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相曹参后裔去哪了

长三角曹氏文化促进会

<p class="ql-block">  曹参(?—公元前189年),字敬伯,生年不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p><p class="ql-block"> 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出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p><p class="ql-block">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曹参去世,谥号为懿。</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时,分封列侯的爵位。朝廷与诸侯剖符为凭,使被分封者的爵位世代相传而不断绝。把平阳的一万零六百三十户封给曹参作为食邑,封号叫平阳侯,收回以前所封的食邑。</p><p class="ql-block"> 曹参的功绩: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p> <p class="ql-block"> 曹参平阳候传承介绍</p><p class="ql-block">第一代:曹参,</p><p class="ql-block">第二代:曹窋,曹参子,汉惠帝六年(前189年)袭爵,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去世,谥号“靖”。</p><p class="ql-block">第三代:曹竒,曹窋子,汉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年)袭爵,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去世,谥号“简”。</p><p class="ql-block">第四代:曹时,曹竒子,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袭爵,元光四年(前131年)去世,谥号“夷”。</p><p class="ql-block">第五代:曹襄,曹时子,元光五年(前130年)袭爵,元鼎二年(前115年)去世,谥号“共”。</p><p class="ql-block">第六代:曹宗,曹襄子,元鼎三年(前114年)袭爵,食邑达二万三千户。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坐罪处死。</p><p class="ql-block">第七代:曹本始,曹参云孙,元寿二年(前1年)袭爵,始建国元年(9年)除爵,新朝建立,西汉灭亡。</p><p class="ql-block">汉宣帝元康四年,曹参玄孙之孙杜陵公乘喜诏复家,令奉曹参祀。汉哀帝元寿二年五月,曹参玄孙之玄孙曹始续封平阳侯,封千户。元始元年,加一千户,共两千户。王莽时,曹始薨,子曹宏嗣。</p><p class="ql-block">光武帝建武二年,曹宏举兵佐光武帝定河北,故袭爵如故。曹宏薨,子曹旷嗣。至班昭作《汉书》《功臣表》时,已有八侯。但曹参平阳侯世系仍还是断绝。</p><p class="ql-block">汉章帝建初二年,复封曹参之后曹湛为容城侯,续曹参之祀。不久,再度断绝。汉和帝永初三年,诏令大鸿胪寻访曹湛近亲以绍封。这次之后,曹参后裔所封之容城侯,在汉朝再未断绝。</p><p class="ql-block">据《三国志》记载,曹魏创建者曹操自称曹参之后。故而入魏以后,曹参嫡系所封之容城侯仍然得以延续。曹魏灭亡后,容城侯世系断绝。</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关于曹参后裔去哪了,我们目前能查到的最权威的史料就是曹全碑上的记载,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p><p class="ql-block"> 雍州,汉代时治所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是《禹贡》中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p><p class="ql-block"> 扶风,安定,在汉朝是分属武都郡,陇西郡管辖,还有的在敦煌</p><p class="ql-block"> 根据以上碑文我们可以清晰的解读出曹参后裔为啥会迁去大西北,这和汉代的开发西域,控制西域的国家大战略有关,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汉代的西部大开发,通过移民,通过行政上设置西部四郡来加强内地和西部的交流,打通丝绸之路交通线。</p><p class="ql-block"> 曹参在西部的后裔,曹全碑作者敦煌效古支算是发展好的,这在碑文里也有详细的描述,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举孝廉发家,古人以孝治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参后裔扶风支还有史学大家班昭的先生曹世叔,14岁时,班昭出阁嫁作曹世叔。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候,永初七年出任陈留郡长垣长(今河南省长垣县)</p><p class="ql-block"> 唐代碑记《曹处士志詺》(北京图书馆藏拓本)记:曹宫(596——679年)字善进,钜鹿人,周东伯之后,汉曹参之裔,其后充任河内太守,流寓新乡,洎公七代,曾祖曹放,齐任青州北海县令,祖父曹隋任魏州顿丘县丞,父亲曹处昂不仕。曹宫妣张氏,海陵人。</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曹参后裔因为汉代的西北大开发而来到了西北,敦煌效古支也辉煌过几百年,到了唐中末期到宋初,敦煌地区出现了归义军曹氏政权,此支也自称是谯国曹氏,上承曹参后裔,其实不然,在曹氏归义军政权中,特别是张承奉统治时期,很多军事指挥官都是粟特人担任。曹议金能得到大批粟特后裔的支持以及汉族大姓的拥护,将自己的姓改为汉族姓氏"曹"姓,冒用汉族郡望,不失为拉拢汉族大姓的做法,在当时的粟特人中也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只有得到汉族大姓的支持,曹议金才能更顺利的接管归义军政权 。</p> <p class="ql-block">  (附录资料):北宋初期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二《陇右道三》“凉州 条记载凉州西平、武威二郡(姓氏)皆有曹氏:</p><p class="ql-block">西平郡二姓:申屠、曹。</p><p class="ql-block">武威郡六姓:贾、阴、索、安、</p><p class="ql-block">曹、石。</p><p class="ql-block"> 十六国时期,诸凉政权加强经营西域,与此同时粟特商人大批入徙河西。凉州武威郡地处河西走廊,连接东西方的丝路交通,是入华粟特胡人最重要的据点。《魏书·西域传》“粟特”条云:“其国商人先多诣凉土贩货,及克姑臧,悉见虏。高宗初, 粟特王遣使请赎之,诏听焉。” 在众多史籍、诗文中对凉州姑臧的粟特胡人亦有大量记载,从河西各地出土的许多粟特胡人后裔的墓志及敦煌文书,都透露出凉州安、曹、石三氏为粟特胡人的可能性绝大。</p><p class="ql-block"> 长三角曹氏文化促进会长 曹洲</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2年10.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