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老班长(41)八一农场(中)

燕山老兵

<p class="ql-block">  我:“上水网就是以干渠为龙头修建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是的。这条干渠犹如一条巨龙,围绕农场划岀半圆弧,到连队稻田北边时呈东西走向,渠底宽3米多,上宽5米多,堤高4米多,比环湖大堤高大壮观多了。在干渠上每4个方格修南、北闸门各一个,两条支渠,纵向到底,浇灌相邻四条玉带一般的稻田。在支渠上每两个方格修东、西闸门各一个,两条分渠,横向到边,浇灌相邻两边的稻田。除育秧、插秧外,闸门由农场统一调控管理,做到提闸放水,落闸断流,浇灌方便,令行禁止。连队四块稻田呈田字形结构,分渠从中间由东向西穿过,浇灌南北各两个方格。一个方格宽200多米,长300多米,四个方格供计430多亩。在分渠上每23米左右开南、北两个上水口,修两条上水沟;每4对上水沟安装一个木质小闸门,浇灌时从远端开始,利用闸门控制流水,以便于一段一段的依次浇灌,既方便省事儿,又节约用水。每23米左右修一对下水沟,岀水口分别开在南、北两条下水渠上。上(下)水沟均匀交替分布,将稻田切割成宽11左右米,长200多米的长条田,以便于一条上水沟浇灌相邻两块长条田或一条下水沟排泄相邻两块长条田的陈水。从东向西修30多对上水沟,30多对下水沟,犹如一条千足虫静卧稻田中央。分渠、上(下)水沟共同组成稻田水循环系统,源源不断地为稻田提供新鲜淡水,及时排掉陈水,吐故纳新,保佑秧苗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修这么多水沟太浪费了吧!”</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这里是盐碱滩,新鲜淡水流入稻田后,15天左右就变成盐碱水了,必须及时放掉盐碱水,换上新鲜水,秧苗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农场技术人员不停的监控稻田水含盐碱浓度,盐碱偏高了就及时下达换水指令。我团几千亩稻田,四天五夜或五天四夜必须换完。换水时昼夜不停,三班轮流值守。”</p><p class="ql-block"> 我:“长条田都是11米左右宽?”</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是的。11米左右是农场拖拉机犁铧的倍数,不管是上水沟还是下水沟,其末稍都少修11米左右。这样,拖拉机犁地时就可以转着圈的犁地,既不损坏上水沟,也不损坏下水沟。”</p><p class="ql-block"> 我:“每15天左右换一次水?”</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不是。15天左右换一次水是旱季时间。到雨季时根据雨量大小决定,有时候一个月也不用换水。”</p><p class="ql-block"> 我:“这么多水渠,尤其是干渠、支渠用什么机械修建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在那个年代,机械十分有限。据老班长的老班长传说,农场所有的上、下水渠、堤坝和沟沟坎坎,全都是靠勤劳勇敢的双手,勇往直前的精神,不屈不挠的信念和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的战友们,发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锹一锹地挖掘取土,手推肩扛,一层一层的夯实修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我:“徒手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那得要多少人?用多长时间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  老班长:“大家看看那两块展板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农场规划设计完成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绘制“农场规划设计平面图”。并列表计算出修建上水渠的长度、取土筑堤土方量、开挖下水渠的工程量和质量标准、施工要求和开荒造田亩数等一一说明,汇集成册,上报领导机关。经首长机关研究决定,将任务区分为若干个目标工期,采取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先以环湖大堤为起点,逐年向盐碱滩延伸的方法。决定一期完成提灌站、上(下)水干渠道、支渠、疏通湖内取水河道和开荒造田任务的20%,其余开荒造田和与之相配套的分渠、水沟等,由军囤戍边部队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分期分批完成。做到边建设,边生产,当年投入,当年受益。</p><p class="ql-block"> 首长机关一声令下,成建制的部队进驻盐碱滩,各营、团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组织施工。农场会议室墙上设置公布栏,张榜公布各单位日进度情况,并以简报形式及时通报各部队的施工进度、开挖土方量、开荒造田亩数和在施工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等。各单位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下定决心,克服困难,集思广益,千方百计地提高施工进度。到处呈现出热火朝天,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场景。营与营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展开竞赛。战友们争分夺秒,挥汗如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建设之中,涌现出无数好人好事、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加快了施工进度。</p><p class="ql-block"> 我:“提灌站是龙头,上水干(支)渠是基础,闸门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是的。根据闸门的位置、高程、两边稻田的多少,修建相适应的永固式闸门。所不同的是它们大小不等,型式各异,材质千差万别;有的是手摇式双闸门,有的是单闸门,到田间地头还有徒手升降的木框木闸的小闸门。闸门修好后取土筑堤,把闸门连接起来,构建成上水网络。修渠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先在盐碱滩上按水渠的宽度和路径夯实打好基础,以闸门底部为基准找出水渠水平。然后在地基两边挖坑取土,筑成下宽上窄,呈梯形的堤坝。取土时要按规划设计宽度取土,做到有棱有角,整整齐齐。”</p> <p class="ql-block">  我:“有下水渠吗?”</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有呀。上水干(支)渠两边的取土沟就是下水渠。在修建上水干(支)渠堤坝的同时,也要在取土沟的外沿修建高40公分,宽40公分的小堤埂,作为下水渠的防护埂。当上水干(支)渠修建完工时,下水渠也同时修建好了;这一上一下形成落差,构成上、下两个截然不同的供、排水体系,分别按各自的方向自然流动,这就是八一农场上水渠伴行下水渠奇特现象的成因。” </p><p class="ql-block"> 我:“取土沟一定很深,夏天可以下去游泳吗?”</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渠水深4-5不等,下去非常危险。部队有明文规定,禁止下渠游泳,防止发生溺水事故。私自下渠游泳者会受到连队严励批评。” </p><p class="ql-block"> 我:“育秧时我见稻田下水渠满满的,没见那里有排水口呀?”</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稻田排岀的盐碱水,通过长短不一,弯弯曲曲,千丝万缕的沟渠,汇聚到农场北、西、南三条下水干渠,三条干渠汇合成连队南边、东西走向的下水总渠,形成与上水渠截然相反的下水渠参天大树,滚滚向东,排入大海。因此,下水总(干)渠水位受潮汐影响,涨潮时渠水湛蓝湛蓝的,有4米多深;落潮时渠水清澈见底,只有六七十公分深。为防止涨潮时海水灌进稻田,影响秧苗生长,稻田水渠排水口高于涨潮最高水位20多公分。你不换水,哪有多余的水流动呀!所以,渠水一年四季都保持相对的水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p><p class="ql-block"> 待 续</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刘元吉,网名燕山老兵,四川省彭山县人,1969年2月入伍,军旅生涯25年,曾荣立三等功三次,转业到石家庄市,现已退休。在含饴弄孙之余,喜好自驾游、照相,偶尔弄点小文,以娱自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