某种程度上是过去/现在家庭的常态,仿佛是我们带着的一个坏习惯一样。</div><div><br><b>焦虑是递增的</b><br>不管启动原因为何,焦虑只会有增无减。而启动点越多,焦虑程度就越高。启动因素可能是负面的事件,或者只是一些改变,甚至一些正向的改变。例如结婚、升迁也会带来生理反应,即所谓的“压力反应”。</div><div><br><b>连结性融合</b><br>人类大多在强势的“连结性”驱力下生存,其反面是“独立性”驱力。连结性驱力自动且直觉地将我们拉进家庭,在情绪上定义了家庭,让我们彼此黏合在一起,交出部分自我,为群体现身;当一个人“太过”自我时,整体性会将这个人拉回群体中。<br>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体大于个体,自我的较大部分属于整体而非个体,每个成员”融合“在一起,或随着时间流逝,家庭成员自动让自己在家庭里”失去自我“。<br></div> <b>家庭关系模式</b><br>当某个家庭成员处于紧张状态,像牛群一般,家庭成员会感受到不安,且融合的倾向变得越来越明显。家庭成员可能为解决内在焦虑而以特定熟悉的方式对待彼此,这些方式使得融合的关系或在群体中失去自我变得清晰可辨。以整体性或融合做为关系,是解决焦虑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本身也带来焦虑,更增加了事情的难度。<br>这些模式无所谓好或坏。多数人如果只是短暂或交错地使用,这些模式不会成为问题。只有当中某个模式变成焦虑的唯一出口,且周而复始回到大家都束手无策之外时,才是有问题的。<br>在焦虑的关系中,以下四个模式经常被使用:<br>1.三角化(或聚焦于小孩)<br>2.冲突<br>3.距离<br>4.高功能与低功能的互惠模式(或失功能的夫妻)<br><b>三角化</b><br>当一个家庭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其中一个自动化模式就是所谓三角化,或者聚焦的小孩。<br>如果家庭的焦虑经常而且持续地由小孩做为解决的方式,这个小孩会发展出一种症状(也许是身体的、心理的/情绪的、或社会的),这个症状的发生将增加父母的焦虑,开始担心孩子,越担心,孩子就变得越焦虑,强化了症状。接下来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如图三,这种模式也叫“聚焦于小孩”。<br> 在家庭里,三角化焦虑的结果,经常是一个生病的小孩。然而,三角关系可以延伸到家庭之外,再者,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也会和许多机构形成三角关系,以试图寻求压力的释放。<br>在工作场所、国际之间,三角关系也经常可见。<br><b>冲突</b><br>在夫妻各自在乎的议题上,以给予对方直接回应,往往导致双方将情绪能量押注到对方身上,而导致冲突。<br><br> <b>保持距离</b><br>厌倦了冲突之后,人们通常自动转向另一种模式:保持距离。彼此没有冲突,但事实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br>最普遍的心理机制就是跟其他人保持情绪性的距离,所有婚姻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互动模式。<br>保持距离的模式极可能导致分居或离婚。在工作场合,这种模式会阻碍沟通或影响工作效率。<br>保持距离的概念会发展出一种极端的模式:情绪切割。 <b>高功能与低功能的互惠状态</b><br>夫妻一方试图成为“两个人”的主要决策者,另一方则接受这样的情境。主导的一方以消耗更多顺从的一方来得到更多的自我。<br>倘若一个人长期处在配合的位置,他将逐渐丧失自主功能及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任何不足为道的压力都会使他进入一种失功能状态,可能是身体疾病、情绪性症状或社会性失调,像是醉酒、违法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br><b>高功能者:</b><br>无所不知<br>把生活打理得很好<br>告诉别人做什么、怎样去思考、如何去感受<br>帮忙过头<br>自认对他人有较多的责任<br>接手对方可以胜任的事情<br>视对方为“麻烦”<br>以“大局为重”,要求承诺<br><b>低功能者:</b><br>做任何事都要请求对方<br>征求一些不必要的建议<br>对于任何协助,不管是否需要,总是来者不拒,而且倾向于被动等待<br>要求对方做自己就能胜任的事情<br>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麻烦”<br>以“大局为重”,动摇己见<br>三不五时呈现病态症状<br>凡事委屈自己<br>陷入高功能/低功能关系的家庭,也许会花上很长的时间,希望为低功能者的症状寻求协助和提供帮忙。