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茗山龙王堂的传说

邬国势

西坞的茗山上有一个龙潭,龙潭一侧有一座小庙,名叫“茗山龙王堂”。这座小小的龙王堂跟山野村落的庙宇没有任何区别,但前门却挂了一块“第一茗山”的匾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据传,庙里龙王是玉皇大帝的外甥。有一天,玉帝临朝玉旨分雨,各地龙王齐集灵宵宝殿接旨。分雨毕,众龙王谢恩。这时茗山龙王赶到,可是雨经已分光了,玉帝只好赐给茗山龙王黄鳝、青龟两员神将,在各地龙王行雨时可奉旨夺雨。后来,东海龙王告知茗山龙王,说是玉帝曾把升水化雨的钤(图章)遗落在人间,如果有了钤就可用东海之水化雨,及时行雨。于是,茗山龙王到各处寻找钤的下落。 后来,茗山龙王打听到这颗钤在蒋家池头一个寡妇的灶底下,于是就演化成农夫去她家做长工,天天起早落夜,烧火做饭,非常勤劳。一天,寡妇看到别人家都在种田,她着急地问长工:“人家已种田了,我家田还未耕过,怎办?”茗山龙王笑道:“请主人放心。”当夜,龙王召来了神兵神将,一夜之间就把田全部耕种好了。第二天清晨,寡妇到田里一看,田全都种好了,真是又喜又惊。从此,对这位龙王变的长工另眼相看了。 不久,龙王找到了这颗钤,回到茗山龙王堂,每逢干旱,又是夺雨,又是以水化雨,从此十八庄(南浦一带)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感谢茗山龙王恩德,每年阴历五月廿三日,就是茗山龙王生日那天,当地老百姓总要抬着龙王菩萨神像,在十八庄举行稻花会(俗称行稻会),那场景非常热闹。茗山龙王对蒋家池头村有特殊感情,每逢天旱,禾稻干枯时,蒋家池头百姓到茗山来请龙王。请完龙王,人群刚转身往回走,雷雨就跟着落下来,还从不淋湿请龙人的衣衫,请龙人群还未回到村,雷雨就落遍蒋家池头了。 <p class="ql-block">  康熙年间,皇上闻知十八庄年年风调雨顺,龙心大悦,勅赐“第一茗山”牌匾一方,高悬茗山龙王堂山门正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奉化卷)</p>