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非得需要“亮点”吗?

边走边悟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优质课比赛又开始了,为了切实做到以赛促教,县教育局教研指导中心根据疫情影响而调整了时间安排。各校最近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初赛活动。</p><p class="ql-block"> 出于对我的信任,有好几位老师向我索要之前参加过活动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由于时间太久,课件都找不到了,我便将仅存的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资料同时分享给了大家,我知道尽管这些资料很稚嫩,但是如若不去分享会被大家误会成我太小气。那就索性分享过去,或许大家也能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一位很优秀的青年教师又发来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我交流,同时发来一句“感觉没有亮点”。我认真地看完了设计,五个环节环环相扣,问题引领非常精准,然后指出了几个用词和常规的排版小问题。</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个“亮点”问题让我突然想起自己担任第八届优质课竞赛评委时的感受,因为听完七十多节优质课,的确发现了很多“亮点”,当然我有了一些别样的感受,比如有些“过度的炫亮点”问题。为此,我很敬重的身边名师李绪明老师撰文《公开课应在求‘真’中求‘美’》发表在了《甘肃教育》并上了封面。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过分追求亮点的现象呢?</p> <p class="ql-block">  一、为了出“奇”制胜。</p><p class="ql-block"> 优质课竞赛,教师想根据学情实际改编原有教材情境进行重新设计是可以的,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是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必须完全吃透教材,做到改编中的“变中有不变”,确保情境“换汤不换药”。</p><p class="ql-block"> 可是,往往有部分改编只是注重了外在的“有趣”,光是为了单纯的好玩,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意思”而冲淡了“有意义”。比如我在全市教材培训中执教的汇报课,因为将教材中的“小丑”改成了“我的母亲”,导致孩子在总结时提出美学问题,“我妈妈说,那两种颜色相搭配是世界上最难看的!”。</p><p class="ql-block"> 二、为了“炫”出技术。</p><p class="ql-block">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促使课堂教学应该求变,这也无疑是件好事。许多教学软件的开发为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尤其在交互性上,增强了教学的实效。</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吞噬了某些教师的主导地位,成了课堂上的“主角”。整节课,教师被几十张幻灯片牵着鼻子走,成了地地道道的课件“播映员”,学生成了“观众”,热热闹闹一番,甚至下课时课件还未播放完毕,更有可能下课时黑板上没有任何痕迹。</p><p class="ql-block"> 在赛课现场,那就更不能放过任何秀技术的机会,有时候为了凸显某技术导致教学像长了一个多余的“瘤子”,也有部分语文课为了让“德育”渗透进去,直接来个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催泪大招”。</p><p class="ql-block"> 三、为了迎合评委。</p><p class="ql-block"> 赛课不同于常态课,因为带有竞争的目的,所以教师想拿出自己的创意也是情有可原。为此,参赛教师会借助团队对自己的课想方设法进行打磨抛光,试图研磨出一节非常满意的好课。</p><p class="ql-block"> 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当然担任评课的不同的评委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鉴于平时的常态课成了“家常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赛课有了“特色菜”的味道,那么评委整体上也就有意无意地有了“猎奇”的些许心态。或许在某节课上看到了自己未曾看到、想到的“亮点”,可能无意中就打了个高一点的分,最后这节课胜出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观点非我所言,而是一次磨课中和一位朋友闲聊引发我思考的,因为我也曾当过几次评委,这位朋友这种看法让我感到了尴尬和内疚,感觉之前没能当好一个合格的评委,因为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因为某个“亮点”给选手打了高分,更不知道我心中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  不参加优质课竞赛整整五年了,借着本次机会,我想再试试。可我却不知道该设计怎样的课,没有之前那种劲头,也没了许多“好点子”,因为总感觉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好,可又不知道怎样就算“好”。</p><p class="ql-block"> 再次想起吴正宪老师的话,“努力上既‘好吃’又‘营养’的数学课!”,可是,做好这样一碗“饭”谈何容易?</p> 2022.11.1  董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