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br> 如何在亲子沟通的一点一滴中,养育自尊自信、内心强大的孩子。分享的心理学法则是“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也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能从他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与他站在同一立场。这个法则有时候可以一招制胜。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一天傍晚,李太太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突然,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推门进来,冲着她大嚷:“妈妈,从明天开始,我再也不去学校了,再——也——不——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br><br> “也没什么,就是感觉不大舒服。”<br><br> “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怎么不早点请假回来呢?”<br><br> “因为我不想耽误学习啊,您就别问了!反正我是肯定不去学校了!” 李太太是个温和而善解人意的人,她想,或许是儿子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于是,她不慌不忙地放下筷子、擦干手上的水,又递给儿子一杯温开水,然后温和地问: 其实,李太太心知肚明,儿子这么有精神头儿地嚷嚷,怎么可能是不舒服呢。一定另有隐情。 “原来你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啊!要不,明天妈妈带你去医院吧。”李太太在说这话的时候,故意露出一点笑容;儿子明白,妈妈看出端倪了。于是,他垂头丧气地说:“妈妈,你儿子是不是很没用啊?” “怎么能这么说?!你一直是我的骄傲,身体健康,学习努力,待人温和,还很疼妈妈。” 听到李太太这么说,儿子情绪好了一些,主动说:“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错了一个字。老师批评我。结果同学们也都嘲笑我。真是太没面子了!” 这时,李太太没有像某些父母那样开始批评或说教,没有说“这才多大一点儿事你就不去上学” 、“下次认真不出错就好了”、“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这样的话,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沉默了下来。 几分钟之后,孩子从妈妈怀中站起来,平静地说:“谢谢您听我说这些事,我现在要去小胖家,他还等着我一起复习功课呢!”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把自己当知心朋友,能了解孩子的心事。然而,很多父母在沟通中不是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是只顾着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和理解,慢慢开始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逐渐与父母拉开心理距离。 显然,儿子已经自己调整好了状态,从气愤冲动的情绪中走了出来,而李太太似乎除了询问细节和保持沉默,什么也没做!——这,恰恰是这位母亲高明的地方。她是一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母亲。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运用“自己人效应”,让孩子感受到你能从他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与他站在同一立场。 心理学用“自己人效应”来表示对方把你与他归为同一类人。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在1961年通过一项实验表明,彼此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共同的态度与价值观,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更容易预测他人的情绪反应,进而更快地建立起亲密关系。 那么,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是“自己人”呢?下面重点介绍六个具体方法。 <h1> <b> <font color="#333333">第一,语气温和,态度友善。</font></b></h1> 为人父母的第一节必修课,当属“制怒”。尽量用欢快平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克制自己的糟糕情绪,避免用尖锐语气和恐吓言语,不让孩子成为自己坏脾气的宣泄口。 我曾遇到一个用户,给我讲了一件事。他从小成绩一般,有一次意外地考了100分,高兴极了,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妈妈。可惜,妈妈当天心情恶劣。所以,他得到的不是预想中的赞美和奖励,而是妈妈没好气地丢来一句:“看把你美的!隔壁家的果果每次都得100分!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冷嘲热讽的一席话,恍如一盆冷水浇透了他的心。他说,那一刻他无比讨厌自己的妈妈,讨厌每次都考满分的果果,甚至讨厌那个想得到妈妈肯定的自己。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乞求别人的关注!于是,从青春期开始,他就几乎不怎么跟父母说话了。工作后也很少回家。直到自己当了父亲,跟父母的关系才略有缓和。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我跟孩子之间就是有很多代沟,价值观差异也很大,是不是就做不成孩子的“自己人”了? <h1> <b> 第二个方法是,求同存异,寻找和孩子相似的地方。</b></h1> 当然不是!孩子心中的“自己人”,未必需要跟他完全一致。其实,只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接纳,感受到对他想法的理解和包容,在行为上不伤害他,就可以了。 比如,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关于他的偶像的新闻时,如果你的反应是:“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这样迷恋他。我没觉得他有什么优点!”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我,也没打算理解我,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从此,你们的话题里就少了“偶像”。随着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你们能聊的话题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变成亲子相对无言。 <h1> <b> 第三个方法是,放下姿态,使用“我句式”,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b></h1> 在咨询中,我发现一些父母拿捏不好“尊重”的分寸,要么是大家长作风,要么是讨好型。父母说话时,建议使用“我句式”,而不是“你句式”。比如,孩子晚归,说“我很担心你”,而不是“你应该打电话”。再比如,孩子写作业有些拖拉,可以说“我希望能早点完成”,而不是“你不要拖拖拉拉”。 <h1> <b> 第四个方法是,即使孩子有错,也不要站在他的对立面去指责或斥责。</b></h1> 当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情时,他需要你能主动站在他的立场,理解他当下的感受,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感受到你对他的支持和爱,愿意与他一起寻找解决方法。相反,你的呵斥、抱怨、威胁、打压等不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这次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还会让他从最亲、最信任的人那里受到更深的伤害,亲子之间的误会和距离将越拉越大。 <h1> <b> 第五个方法是,郑重其事地对待孩子的感受。</b></h1> 就像刚才提到的李太太,在儿子发脾气的时候,她放下厨房的事情专心和儿子沟通,温和包容地对待他的小谎话。虽然话语不多,但是她用一个沉默的拥抱,她的理解、接纳、支持已经足够帮助孩子自己走出情绪的低谷。 孩子在跟你沟通时,希望得到你全部的关注,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所以,无论孩子是报喜还是报忧,你最好暂停手边的工作,静心地倾听。如果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听,也要及时做出反应,表示自己有认真地理解和感受他的反应。 <h1> <b>第六个方法是,肌肤相亲,多用身体语言表达你的关爱。</b></h1> 有些父母只在孩子婴幼儿时才亲亲、抱抱他,长大后便忽视了与孩子的肢体接触。然而,身体接触可以令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彼此的关爱,比如鼓励的目光、爱的拥抱等。 同时,做“自己人”不意味着父母要巧言附合孩子的所有观念,也不意味着父母要昧着良心说假话,而是以真正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以不指责、不伤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意见的表达。 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我不仅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且会努力理解你说的话,哪怕我并不同意。” 可以一直做孩子的“自己人”,是对父母最大的考验,也是对亲子关系最好的灌溉。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本节课的育儿心理学法则是“自己人效应”。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只是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经常使用“我句式”,就算孩子大了,也可以有爱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你能主动站在他的立场,理解他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