然而,当一方越想帮忙,另一方就会越加糟糕。 【2022年11月9日】<br><b>第六章 多世代传递历程</b><br>在任何一个核心家庭中,有一小孩必然是家庭投射历程的最初对象。这个孩子比父母的分化层次更低,生活功能更差。其他只是稍微被双亲牵扯的小孩,他们的分化程度与父母差不多,比较远离家庭情绪历程,之后通常会分化得比双亲更好。<br>如果我们研究最受阻碍孩子所属的连续几个世代,会发现分化越来越低的趋势线;分化程度与父母相似的几代他们的家庭功能明显一致;随着高分化程度家庭成员的多世代后,我们会看到高功能的曲线和非常杰出的人。<br>其他物种也一样吗?<br>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明是否亦然,但是我们看到像家庭投射历程这些事情就发生在Jane Goodall研究的猩猩中,所以没有理由不相信这种变化不会顺着世代传递下去。<br><b>家庭的情绪历程</b><br>不同的手足间有不同程度的分化情形,这给了家族的每个小家庭在分化量表上提升或下降的源头。<br><b>观察世代</b><br>了解族谱对于了解多世代传递历程是很重要的,在族谱的骨架上加上情绪历程这样的肌肉后,将可让人们了解现今家庭情绪历程的来龙去脉。<br><b>家庭图</b><br>重要的事实资讯包含名字,以及:<br>家庭成员的寿命<br>健康情形<br>他们的居处,包含搬家和日期<br>他们的收入和事业或专业性状况、职位<br>生育史,包括流产、存活和堕胎的人<br>婚姻与居住安排<br>出生、死亡和结婚日期<br>最高学历或就学年资<br>将所有事实资讯记录在家庭图中。通过制作和研究自己的家庭图,可以理解“某个事情比自我更大,而自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b>世代研究</b><br>对世代的研究,经常寻找的是主题事件。如死亡、幸存、生育、金钱、宗教、离婚和分居。<br>要移开生活中的障碍,改变顽强的人格特质、无理的信念,或变得更客观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特定问题回到过去世代去了解,并从过去的世代身上去学习。<br><b>交点事件和重大事件</b><br>交点事件是指家中有人离开或是新的成员进入的时间交错点。当家庭有新成员加入或失去成员,平衡会被干扰,情绪反应的紧密度取决于家庭在那段时间情绪整合的功能程度,或是家庭中加入或失去成员的功能重要性。在改变的时期,一个整合良好的家庭会出现较多明显的反应,但是较快可以适应。一个整合较低的家庭会在第一时间展现较少的反应,然后伴随着症状的出现,例如身体疾病、情绪问题或是社会偏差行为。<br>重大意义的事件,如移民、大屠杀,对家族造成多世代的影响,这些事件需要尽可能被全盘了解,有时需要远走他乡去探访对事件有所了解的亲戚。<br><b>询问问题</b><br>研究性问题,如同所有科学性问法:<br>谁?<br>什么?<br>哪里?<br>何时?<br>如何?<br>“为什么?”不被视为有用的问题,因为它往往有人们对事实的诠释,会受到情绪、感觉世界的影响与支配。<br><b>教导</b><br>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较少关注世代传递间的影响,但努力完全了解个人的世代传承,对了解个人如何形成有很大的助益。以Bowen理论为导向的教练,会从自我经验中了解这些好处,并提供给他的个案。<br><b>领导能力</b><br>要组织中,领导者会尽可能想知道世代传承团体中的事实性历史,以及权力阶层关系,如此也可运用在复杂的公司或机构中。团体中的长者会是丰富资讯的来源。<br>家庭或组织就像个体一样,在交点事件或意义重大事件之后被卡住了。这种情况下,对世代历史性的了解,将有助于解决当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